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IDFA新政:拒绝追踪,就等于保护隐私吗?中国CAID 能否破圈?

苹果IDFA新政已经推行一段时间。据媒体估算,默认关闭IDFA后仅中国即将有接近2000亿元的互联网广告业务受到影响。苹果对此的解释是,经过精心设计相关设置,让用户能掌控自己的数据。然而事实是如此吗?用户接收的广告减少了吗?中国广告协会为何又推出CAID?能否另辟蹊径?
图片
IDFA是什么?苹果为什么要限制追踪?
IDFA(Identifier for Advertising)即广告标识符,是苹果系统上唯一的设备标识,本身就是为了移动营销广告而产生的。
例如,你利用某购物App搜索洗衣机,该APP利用IDFA记录了你的搜索内容,接着你打开某天气App,此时天气App上传了你的IDFA。购物App看到了你的IDFA,就在天气App上投放洗衣机的广告,来促进你进一步的消费。最后,在你看到广告后,购物App还会通过IDFA来追踪你在接收广告之后是否产生了购买行为。
IDFA在广告效果归属、用户肖像、程序化交易等操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连接”角色,可以说,IDFA几乎相当于苹果系统内移动数字广告生态的命脉。平台无法获取IDFA,便没有统一的设备标识用于用户追踪。
行业分析普遍认为,在商业和用户隐私之间,IDFA做到了很好的平衡,因此被普遍认可和使用。
4月27日,苹果发布iOS系统,应用追踪透明度隐私功能随之落地,这意味着,只有用户主动点击“授权同意”,应用才能使用IDFA用于广告追踪。随后,很多苹果用户表示“不知道这是什么,但是果断点击要求不追踪”。很多用户认为拒绝追踪就等于保护了自己的隐私。据Post-IDFA Alliance成员 Single的统计结果显示,只有16.8%的用户选择了接受广告追踪。
苹果在官网上对限制追踪IDFA的解释是,隐私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是苹果的一项核心价值观。你的设备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的哪些东西可以分享,以及与谁分享,都应该由你来决定。我们设计苹果产品的理念就是保护你的隐私,并让你全权管控自己的信息。
苹果的表述似乎表明这次站在了“正确”的一面,然而并非所有参与者都认可苹果的行为。
数字联盟市场负责人吕敬之告诉财经网科技,苹果限制追踪IDFA,除了价值观层面还有一定的商业目的。”
吕敬之认为,隐私保护是很明显的商业策略,隐私是很好的概念,它会让你很快的共情,苹果巧妙的利用了这个概念,在苹果这种宣传氛围下,即使你不知道什么是IDFA,你也会认为关掉IDFA是在保护你的隐私。
同时她还强调,“智能手机(行业)内部竞争激烈,苹果手机面向高端市场,怎么给终端用户创造价值呢,本身外观和功能可以做的已经不多了,所以它走的是隐私和安全这条路线。”
关掉IDFA=保护隐私?
首先需要先搞清楚IDFA是否等于隐私。
《民法典》对“隐私”进行了界定,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网络环境中的数据隐私即秘密数据,是不想被他人获知的信息。个人隐私数据包括,可用来识别或定位个人的信息(如电话号码、地址、信用卡号等)和敏感的信息(如个人的健康状况、财务信息、历史访问记录、公司的重要文件等)。
对于IDFA是否属于以上范畴,吕敬之表示,IDFA仅仅只是用户设备广告标识,其实是和你本人最无关的信息了,比起身份证和电话号码差远了。
一位数据分析人士告诉财经网科技,IDFA是脱敏的不包含用户私密信息,并不算侵害用户隐私权而且IDFA相比Android上的IMEI号、MAC地址等不可更改的信息来说要安全,因为IDFA是用户可以重置的,但是普通用户一般不了解如何重置IDFA。同时这位数据分析人士认为,关掉IDFA不等于切断平台内部对用户信息的采集,App功能服务所必需的个人信息,仍然是可以采集的。
吕敬之表示,正常使用的IDFA分析用户的程度有限,只会大致给你一个用户画像,这个画像比精准推送平台内的画像粗犷太多。
某社交平台通过你浏览内容的程度和评论来分析你在想些什么,甚至可以知道你的性取向。难道了解你的思想不比了解你的设备号更有威胁吗?但是用户不认为这是在侵犯隐私,却觉得一个设备标识侵犯了隐私。
“而且关掉IDFA之后,用户并非收不到广告了,数量也没有减少,而是收到更多和自己不相关的广告。”吕敬之强调。
限制IDFA,动了谁的蛋糕?
苹果此次限制追踪IDFA,对所有基于精准推送的广告平台、电商、短视频平台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财报显示,Facebook 2020年广告业务营收达到842亿美元,占总收入的97.9%。苹果的此次更新对于这样的商业模式来说可能是一个致命打击。Facebook称IDFA新政将导致其广告业务萎缩50%以上。
IDFA新政也将对阿里、字节跳动等广告收入营收占比高的中国互联网巨头产生巨大影响。
根据Morketing数据报告,2020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继续增长,总和超过了7000亿元。其中,阿里巴巴2536亿元,腾讯823亿元,百度729亿元。据报道,字节跳动去年广告收入达1830亿元。
据中国广告协会主办的刊物《现代广告》公布的数据显示,因苹果IDFA新政的推行,预估中国有将近2000亿元的互联网广告业务受到影响。
吕敬之表示,几乎所有的App既是需求方又是媒体方,也就是说既在投广告,又在卖广告。再比如说,腾讯(用户)体量足够大,不需要增量市场了,不用去其他平台投广告。但是当它作为媒体方卖广告的时候,也会遇到困扰,因为它没有办法和别人结算。直接用微信号结算是违法的,属于倒卖个人信息。
中国的CAID能否破圈?
据报道,在苹果宣布新规后,中国广告协会就着手研究CAID,试图绕过苹果IDFA,实现广告的精准推送。
2020年12月,中国广告协会与中国信通院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指导下,推出了CAID(CAA Advertising ID,中国广告协会互联网广告标识)方案,以应对苹果系统更改广告标识符(IDFA)权限对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带来的影响。参与CAID新标识规则起草的单位还包括腾讯、国双、阿里巴巴、小米、百度、华为等科技企业。
据《金融时报》,腾讯、字节跳动都测试了CAID方案,但很快被苹果责令下架处理。
一位行业内部相关人士表示,苹果禁用CAID的主要原因是,它采集了苹果不让采集的东西,苹果认为它采集了个人信息,侵犯了用户的隐私。而且,CAID和IDFA是差不多的东西,绕过苹果去做一个和它所限制的差不多的东西,这个解决方案是苹果不能容忍的。
这位行业相关人士补充道,“这里的隐私不是中广协说了算,而是苹果说了算。不同的国家、团体对隐私有不同的定义。在苹果系统里要服从苹果的规则,而不是中国某个团体的规则。”
上述数据分析人士认为,广告标识关系到公司的广告营收,在用户隐私保护不断被强调、国家监管越来越严格的背景之下,中国的科技公司也应该在用户隐私保护和广告营销之间找到平衡点,在不侵害用户隐私的前提下进行广告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