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枇杷产业大会在苏州举行 全省80个枇杷精品角逐“最佳”

图片
交汇点讯 今天(5月25日),第四届江苏省精品枇杷评比暨2021年江苏枇杷产业大会在苏州吴中举行来自省内及长三角地区的农业技术专家、高校及科研机构代表、枇杷企业负责人等100多人参会,为江苏枇杷产业发展把脉支招。此外,全省80多个单位选送的精品枇杷汇聚吴中,参与评选角逐。
图片
本次活动由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和江苏省园艺学会联合举办。在精品枇杷评选环节,通过随机编号,考评专家对参评的80个样品进行盲品,按照相关标准在风味、大小、外观等特征方面进行比较、打分,最终决出最佳风味奖、最甜枇杷奖、最大枇杷奖及特等奖、金银奖等奖项。其中,由苏州市吴中区水清木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选送的“吴县红”金玉枇杷获得“最佳风味奖”。
图片
我省枇杷栽培历史悠久,主要集中在苏南沿江沿湖沿海地区,近年来,苏中苏北等地也有发展,露地栽培、日光温室、连栋大棚栽培形式多样,成熟最早4月初,最晚6月中旬。2020年,全省枇杷栽培总面积达6万亩,总产量2万吨左右。生产效益在逐渐提高,盛果期亩产值普遍在2万多元。
近年来,为加大种质资源搜集、保护、开发,积极开展新品种选育,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中心建立了省级枇杷种质资源库,保存品种83个,在育成白玉、冠玉的基础上,近些年又有丰玉、冬玉、金玉、美玉等新品种逐步选育出来。今后在育种上应以少核无核、优质大果为目标,不断努力探索。
图片
枇杷产业的发展需要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三链合一”和产学研紧密合作的协同创新。活动现场,吴中区通过与长三角枇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签约,并举行上海市农科院博士后工作站、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工作站揭牌,为苏州、江苏乃至长三角枇杷产业发展注入全新产学研力量。此外,本次会议上还提出组建省级常绿果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图片
“这一举措符合产业发展的需求,通过联盟可以集成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不同单位的优势,延伸产业链。”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黄非介绍,枇杷果品既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枇杷树又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具有林果兼用的特点。在适宜栽培区域,枇杷产业要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抓手大力发展。江苏将加快优质种苗、矮化栽培、水肥一体化和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的研发,探索实施智能化温控设施管理技术,设置枇杷生长中需要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进行智慧农业生产,把物联网技术、产品溯源等渗透到生产过程。
图片
作为全国五大枇杷产区中唯一的白沙枇杷商品产区,苏州在全国的枇杷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苏州市枇杷产业得到较快发展,除吴中区外,张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和吴江区等地也开始逐步发展枇杷产业。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全市枇杷栽植面积达4.24万亩,产量1.76万吨,产值突破6.6亿元。
图片
吴中区是苏州市枇杷产业发展主阵地,目前,全区枇杷种植面积近4.1万亩,年产枇杷约1.6万吨。近年来,吴中充分利用独特的山水资源,注重文化挖掘,着力打造枇杷品牌,成功培育了“东山白沙枇杷”、“西山青种枇杷”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着力完善产业体系,成立了枇杷科技小院,推动形成了品种多样化、栽培技术现代化、冷链物流一体化的特色枇杷产业;紧扣市场需求,精心开发枇杷采摘线路,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富民增收,枇杷产业已成为助力全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盛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