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国字头”的新乡情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新乡新貌)

常新之城,创新高地的新乡,之所以能够一直走在河南乃至全国前列,自然是离不开625万新乡儿女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驻新高校、国家级科研院所及700多家企业研发中心的鼎力支持。这其中就有今天我们要说的三个“国字头”科研院所,他们分别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新乡基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

一 中国农科院与新乡不了情

我们常说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是我们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的时代。正是一代代科学家的砥砺奋进,才有了如今丰硕的成果,才有了他们在新乡的风华正茂。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前身,也就是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接收了原国民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在新乡县的 696 亩小麦原种圃,继续留守新乡,开展小麦研究。

(安2型飞机给棉田喷洒农药)

当时,全国棉花总产量仅 44.4 万吨,远远不能维持纺织厂的正常开工和市场需要,原本是小麦主产区的新乡开始大面积种植棉花。但当时由于棉花病虫害危害严重,导致棉花大幅度减产,亩产皮棉不足20斤,困扰着当地整个农业生产。

(齐兆生和新乡农民查看棉花长势)

1956年3月,我国著名农业昆虫学家齐兆生带领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的3位科学家来到新乡,给新乡农业生产带来了植保技术,带来了农药。1957年3月,他们在新乡县和获嘉区域建立了20万亩的棉花治虫保产示范区。

(齐兆生(右 2)在新乡指导农户 进行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防治棉铃虫试验)

齐先生和他的团队来到新乡后,白天骑自行车下地调查,晚上开会总结,经过一年的努力,当年示范区的棉花就获得了亩产皮棉65斤的好收成,较上年产量提高了2倍多,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困境迎刃而解。

(1958 年齐兆生(后排左 4)等 科研人员在新乡合影)

(齐兆生在做科学试验)

(齐兆生 1950 年在《自然》杂志发表的相关论文)

1957 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后,其所属的植物保护研究所便在新乡建立研究基点。1961 年初,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土壤研究室专家王守纯,带领青年科技人员和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到新乡县洪门乡李村、洪门两个村,建立盐碱地改良科研基点(后改为工作站)。

(王守纯(左 2)与农民一起察看改碱后庄稼苗情)

他结合“起碱刮毒”、“晒垡养坷垃”、“热犁热种”、“冲沟播种”等做法,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30 多次试验,首次提出了“豫北地区盐碱地土壤盐分呈‘T’字型分布”的学术观点,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冲沟躲盐巧种”为核心的一整套棉花和小麦保苗增产的耕作技术。很快就在河南、河北、山东盐碱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使三省的棉花小麦单产成倍增长。1964 年,这套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中国农科院新乡基地古建复原图)

为让这些农业科学家们安心在新乡做实验、搞研究,新乡地委为科学家们建造了一栋两层专家楼(如今,原址旧楼已拆除,新楼在新乡基地1:1复原)。随后的60多年里,植保所的科学家们前赴后继,在新乡的根越扎越深,王守纯、郭予元(已故)、吴孔明院士等先后几代人曾在新乡长期驻守。

(王守纯(右1)等科研人员在新乡工作)

(郭予元(左 2)在田间指导棉花虫害防控)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新乡综合试验基地)

这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作物科学研究所、郑州果树研究所以及环发所、棉花所、蔬菜花卉所、信息所等等,或落户新乡,或与新乡联系紧密,在新乡建有试验站(点),或为新乡引入全国农技推广云平台示范项目……2007年3月和2009年11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新乡科研中试基地”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新乡有害生物防治野外科学观测站”先后在新乡县挂牌建立。

(中国农科院新乡综合试验基地)

70多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扎根新乡沃土,从单一的植保所到现在的6个院属研究所、占地4000多亩的新乡基地;从齐兆生先生研究团队空降新乡临危受命的“一枝独秀”到90多个创新团队扎根新乡的百花齐放,热火朝天。肩负的使命从防虫治虫到土壤改良;从田间科研到成果示范;从支撑棉花产业发展到促进农田水利建设……

(中国农科院新乡综合试验基地)

70多年来,几代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工作者默默奉献,形成了“爱国为民、忠诚三农、淡泊明志、勇攀高峰”的“新乡基地科学家精神”,在服务“三农”事业、培育“三农”新人的过程中,创造出独具中国农业科学院特色的科研服务生产模式,铸就了农业科研人“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精神丰碑。

(中国农科院新乡基地小麦试验田)

中国农科院的到来,为新乡带来了——

(新乡棉花大丰收)

1.棉花产业大丰收。从1957年新乡县的棉花大丰收开始,新乡县、七里营、刘庄开始进入国家领导层的视野,也是这一年,史来贺同志管理的千亩棉田获得了亩产111斤的好收成,被评为全国劳模,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于久钧(左 3)等科研人员 与全国劳动模范史来贺合影)

1958年8月6日,毛主席视察新乡县,提出了“人民公社这个名字好”,并视察棉花生产。这个时期,新乡县成为全国粮棉双高产、生产出口基地县,全国的棉虫防治示范区,棉花生产的先进典型。

(1958 年毛泽东主席视察新乡县棉花生产)

(丰收后的七里营社员踊跃向国家交售新棉)

2. 工商业率先发展。改革开放初,新乡县亩产皮棉就已超200斤,是北部棉区第一个单产超200斤的县。完成农业原始积累后,新乡县率先利用丰厚的原始积累发展工商业。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新乡县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118个县市排名第2位,全国排名第72位,是河南省第2个全国百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9年全省第1位。

(上世纪中期 新乡棉花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3.农业人才队伍壮大。70多年来,科学家们为新乡培养了大批的植棉能手和农业土专家。院、地累计培训各类人员10万多人次,培养科研技术工人1000多人。特别是新乡基地建设以来,中国农科院已为新乡培养专业学位硕士100多人。

(1970 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下放新乡部分人员合影)

(1982 年植保所在新乡培育的优良棉花品种 【86-1 号】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4.民间育种蔚然成风。改革开放后,科学家们培养出的当地农业技术人员纷纷创办种子、农资、植保等农业企业,完成了农民向企业家的转变,成为支撑新乡县农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形成了农作物育种等优势产业。

而扎根新乡,也为农科院在新乡做科研工作的科学家带来了丰硕的回报——2位被遴选为院士;获国家级奖励的成果10多项、省部级奖励100多项。其中,1957年-2009年的50多年内,诞生新成果百余项,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培育出国家首个转Bt基因、抗黄萎病棉花品种。

(2010 年 “矮败小麦及其高效高效育种方法的 创建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  农灌所和新乡的前世今生

在新乡市宏力大道和牧野路交叉口的东北角,依傍卫河坐落着一处林木葳蕤的院子,这就是新乡百姓俗称的“农灌所”。

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1958年,农田水利工作由农业部负责指挥调度;195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简称“农灌所”)开始一边建所,一边开展科研。设立了作物灌溉、水利土壤改良、田间工程三个研究室,到天津团泊洼人民公社、河北藁城县城关人民公社、新乡县七里营人民公社建设试验基点,一边总结群众经验,一边开展研究工作。

(1974年 灌溉所研制成功的第一台 “4D-50-1”型喷灌机)

1961年为适应华北平原旱、涝、碱综合治理的迫切要求,选择华北内陆洼涝盐碱地(新乡)、太行山前洪积冲积扇前缘交接洼地盐碱地(北京通惠灌区)及渤海湾盐碱地(天津清河农场和山东打渔张引黄灌区)等不同类型地区,逐步开展防治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田间试验。同年,农灌所在人民胜利渠开展系统的科学测定工作,为灌溉渠道衬砌防渗提供详实的科学资料。

(盐碱地治理前小麦生长状况)

1962年,农灌所在新乡县的洪门乡(今红旗区洪门镇)建立了试验点,从事盐碱地改良和劣质水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与示范。

(上世纪中叶新乡县七里营的灌溉支渠)

1963年,农灌所从北京搬迁到新乡,在新乡七里营公社等地建设试验基点开展盐碱地排灌系统研究,采取“排、灌、平、肥”的措施改良盐碱地 3.8 万亩;采取“ 放淤稻改”等措施改良盐碱地 16 万亩,使当地粮棉单产分别增加 6 倍和 2 倍。

(上世纪60年代 农灌所改良新乡县盐碱地)

“文革”期间,灌溉所下放到河南省水利局和新乡地区水利局,在新乡县七里营、延津县小潭开展改良盐碱地研究;在原阳县原武乡(今平原示范区原武镇)开展引黄淤灌种稻研究;在北站区(今新乡市凤泉区)开展工业废水灌溉研究;在人民胜利渠开展井渠结合技术研究;为辉县裕河群库汇流及水电工程设计与施工和地方铁路修建工作提供技术指导,有力支撑了新乡农田水利建设。

(1978年 灌溉所和国营农场共同研制的拖拉机 带动喷灌机在实验田做喷灌机试机)

1979年6月18日,根据国农(79)办字44号文,农田灌溉研究所被确立为实行由农、水两部共同领导以农业部为主的体制,挂“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和“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两个牌子,成为两部领导下的全国农田灌溉专业研究中心。

(1988年 灌溉所科研人员使用 R-C网络模拟计算机,用于大面积 农田地下水动态模拟、监测和预报)

1980年开始,农灌所开展了针对人民胜利渠一系列引水灌溉问题的研究,在引黄灌溉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田庄支渠技术改造研究和新型量水设备设施研究方面取得丰富经验。同时,广泛开展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机井灌溉及配套研究和作物需水研究。

1981年12月18日,农灌所在商丘建立豫东旱涝碱综合治理试验站。进入2000年后,农灌所步入了灌溉排水科学稳步发展阶段。在原有作物-水关系与高效用水技术、农田灌水技术与工程、农业水资源与水环境、农田生态系统、农业水管理体系与政策5个二级学科的基础上增加农田排水技术与工程学科,更全面地服务新乡乃至全国的农业生产。

(农灌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部级平台)

2017年5月2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致信、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祝贺。此后,农灌所队伍建设和科研发展进入新阶段。

三 中国科学院与新乡的生态情

新乡地处华北平原南端,是黄淮海腹地的粮食主产区,也曾是土壤沙化和盐碱化的重灾区之一。

(中科院封丘站所在的良田)

为解决其土壤沙化和盐碱化问题,1963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1953年1月8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成立,其前身为1930年创立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从此,我国真正拥有了一个独立完整的土壤科学综合研究机构。)在新乡封丘潘店镇建立土壤改良试验点,让这片曾经盐碱泛滥的土地有了丰收的希望。

(中国农科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今貌)

1965年6月,中科院成立了“黄淮海旱涝盐碱综合治理项目领导小组”,组长即为大名鼎鼎的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院士。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组长则是南京土壤所首任所长、对封丘治理盐碱影响深远的熊毅院士。

(中科院熊毅院士与科研人员实地考察)

20世纪50年代起,中科院熊毅院士带领百余名科技人员在黄淮海平原,开展了土壤旱、涝、盐、碱及风沙等自然灾害的科学研究和农业综合治理工作。在封丘县开创了以“井灌井排”为核心、水利工程和农业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盐碱地综合防治技术,为提高黄淮海平原的粮食生产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拉开了黄淮海扶贫开发的序幕。

当时封丘的盐碱地面积多达四五十万亩,几乎占了全县耕地的一半!农田里的麦苗稀得要命,田间堆着高高低低的白色“盐包”——那是当地农民对付盐碱的土办法,把含盐最多的表层土刮下堆起来,“盐包”可以用大锅熬出盐来,当地人缺粮,却从不缺盐吃。还有大片中、重度盐碱地,长着一米多高的标志性植物柽(chēng)柳。

(大面积盐碱地 网络图片)

在中科院的科学家们到封丘之前,当地科技人员和老百姓曾经想了很多土办法,除了在春天给地“刮皮”,还有修台田,即把土抬高到3米,在台上种粮食,但耗时耗力,台边沟的水位还是很高,盐依然可以蚀上来。后来又想了“冲沟躲盐”的办法,把犁的铧去掉,犁出来一条沟,庄稼种在沟底,盐被吸到了埂上,但只要春天下一场小雨,苗马上死光,因为雨水把盐分又冲到沟里了。其实,莫说当地人,就是全国的土壤改良专家都想尽了办法,还是不能给黄淮海的盐碱地治根儿。

(土壤盐碱化 网络图片)

科研人员最开始以为封丘的水质不行,地下水矿化度高,含盐多,但经检测,指标正常。经过多种分析,熊毅先生等人发现,问题出在地下水的水位上。当时华北沿黄地区大量修筑引黄灌溉工程和平原水库,造成大量“地上悬河”,打乱了原本的自然排水体系,又只重灌溉不重排水,直接抬高了地下水位,间接导致数千万亩耕地盐碱化。当年封丘的地下水位不足一米,至少降到两三米,才可能不至于盐碱化。熊毅等人选择了次生盐碱地泛滥的盛水源村展开试验,住在老百姓家,吃饭搭伙,一起拉犁拉耙,摸索经验。

(熊毅指导村民打梅花井)

在盛水源村,熊毅指挥人们打了五眼呈梅花形分布的机井,所以又叫梅花井,每个井可灌溉几十亩土地。为了用未受盐渍污染的水浇地,井打了20多米深,出来的都是甜水;地面上再挖好排水的沟渠,让浇过地的水可以流走。结果试验很成功,当年地下水位就降了1米,洗盐效果更是明显,再加上施用肥料、科学种植等措施,第二年小麦就出苗了,而且是全苗,收成有二百来斤。

(熊毅院士和村民进行盐碱地改造试验)

这个数字对今天的高产田来说只是个零头,但当时却在当地引起了轰动。1983年,潘店试验点正式命名为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重点站,科技部首批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农业部国家农业环境观测实验站。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盐碱地已经变成了吨粮田,每年粮食增产上百亿斤。如今,封丘乃至周边黄淮海区域的老乡们彻底告别了忍饥挨饿,开始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奋斗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封丘 昔日盐碱地 今日吨良田)

太行巍巍,黄河汤汤。

尽管三大国字头科研院所在新乡最初的样子早已湮没无闻,但是以齐兆生、王守纯、贾大林、熊毅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新乡服务人民群众的科学家精神却永久留存下来,润物无声地感染人、教育人,化作新乡日益壮大的科研力量,催生新乡更加欣欣向荣的风采!

(来源:相约新乡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