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何兆武辞世,他曾说“读书不一定非要有个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

历史学家、翻译家、清华大学教授何兆武5月28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图片
晚年何兆武
公开资料显示,何兆武原籍湖南岳阳,1921年出生于北京,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并攻读哲学与西洋文学研究生。先后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86年后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长期从事历史理论、历史哲学及思想史的研究和西方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著作有《历史理性批判散论》《历史与历史学》等,译著代表作有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等。
四次转系追寻真正兴趣
2006年,何兆武曾著口述史《上学记》,回顾了他从小学到大学的经历,引发学界深思。他曾在北平读小学和中学,在西南联大读大学和研究生,共七年,读过四个系,之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图片
何兆武以哲学史和思想史的思想底蕴,以谦和率真的学者姿态,以历史亲历者的回忆和感受,讲述在特殊的年代,尤其是抗战烽火中,一代人的青春和理想、知识和风雅。
南方日报记者曾就何兆武“四次转系”的经历,对其展开采访。
何兆武自述,他在看了丰子恺《西洋建筑讲话》以后,受到这本书的影响,就选了土木工程专业。“现在我知道自己不能学建筑了,因为不会画画,学建筑要画得很好,我没这个天赋。”他说。
另一个原因,则是土木工程系“离人文太远”。二战背景下,何兆武关心历史、关心战局,因此转到了历史系,希望离世界政局更近一步。
历史系毕业以后,何兆武受好友影响,一起念了哲学系,却因肺病,只学了几个月的哲学。生病期间,他读了丁尼生、勃朗宁、雪莱、拜伦、济慈等人的诗歌,很欣赏丁尼生的人生观,所以在第二年转入了西洋文学系,跟着吴宓读研究生,后因“想搞点文学理论的东西”,就跟着美国人罗伯特•温特学文学批评。
图片
何兆武青年时期
对于频繁转系的经历,何兆武认为当时的自己兴趣点比较多,思想不“定性”。他说道:“我刚入学的时候才18岁,那时你不太知道自己真正的兴趣在哪里,一个系真正要学习什么,将来能干什么。”他认为,不断尝试、发现自己的能力和特长,才能真正找到值得奋斗一生的方向。
何兆武还提到,一个人的青年时期,是他的思想形成时期。早期在西南联大接受的教育,让他一直保持着开放、包容、自由的态度,这对他后来的研究、著述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
《上学记》隽永书摘,以为纪念——
■这个世界正因为你看不透,所以才吸引你。
■当我们的思想解释不通的时候,就得另换一个坐标,不能死硬地按原来的模式去套。
■幸福是圣洁,是日高日远的觉悟,是不断地拷问与扬弃,是一种“durch Leiden,Freunde”(通过苦恼的欢欣),而不是简单的信仰。
■读书不一定非要有个目的,而且最好没有任何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读书带来内心的满足,好比一次精神上的漫游。在别人看来,游山玩水跑了一天,什么价值都没有,但对我来说,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那是不能用功利标准来衡量的。
【记者】黄楚旋
【图片】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黄楚旋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