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研仿到仿制,讲讲中国霹雳-6、霹雳-7空空导弹的研制过程

上一期我们讲到了霹雳-3与霹雳-4空空导弹的不幸夭折,这使得612所这个专门研究空空导弹的科研单位10余年没有自研的导弹装备部队,可谓是压力山大,好在霹雳-5研制成功算是交上一份较好的答卷。但显然上天还需要他们经受更多的磨难,于是霹雳-6的研制任务就落到了他们的身上。研制了许久,却最终被331厂摘了桃子,也是让人无奈的事情,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述的霹雳-6、霹雳-7空空导弹的研制过程。
图片
霹雳-6空空导弹由中国航空工业部所属第612所于1975年开始研制,70年代后我国军工人员走出国门,见识到了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也感到了深深的危机,因此1975年决定靠一部分资料在霹雳5乙型的基础上改型研制霹雳-6,其基本技术特征和气动外形则是仿照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法国魔术R550第二代近距空空导弹,也是配合当时所提出的多个格斗战斗机的型号而进行的。要知道霹雳5乙型空空导弹是1966年4月就开始研制,一直拖到1986年9月才获准设计定型并投入批生产的,其技术水平可想而知,因此在国内薄弱的基础之下想要拿出一型研仿的魔术导弹简直太难了。因此612所于1978年研制出首批模拟弹,1979年进行空中发射试验,1981年底就转入预研项目,1983年在航空工业型号调整中停止研制生产。
图片
霹雳-6空空导弹目前只有一张靠谱的照片传世,弹长2.123米,弹径0.135米,翼展0.654米,弹重93千克,采用被动红外制导方式,安装有红外近炸引信的高爆破片战斗部,由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动,导弹射程11.5千米,最大速度2450千米/小时,使用高度23000m,最大过载29g,性能指标在70年代比较先进,但因红外器件等关键技术短时间难以攻克,因此磕磕绊绊走了许久还是没能成功。没想到东方不亮西方亮,我们的巴铁这时候送来了魔术R550的导弹和技术资料,由331厂开始了仿制,这就是霹雳-7空空导弹。
图片
巴基斯坦是怎么在70年代末获得魔术1导弹的呢?这就得提到巴基斯坦购买法国的幻影3战斗机了。巴基斯坦引进法国幻影的项目代号为蓝色闪光,其中前两批还在使用美制响尾蛇导弹,因此笔者估计其获得魔术1导弹是在“蓝色闪光”III或IV中,1977年6月“蓝色闪光”III项目带来了10架“幻影”IIIRP-2侦察机装备了第20中队,巴基斯坦从“蓝色闪光”IV购买了18架“幻影”VPA2和12架的VPA3,首批4架“幻影”VPA2在1981年9月21日飞抵拉菲克加入第18中队。笔者更倾向于“蓝色闪光”IV,这样就和霹雳-7的开始研制的时间1982年3月对的上了。巴基斯坦不仅提供导弹,还提供了法方的技术资料、维护资料和部分零件,甚至派出了曾在法国受训的飞行员和技术人员来华帮助中国摸透魔术导弹的技术,就是为了要求中国仿制成功魔术1导弹并承诺订货。原因无他,主要还是因为髪国东西实在是太贵,假如中国能够仿制,当然是囊中羞涩的巴基斯坦愿意看到的。
其实当时我们还有另外一条线可以接触到魔术1的实物。1980年6月27日,中航技公司和约旦在北京签署航空装备出口合同。合同规定中国向约旦出口歼7B飞机20架,歼7M飞机60架,共80架,以及导弹、发动机、备件和地面设备等合计2.2 亿美元。歼-7B在歼-7I1基础上按照约旦的要求进行改进,更改了机翼下挂架的结构及其发射电路,解决了设备交联以及机械和电气接口协调,可以挂载发射魔术1导弹。发动机也采用了一套连锁点火装置防止魔术导弹较大的尾烟被发动机吸入造成吞烟,歼-7B在1982年11月交机,其中自然不乏接触导弹的机会。
图片
霹雳-7号导弹研制是331厂(后来的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采用贷款方式自主仿制的产品,其原因是8号工程(后来的霹雳8)原准备将生产部分放在株洲331厂,厂房和工艺配置设计都已经搞完了,结果为避免资金分散使用、影响打造完整的空空导弹研发生产体系,中途决定改向研发中心洛阳612集中。这下把331弄得一下没了出路,为保持研发队伍和水平,工厂决定另辟蹊径与中航技公司联手合作,走外贸发展之路,这才有了霹雳-7的研制,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就是个争气项目、外贸产品。
图片
霹雳-7号近距红外空空导弹与魔术1空空导弹类似,该弹弹长2.75米,弹径0.157米,翼展0.66米,弹重90千克,使用一台固体火箭发动机驱动,射程14千米,最大速度2,450千米/小时,使用高度21000米。该弹采用双鸭式气动外形布局,X型配置的4片固定式切梢三角形前翼位于导弹头部,其后为X型配置的4片活动式前段梯形/后段三角形组成的舵面,导弹尾部有固定在套筒上能够自旋的4片后掠梯形弹翼,导弹的俯仰和偏航由电动舵机驱动两对舵面偏转进行控制,横滚由俯仰舵面差动偏转进行控制,横滚稳定由弹翼旋转保证。
图片
该弹在内部结构上分为由卡箍相连的前、后两个舱段:前舱段又称为制导控制舱或电子舱,内装导引头、电子组件、伺服机构、电池、自动驾驶仪和红外近炸引信;后舱段内装战斗部和火箭发动机。红外导引头采用两套伺服机构的氮气致冷的锑化铟光敏元件,工作波长3~5μm,最大跟踪偏转角±30°,最大跟踪角速度大于30°/s,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使用红外近炸引信和触发引信引爆12千克预制破片式战斗部,有效杀伤半径10m, 载机在高度9km以上和以下发射导弹时的最大过载分别为5~7g和3g,导弹横向过载达到35g,离轴发射角达到±35°,发射架与美国“响尾蛇”空空导弹使用的发射架有通用性。属于第二代导弹的较好水平。
图片
1977年至1982年,331厂主要论证项目可行性,准备新设备,进行新材料等预研,选定元器件与附件的研制单位,对新工艺攻关,协调载机、发射装置的接口关系。1982年3月霹雳-7开始研制,总设计师吴沈铎,副总设计师王君侃,并建立了设计师系统、行政指挥系统、质量保证系统和会计师系统。331厂在854厂配合下首先解决了发动机问题,1983年7-8月发动机通过实验。1984年,首批6发导弹通过试验,证明设计是合理的,但也暴露了一系列舵面、引信、速率陀螺、导引头镀膜,反射镜问题。这也是研制之中的常态了,下一步就是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攻坚。在试制批导弹研制过程中,331厂成功解决了反射镜反射性能和合格率问题,修订了设计和生产工艺,组装大批零件进行了充分的地面环境考核,这也成为霹雳-7研制神速的一大关键。结果国产导弹的拦路虎——引信早炸问题在1984年12月飞行实验中再次出现,331厂通过34种状态的试验,终于查出了产生早炸的具体原因并改进试验成功。
图片
1985年,331厂研制出试制批导弹。1986年,鉴定批导弹投产。1986年 10-12月,在空空导弹试验基地进行了霹雳-7号导弹技术鉴定试验,取得了4发4中的好成绩。1987年4月,霹雳-7空空导弹通过技术鉴定,转入批量生产。创造了研制仅用四年九个月的时间的奇迹,通常由歼-7M等外贸机型携带,因此也被众多装备法制飞机的国家购买,包括伊朗,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伊拉克都与我国有过交易。一时间331厂大赚一笔。但是当时伊朗空军在使用过程中也对其性能颇有微词,认为其比不上美国货。
图片
图片
但是空军却一直没有装备霹雳-7导弹。原因是一款更强的武器来到了我们面前,而且是伸手可得、还对霹雳-7形成代差碾压式的格斗导弹——以色列的怪蛇-3空空导弹。这种贝卡谷地空战的王牌武器是一种典型的第三代格斗导弹,具有大离轴角发射性能和迎头攻击能力,远强于霹雳-7的尾追能力。1982年,中国与以色列签订合同,购买怪蛇-3导弹,并引进该导弹及其配套产品的专有生产技术建设发展中心,1983年9月15日,八号工程正式启动,开始执行引进合同,1989年春,霹雳8开始批量生产。这种导弹直接终结了霹雳-3和霹雳-7的命运。有回忆录也说霹雳-7没装备的原因,是因为国内载机要加装变流机,改造面较大,以及工厂与军方在必要的试验经费等问题上未能谈妥。不管怎么样,最终霹雳-7在完成外贸订单后也不得不停产。尽管航空工业部安排了预研课题和360万元的经费,以期能保留队伍,但随着其中研制核心王立国去了中航技,最终331厂申请撤销导弹生产线,结束了该厂生产空空导弹的历史,实在让人扼腕叹息!!!!
图片
图片
图片
2014年8月24日,伊朗总统鲁哈尼在伊朗国防部长侯赛因的陪同下参观了国防工业展览,在伊朗发布的照片中疑似出现伊朗幻影F1战机挂中国产霹雳-7空空导弹的影像,这是我们最近一次看到他服役的身影。时光变迁,当众多年富力强的新导弹接过祖国空防的重任,霹雳-6的艰难与霹雳-7的坚守,都成为了我们空空导弹事业的一笔宝贵财富!!!!!!!!!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