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线城市排名,成都为何稳坐榜首?

图片
5月27日,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根据榜单,在2021年城市枢纽性排名中,成都位列全国第一。
据统计,这已经是成都连续六年,蝉联新一线城市榜首。
图片
在蝉联榜首这件事情上,成都似乎并不陌生,“最具幸福感城市”成都已蝉联12年。
为何总是成都?
去年,在GaWC世界城市排名中,从“十二五”末期的166位成都上升至“十三五”末期的第59位,位列内地城市第5位,保持在新一线城市中的领先地位。
世界城市排名的“暴力”拉升,背后最绕不开的理由,恰恰与新一线城市榜单上的每个指标都息息相关: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未来可塑性。每个指标,都成为了城市魅力的关键。
No
-Number-
1
“落榜”全国交通拥堵前十
成为国际枢纽第三城
在城市枢纽性指标中,成都排名第一。
百度地图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等共同撰写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显示:2020年度百城交通拥堵排名前十名里,成都成功“落榜”。
“落榜”背后,是成都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以成都地铁为例,2020年12月,成都轨道交通五线齐发,成都轨道交通线网里程达到558公里。今年4月2日,成都地铁单日客运量首次突破700万。小区门口,公交接驳直接坐到地铁站、出了地铁站骑着单车去公司……这些场景已经变成成都市民出行的日常。
图片
图片来源:成都地铁
而在航空方面,成都也表现抢眼。2020年春运40天,成都双流机场实施旅客吞吐量400.8万人次,居国内机场第一位。2020年全球民航机场客流量TOP10,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以4071.2万人次跻身全球第三。今年6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正式投运。成都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中国内地第三个拥有两个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
未来五年,成都还将构建“高效幸福通勤圈”“多元便捷公交圈”“舒适便利生活圈”高度融合的通勤体系,丰富“轨道+公交+慢行”多样化绿色出行选择,让通勤成为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让通勤场景处处体现城市温度,让“上班的路”和“回家的路”更加舒适便利。
No
-Number-
2
全国最佳引才城市
半数学生愿留蓉发展
在城市人活跃度指标中,成都排行第二,仅次于杭州。
前天,四川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出炉,成都市的常住人口首次突破2000万大关。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里,成都的常住人口增加了近600万人,年平均增长3.31%。
在2019年,成都的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在世界城市中排名第93位、超过深圳,本地高校应届生留存率居全国第三,成为新一线城市中最受年轻人喜欢和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最高的城市,更荣获了“2019全国最佳引才城市奖”,并荣登《财富》杂志“大学生和青年求职者吸引力城市”榜首。
5月,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为此对在蓉2869名应届大学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15所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和84家企业开展了“2021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与择业取向”专题调研。53.4%的在蓉高校毕业生选择留在成都。
图片
成都大学。图片来源:@关于车车啊
No
-Number-
3
蝉联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
消费市场活力澎湃
在商业资源集聚度指标中,成都排名第一。
显然,不仅仅是人流涌入成都安居乐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要素也纷纷向成都靠拢。
据中商数据与成都零售商协会联合发布的《2020成都首店报告》,2020年,成都引入386家各类型首店,仅次于上海、北京,位居全国第三;康泰纳仕中国旗下时尚产业媒体Vogue Business in China 2020年《新时尚之都指数报告》中成都位列榜首。
今年4月,由人民日报社指导,《环球时报》社主办的首届环球城市招商引资推介大会暨2020中国城市投资吸引力指数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成都市获得“2020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第一名和“2020中国十佳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荣誉称号。其中,自2013年以来,成都已连续8年在“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榜单中夺冠。
图片
消费,是成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在场景化的营城逻辑下,成都着眼于国际消费中心建设,正在不断促进消费升级和消费创新。去年《成都市以新消费为引领提振内需行动方案(2020-2022年)》出台后,特色小店、夜间集市等高品质消费新场景不断增加,今年五一黄金周的到来更为文旅资源丰富的成都“加了一把火”,游客人均消费稳居全国第一。
今年1至4月,成都经济总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7.7亿元。这些数字传达出的不仅是成都消费市场的无限活力,也是成都在推动新消费、打造新场景方面的独树一帜,更是成都经济动能澎湃,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的努力成果。
No
-Number-
4
天府绿道绘制4408公里
成都人生活方式成为风尚
在生活方式多样性指标中,成都排名第一。
幸福的方式有许多种,但有一种唯独只在成都才有。这是全国唯一能看见5000米以上雪山的千万级人口城市。成都追峰人@--水星人--公布了成都2020年观山大数据,高达70次。
图片
除了推窗见山,成都还推门见绿。天府绿道串联城乡社区、贯通川西林盘、链接大地景观,让城市之美宜游宜憩。目前,成都已建成开放绿道4408公里,多元场景和全新的生活方式在绿道上诞生。但绿道也不只是绿道,五一期间在精品旅游线路、多元民俗活动和创新体验场景的交互影响下,全市公园绿道游客量达317.3万人次,收入达3500万元,均创历史新高。
除了玩,在饮品方面,2020年,成都全市咖啡店达4900家,居全国第四。作为“音乐之都”,不少演艺活动也纷纷选择落户成都,2020年,成都举办各类音乐演艺活动4900余场次、重大展会活动2400余场次。
图片
无论是从《心动的信号》到《妻子的浪漫旅行5》,成都人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受影视作品青睐,这份镜头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超然状态,正是成都这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奋力用绿色绘制未来的缩影。
No
-Number-
5
超30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蓉
2019中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在未来可塑性指标中,成都排行第一。
时尚、年轻、活力,带来的便是创新。这也是一座理想城市未来可塑性的标准。
2021年一季度,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498亿元,同比增幅26%。丰沃的数字文创土壤、深厚的数字文创资源、优秀的数字文创项目,让成都城市新文创活力指数排名全国第一。
而光有活力也不够,科技的硬实力也同样重要。
截止2019年12月底,成都市全年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较2018年净增16家,总数达301家,创历史新高。
数据还显示,1-11月,全市引进“六类500强”企业投资重大项目107个,总投资2891.74亿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51个,总投资1450.98亿元。
图片
2019年为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因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成都跻身各大榜单:“2019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2019中国招商引资最具国际竞争力城市”“2019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
同时出台了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配套行动计划,其中还包括相关问责办法,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执行力,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扎根成都,也让越来越多的贸易蜂拥而至。成都已与全球23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其中2020年成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29.9%,成都的经济外向度达40.4%,为近年来最高水平。
蝉联六年,是城市商业魅力的体现,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成都还会创造出怎样亮眼的成绩呢?
-END-
红星新闻网 爱看头条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严诗琪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