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曾考虑对中国搞核打击?美媒披露机密文件,或为新一轮核讹诈

5月22日,美国《纽约时报》披露的一份机密文件显示,上个世纪美国高层曾经考虑在台海局势升级的情况下,采取先发制人的方式,对解放军进行核打击。当下,美日两国不停的制造借口,干涉台海事务,解放军也在不断演习练兵,准备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纽约时报》在此敏感时刻却不失时机的放出风声,这不过就是对中国的新一轮讹诈。
图片
关于上个世纪美军曾考虑对中国使用核武器的消息,早有传闻,但这次《纽约时报》披露的更为详细。据报道,在1958年解放军金门炮战之后,负责亚太地区防卫事务的美国空军太平洋指挥部劳伦斯•库特向美国政府申请核武器的使用权限,库特认为如果不使用核武器,美军在台海事务上就没有胜算。库特的意见得到了美国参联会主席内森•特文宁的支持,特文宁的想法更为疯狂,特文宁声称必须对中国内陆更加广泛的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核打击才有效。
图片
核战争的想法非常疯狂,但《纽约时报》作为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媒体,却来刊登这种观点偏激的文章,其背后隐含的信息量非常丰富。首先,《纽约时报》代表了美国社会某种极端的声音。近来,美日澳一直反复宣称要更“明确”的向中国传达信息,遏制中国的“威胁”。美日澳海军也一直在中国周边进行各种活动,可惜这一切都没能吓住中国。在这种情况下,美军提出要升级美国威慑力的可信度。如何让美国的“威慑”更可信,那无非是更一步加大威胁。但美国政府直接出面威胁,那就容易留下恶名,而通过媒体来进行暗示中国面临的风险,既让美国政府撇清了责任,又实现了讹诈的实质。于是,《纽约时报》就扮演了这个角色。
图片
其次,核讹诈的信息,反应美军的困境。过去半个世纪,美国海军在全世界横冲直撞,从未面临过真正的敌手,而在面对中国时,美军却处处制掣。原本美国的“大国重器”航母战斗群,一直是美军实力的象征,但在中国“航母杀手”面前,美国航母也只能远离近海。美国深感急需找到新的斗争手段,于是就有了美国不停组建多国联军,搞核讹诈等花样,这固然让人愤怒,但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美国在战略上已经承认美军在面对解放军时并没有面对其他国家军队的那种“自信”。
图片
另外,特别要重视的一点就是,美国在此过程中借机抹黑中国的动机。美国一向是舆论战的高手,美军四处侵略轰炸,但是在美国的宣传中,这些都是“为了民主与自由”的伟大事业。《纽约时报》在报道中,也处处透露着妄图把一切罪名转嫁到中国身上的意图。如报道中美国参联会主席特文宁声称“美国没有选择,只能对中国进行核打击” 。美国当然有很多选择,但美国偏偏要把对其他国家的侵略与轰炸,说成是自己被逼无奈的事情,一切都是对方的错。美国的媒体这种无处不在的叙事手法,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很多国家,这值得人们深深的警惕。
图片
美国的核讹诈战略,终究是不得人心的,在过去对中国没用,在中国军事手段更加先进的今天更加不会起作用。美国需要明白,如今在很多领域,中国已经具备和美国同样的能力,美国一再升级两国矛盾,并不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胜算,而只会制造更大的恐慌。美国一边声称要“重新领导世界”,一边又在国际社会不停的制造事端,这种行为只会遭到世界人民的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