播出10集,观众好评如潮,《觉醒年代》后最好的年代剧出现了

图片
文|令狐伯光
2021年,国产影视剧真的开始有明显的变化,其中最大一个变化就是爆款的严肃剧集一部接一部。
跨年的《大江大河2》,年初的《山海情》,前几个月的《跨过鸭绿江》《觉醒年代》。无不是集口碑、质量和市场成绩三位一体的优秀严肃剧。
图片
万万没有想到,《觉醒年代》刚刚结束过后,又一部这样优秀的严肃剧播出了。
傅东育总导演,梁振华总编剧,王一博、王劲松、王俊凯、井柏然、邓伦、成毅、刘奕君、张艺兴、赵丽颖等超百位演员的《理想照耀中国》。
这部电视剧一共有40集,以不同时期40组人物和闪光故事,记录我党诞生一百年以来团结和引领中国人民,高擎理想和信仰的炬火,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不息奋斗的动人征程的故事。
图片
相信很多人看到40集,40个故事就知道《理想照耀中国》和《觉醒年代》不同。
因为虽然同样都属于年代剧,但《理想照耀中国》很明显和《在一起》和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更像。
而不是像一个故事走到底的《山海情》和《觉醒年代》。
图片
由于40个故事有很多导演,编剧和不同的演员,即使每个导演编剧都是神仙,相信也不可能保证每个故事都能拍好。
但这部《理想照耀中国》在中国严肃剧当中,还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图片
严肃剧不好拍、中国严肃剧更不好拍
这里的严肃剧指的是主题,故事剧情相对来讲比较严肃的剧集,与各种偶像剧集区分开来那种,在中国就是历史剧,年代剧,战争剧等等曾经内地擅长剧集。
因为发展的原因,2010年后内地严肃剧就是一个持续衰落的过程。
图片
2005年左右是内地严肃剧的巅峰,历史剧就有《雍正王朝》《汉武大帝》《大明王朝1566》等等经典,2010年左右几乎就只剩《大秦帝国》系列的一枝独秀。
后来,正午阳光用严肃剧模式拍摄ip流行剧的模式,《伪装者》《琅琊榜》《欢乐颂》等作品就是如此。
这个变革引领了国产剧模式,这样引领了几年左右,正午阳光又以一部《大江大河》重新把严肃剧模式带了回来。
图片
2021年,应该是新时代中国严肃剧回春的一个大年。
《大江大河2》《山海情》《跨过鸭绿江》《觉醒年代》,这部《理想照耀中国》便是这样的作品。
别看中国严肃剧开始回春,实际上严肃剧真的不好拍,尤其是中国严肃剧。
第一,历史叙事既不能胡编乱造,但又要拍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戏剧冲突。
图片
这里以战争剧《跨过鸭绿江》为例,我们都知道这是表现我们国家的领导的高层,和我军的高层,还有基层部队的官兵,还有普通老百姓的电视剧。
它就会涉及到非常重要的问题,剧中有非常重要的高级领导干部这样的人物,怎么来表现他们,尤其他们是否会面临生死,面临危机。
因为这属于重大历史题材,这样的题材经过很多部门的把关,不可能让你随便虚构。国内有很多涉及到敏感题材、历史相关的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图片
比如文献记载“抗美援朝”战争还没有开始的时候,跨过鸭绿江之前,彭总一个人带领四五个人开着一个吉普车进了朝鲜的境内。
这个过程中没有遇到任何的危险,但是直接这么写这个戏就没有戏剧冲突,但如果虚构一个彭总遇到谁跟谁火拼,这个可能好看但绝对不能这么写。
因为历史事实就摆在那里,这样胡编乱造直接会被观众骂的。
所以,严肃剧的难点在哪里,它就是在历史缝隙中寻找合理的戏剧化的叙述,彭总深入敌后的历史提供了这么一个缝隙,在路上可能发生让观众揪心的东西,这个是可以戏剧化的。
图片
《跨过鸭绿江》就虚构了一对美国的侦察兵发现了彭总的踪迹,让观众感觉到了危机感,最终经过危机从而到了后方,合理的虚构和真实的情况交织在一起。
第二,重大历史题材表现普通人的情感,可以虚构却不能脱离时代。
《跨过鸭绿江》里的英雄杨根思是不能随便虚构的,但如果没有外面这些别的方面的表现,只有他自己就直接到前线直接跟敌人一起同归于尽了。
这样烈士仍然会是烈士,但对于英雄人物的艺术宣传便不到位(毕竟不是纪录片)。
图片
但是又不能随便写,电视剧就虚构了一个汽车兵还有一个护士,汽车兵受伤以后护士护送他往前走,护士对汽车兵有好感,但是汽车兵经常在怀里藏着一个盒子,不知道是什么,以为是情书什么的。
最后发现他们是奔着杨根思去的,杨根思在北京的时候曾经参加英模代表大会,拍过照片,这个照片是要送给英雄杨根思,准备要鼓舞他的士气。
他们一直牵挂着,甚至这小两口欢喜冤家的感觉都是跟这个事情有关,最后是抱着一个重大的期待把从北京带来的鼓舞的信息给他。
图片
但是等他们到的时候,杨根思已经牺牲了,这样就给观众造成一个巨大的遗憾,巨大的悲情共鸣,让大家对英雄人物有更深的理解和同情。
国内一个重大历史题材是真的不太好写的,因为条条框框的难以控制,《跨过鸭绿江》这个就是比较典型的方法。
图片
《理想照耀中国》,它和《觉醒年代》并不一致
这部剧为什么拍得还不错,因为它就是如同上列举的例子一样,在严肃历史当中较好的讲述了戏剧化的故事。
这部剧由于是一集一个故事,太多不同的导演编剧和演员,不可能保证每个故事都能拍得很神,但其中有几个故事水平很好。
图片
比如第二集林永健《守护》那一集,但是这一集比较短,几乎不到30分钟。
这一集有点像是散文叙事,故事看起来也比较简单,而且它还不是描写大时代大人物的背景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还是在平淡的故事当中,以感人的情感来延伸到整个时代的人与精神,此处就不分析了。
目前让人有这种严肃剧时代叙事,拍得很好,我个人深受感动的是第五集《歌唱祖国》,这集讲的是这首歌曲词曲作者王莘的故事。
图片
历史上的王莘如果我们去查资料,它的情况就是这样的。
这首歌曲诞生的背景是1950年9月,当时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王莘看着“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飘扬,鲜花如海的景象。
王莘脑海里反复在酝酿,他灵感突现前面的四句歌词脱口而出。王莘后来上了返津的火车,一边唱边一边写一边打着拍子,歌词与曲谱几乎同时喷涌倾泻出来。回到家王莘与妻子王慧芬同声哼唱,王莘跟着地写完第二、三段歌词。
图片
我们光看历史叙述还是能感觉到精神,但是对于这个过程不太清楚,更多的普通人甚至根本不感兴趣。
电视剧给这个历史过程一种艺术化塑造和升华当中,能够让观众更容易,更深刻,更有情绪的了解到当时时代环境,还有这首歌曲诞生时的背景和精神。
饰演王莘的是演员郭晓冬,看看这个妆容非常到位了。
图片
郭晓冬在“天安门广场”的时候,那种创作的各种状态几乎真演神了。“天安门广场”的那个长镜头,直接带着观众的情绪进入了那个时代氛围。
之前过程就不提了,王莘看着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情绪爆发中突然灵感涌现,趴在地上把歌词曲谱记在了烟盒上。
图片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他坐在回津的火车上情绪激动地一边哭,一边比划,一边小声唱着继续完善这首歌。列车乘务员夸他歌词写得好,车厢里一个小男孩用小号尝试吹了出来。
图片
很快整个车厢的人都被歌曲感染,大家用手打着节拍,一起唱了起来。
王莘因为太累睡着了,梦里他回到了家中见到了妻子。王莘和妻子说创作歌曲的过程,让妻子看自己写的歌词。
当妻子说到第二段歌词“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写得好的时候,王莘愣住了,因为他还没有写到这里。
图片
这个时候,王莘从梦中惊醒,情绪激动下写下了在梦中刚刚想到的歌词。
于是乎,这首经典的歌曲《歌唱祖国》从此诞生了。
这一集就是优秀的合理艺术化的处理方式,这一集的拍摄手法,演员表演,还有艺术化运用都不输《觉醒年代》很多名场面。
影视文化作品最大的作用,便是通过深入浅出的艺术形式向观众传递出想要表达的内容。这种历史性和年代性的作品,传递的自然是历史上的人和事。
图片
《歌唱祖国》这首歌曲被誉为“第二国歌”,中国人只怕都会唱上几句。
但我们说到它的作者王莘可能很多人就不会知道,更不用说这首歌曲的诞生的历史背景,蕴含的时代精神等等。
电视剧用艺术化的形式还原和升华,它就让观众了解那个时代的人和精神。
图片
尾声
《理想照耀中国》有40集,多个导演和多个团队创作多个故事的模式。
说实话,有些故事拍得非常不错,甚至不输《觉醒年代》,但有的故事确实拍得有些差强人意,虽然整体也不是特别烂。
图片
但是这种作品本身的出现,它其实代表着一种“传递”历史思想的意义。
这部《理想照耀中国》其实并不像《山海情》和《觉醒年代》,它更像是《我和我的祖国》的电视剧版。
我们看这种影视作品并不是要学到什么历史知识,而是有一种看“教科书”那种感受到历史上那些人与事,重新历史事件下的精神力量。
图片
《觉醒年代》早就证明这种宏大时代之下,有烟火气息,能够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严肃剧能火,中国年轻观众也非常的喜欢。
这部《理想照耀中国》同样做到了。
它值得大家都去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