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重费一年内暴涨 10 倍,比挖矿还狠!论文产业富了谁?

又是一年毕业季,这届大学生,真的太难了!
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这届毕业生中流传着一句笑谈:试问,哪个大学生没有骂过翟天临?
图片
因为翟天临事件,现在的论文要求越来越严,数据显示,很多毕业生选择在电商平台购买论文查重、降重服务。
因此,论文查重的价格也水涨船高,部分店铺内的查重价格一年时间从140元飙升至1380元,去年7月甚至涨至1980元,其价格一年内暴涨近10倍。
而且,有简单测算,论文查重的利润能超过100%(甚至是空手套肥羊)。
真是,赚男人钱,不如赚女人钱,赚女人钱不如赚学生钱!
有学生连续修改三四次,仍然不能通过查重,望着找好的工作,拿不到毕业证,就是没法去上班。
咋办?
01.有需求就有供给
实际上,怪翟天临是没有道理的,怪查重也不见的有理。
毕业论文本来是学习多年的思考和研究成果,写出一篇保质保量的论文是学生分内之事。
但是,临近毕业,很多学生心思已不在学校,企业实习、参加面试、准备考研和出国,无论是精力还是时间都很难保证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所以,一些学生的论文本身就经不起查。
图片
面对学校越发趋严的论文标准,大部分学生也只能“瑟瑟发抖”。
因为,在查重中,那些简单复制粘贴的论文就会暴露出来。
不过,有些高校很“人性化”,会给学生免费提供一到两次的查重机会。
但有些高校却比较耿直,不提供查重机会,或者有些学生都是复制粘贴的,重复率高到自己心里根本没底。
这样就冒出了一个生意:查重服务。
在某宝上随手一搜“毕业论文查重”,能检索出上百页的商品。
图片
在某宝上,热门的查重店家,付款人数多在大几千,甚至上万。可见,查重生意多么兴隆。
一遍遍花钱查重,一次次熬夜修改论文,就成了部分学生毕业前的常态。
02. 空手套肥羊
论文查重,离不开中国知网。
今年,某宝上硕博士论文查重服务平均售价超过500元/篇,最高的甚至超过1000元/篇,本科相对低一点,但也在200元以上左右。
有消息说,高校从中国知网购买硕博士论文检测服务,一年1000篇差不多是11万元,平均价格大概在110元左右,如果数量更多,单篇成本可以更低。
按低均价200元/篇来算,一篇硕博士论文利润率可以达到81.8%;按高价300元/篇来算,利润率竟然高达172.7%。
以高毛利著称的茅台酒,2020年毛利率也不过93%,论文查重服务的利润率几乎是其两倍。
保守点说:论文查重这买卖利润超过100%,是不会错的。
更有甚者,账号完全取自免费渠道,那就是空手套肥羊,利润率∞。
这买卖才真是暴利。
而且,这几年的大学生数字都增长,每年900多万的毕业生,这是多大的蛋糕?
图片
03.背后是个巨大的灰色产业
有蛋糕,就有坑人的地方。
拿知网来说,只和机构展开合作,并不对任何个人提供自助检测系统。
那么,店家们又从哪里搞到这些知网账号?
有知情人说,网络平台提供的这些查重服务,是来自学术期刊编辑部或是大学老师倒卖的账号。
由于一些大学只对毕业论文进行抽检,或者学校购买了多余的服务,比如按照每个学生2次查重来购买,实际上总会有学生“一次过关”,这就出现了闲置名额。
这些名额,就成为有些人的“摇钱树”,在网上明码标价售出,或是向学生提供有偿检测。
图片
几年前,《中国教育报》就报道过一个案例。
湖南一高校学生就受老师委托,开了一个网店,售卖知网查重服务。他负责将买家的论文汇总起来发送给老师,然后老师再通过学校的账号进行查重。
毕业季高峰时期,这家网店一个月下来就有75000元的纯收入。只算上半年毕业季高峰期6个月的话,该老师的网店收入就能达到45万。
更关键的是,用的是学校账号,这笔生意等于是零成本。
赚到的就完全是利润,挖矿都不如查重赚得爽。
利润高到,甚至连黑客都瞄上这个生意。有黑客就曾盗取广东一所大学200多个论文查重帐号。
当然,店家的知网账号还有一个来源,就是部分检测系统在各地的代理商“违规”出售。
毕竟,暴利的诱惑是很大的。
论文查重的生意链还很长。
比如,查重代理,他们堂而皇之地在论坛、社交群里大打广告。
加入门槛很低,主要就是拉人来查重。甚至,还可以继续招募下级代理,享受下级代理的收益。登陆进入分配给你的后台账号后,可以清晰可见提成与收益。
有帖子宣称,去年有在校生,做这一项目月入2—3万,还有的校园推广团队,月收入超过20万。
图片
上面这些还算是“良心商家”。
查重中的黑心店家,可是吃骨头不吐渣的。
比如,自己搭建个系统,冒充权威正版,因为价格会低很多,对学生来说性价比极高,销量非常高。
山东烟台一学生就因为贪小便宜最终误了大事,商家查的重复率是7%(完全可以过关),但学校查重结果出来后,直接多了个0,变成了70%!
图片
还有商家更黑心,不仅赚论文查重服务的钱,还打起了论文的主意。
有商家透露,在查重的同时,就顺手把论文卖掉了。比如,一些网站上,可以靠投稿赚积分、提现。被盗传的文档被标上几百积分,每被下载一次,上传者就能收到80%的积分收益。
而这些论文如果很快上了网,等学校查重时,就相当于100%重复,那真是百口莫辩。
4.学术造假帮凶
论文查重的初衷,是为杜绝抄袭,净化学术环境。
如今,却被动机不纯的人抓住商机,沦为了暴利灰色产业。
但最大的悲哀不在于此,而是学术反腐利器正沦为一些人的学术造假帮凶。
论文检测系统听起来高端,但本质上来说,只是机械性比对论文中语句的重复率。
图片
这显然不够科学。
一方面,写论文时不可避免引述文献,而查重系统简单粗暴地判定为抄袭。
另一方面,又无法判断实质性抄袭。
比如,在个别用词或句式上进行替换调整,或是把英文文献翻译成中文,把抄袭的文字转换为图表,检测可能失灵。
更高级的抄袭行为,比如抄逻辑抄观点,检测系统更是无能为力。
甚至,连上面这些全部可以代劳。比如,某宝上,一篇字数10000字的论文,把查重率从22%降到5%,报价为850元左右。
查重这个学术反腐利器,向左转成了某些人的牟利工具,向右转沦为了一些人学术造假的帮凶。
在哀叹的同时。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遇到别人来“卡脖子”、打压,我们只是一致在声讨浮躁。
嘴上高喊爱国,却不愿意坐冷板凳搞研究。
轮到自己时,连一篇三四年学习研究最终成果的论文都不愿意写,还有什么勇气去指责别人呢?
存在查重这样庞大的灰色产业,无异于是我们很多人的耻辱。
想起鲁迅先生当年勉励中国青年的一句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和大家共勉之。
-完-
-----------------------
公众号:木蹊说
这是一个家里有猫的公众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