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历史:征服北非!剑指大洋之滨

关键词:倭马亚王朝建立、征服伊比利亚半岛
前因:倭马亚王朝建立
661年,阿拉伯帝国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被推举为哈里发,建立了倭马亚王朝,并定都于大马士革。
图片
▲倭马亚王朝地图
后果:征服伊比利亚半岛
公元711年,在穆萨·伊本·努赛尔的指挥下,阿拉伯军队渡过直布罗陀海峡,正式发起了对伊比利亚半岛的征服战争。
图片
▲穆萨·伊本·努赛尔
详细过程:
一、征服北非强劲对手
公元688年,阿拉伯帝国军队在北非的米姆斯杀死了柏柏尔人领袖库塞拉,击败了征服北非过程中最强劲的对手。
多年以前,阿拉伯帝国已经征服了埃及,自那时起,埃及以西的北非地区,就是阿拉伯帝国扩张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国内屡次爆发哈里发继承权之争,耽搁了帝国的行动。
直到穆阿维叶建立倭马亚王朝,征服北非才再次提上日程。由于北非之前的霸主拜占庭帝国此时非常衰弱,阿拉伯军队最主要的对手,就是北非的原住民——柏柏尔人。
阿拉伯帝国有个叫乌格巴的将领,是埃及征服者阿慕尔的外甥,熟悉北非风土人情,手下还有一批皈依了伊斯兰教的柏柏尔人。哈里发穆阿维叶看中了乌格巴的经验和能力,任命他为北非总督,负责征服北非。
图片
▲穆阿维叶家族
二、乌格巴率军出征
乌格巴率军远征,把第一个目标锁定在了伊弗利基亚(大致相当于今天的突尼斯)。为了保障大军作战,乌格巴下令修建了凯鲁万城,作为穆斯林的永久定居点。凯鲁万城特意选址在内陆,以避免遭受拜占庭海军的袭击。阿拉伯人以此为中心,向柏柏尔人传播伊斯兰教思想。
随着伊斯兰教影响力在北非的扩大,乌格巴的声望也与日俱增。这让他遭到了哈里发的猜忌,另一位将领艾布勒·穆哈吉尔接手了北非事务,乌格巴被押送回了首都大马士革。
艾布勒采取了怀柔的政策,与信仰基督教的柏柏尔人领袖库塞拉结成了同盟,一同进攻拜占庭人。就在这时,哈里发穆阿维叶去世,其子叶齐德继位。乌格巴官复原职了。
乌格巴回到伊弗利基亚,很快就推翻了艾布勒的怀柔政策,还把艾布勒和库塞拉都关了起来。乌格巴是打算开始大举扩张,准备消灭所有不肯皈依伊斯兰教的柏柏尔人。
图片
▲乌格巴像
三、杀到大西洋
出征之前,乌格巴对自己的儿子说:“我已将自己售与至高真主。”可能是此前被免职的经历,让乌格巴意识到了时间的紧迫,必须果断出击。这话听起来,好像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可实际上,乌格巴的扩张极为顺利,阿拉伯大军一路杀到了大西洋沿岸,这是拜占庭人从未到达的地方。
图片
▲凯鲁万大清真寺,始建于乌格巴任职期间
乌格巴跃马跳入海中,一直走到海水没过马肚子才停下,象征着能够阻止他前进的只有大海。返程途中,乌格巴允许大部队解散,各自返回家乡休整。这是他犯下的最大错误。
乌格巴远征时,库塞拉趁守卫不备,从凯鲁万越狱逃脱。库塞拉重振旗鼓,拉起了一支柏柏尔大军,在乌格巴的必经之路上等待。乌格巴毫无防备,与库塞拉正面遭遇,因兵力相差悬殊而战死,出发前的话,一语成谶。
图片
▲灭亡前夕的拜占庭帝国版图
四、乌格巴战死后,阿拉伯人退回了埃及,暂时停下了征服北非的脚步。
拜占庭衰落,阿拉伯退出,库塞拉随即填补了北非的权力真空,自称“伊弗利基亚和马格里布之主”,并且承诺保护遗留下来的穆斯林。
直到四年之后,阿拉伯帝国新继位的哈里发阿卜杜·马利克决心收复北非,并任命乌格巴的部将祖海尔为主帅,指挥军队远征凯鲁万。
图片
▲库塞拉
消息传来,库塞拉立刻下令放弃凯鲁万,躲到了奥雷斯山脉附近的米姆斯。他这么做的原因有二,一是凯鲁万城没有城墙,根本无法防守;二是北非的穆斯林很欢迎阿拉伯人的回归,很有可能趁机叛乱。
由于没有留下文字记载,祖海尔和库塞拉之间的战斗过程究竟是怎样的,我们无从得知。唯一可以确认的,就是祖海尔杀死了库塞拉,柏柏尔人的军队也被击溃,阿拉伯人消灭了一个强劲对手。
图片
▲北非及非洲大陆北部地区,习惯上为撒哈拉沙漠以北广大区域
结论
消灭库塞拉是阿拉伯帝国征服北非过程中的重大胜利,北非此后只剩下少数柏柏尔人的反抗力量,以及拜占庭帝国的残余势力,北非的伊斯兰化已经不可阻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伊比利亚半岛:穆斯林与基督教绵延几世纪的争夺战
伊比利亚半岛游记---西行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