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跟我说,最适合摸鱼玩的游戏找到了

图片
BB姬 | 文
众所周知,摸鱼是21世纪新新人类的必备技能之一。
喝鸡汤打鸡血现在不兴整了,大摸鱼时代已然到来。
图片
清华的“摸鱼课”
尤其当无数社畜遭受996、007工作制的苦难之时,那本该留给自己的“剩下八个小时”,只能从工作时间里找回去。
图片
摸鱼是有讲究的。怎么摸得开心,摸得有声有色,摸完踌躇满志(大概率不会),其中的门道很有点儿多。
当年大刘在写《三体》之前,写过不少短篇小说练手。据他回忆,他曾把很多值班的空余时间用来写作,“有种占便宜的感觉”。
“上班摸鱼刘慈欣”就此成了个梗,这波不仅摸得悄无声息,还摸出了剩余价值。
图片
眼尖的你或许会意识到,大刘的快乐摸鱼其实有一个小小的前提:对着电脑码字,和他的工作日常几乎契合,这让他在领导眼皮子底下徜徉科幻海洋成为了可能。
就像年少时的你,可能还不知很多软件设置里的老板键是什么意思。后来你才明白,它们的产品经理早早预言了摸鱼时代的到来。你可以不用,但它不能没有。
图片
摸鱼既是社畜之光,也能让“花钱买,却没时间玩”的玩家失去逃避的理由。高手中的高手会最大化利用“Alt+Tab”的神奇,在紧张工作的间隙奋勇杀敌,运筹帷幄。
只不过那样未免太拼,还容易两头都顾不上。听说台湾省那边有句俗语叫——“摸鱼摸到大白鲨”,就是用来提醒摸鱼者要小心谨慎。
图片
万一公司电脑犯病卡了下,游戏进程前功尽弃或许不至于,当场被领导抓个现行,社死的概率却很大。
正经上班时间,我们不建议你摸鱼,走上人生巅峰的期盼不能丢。但空余时间,如何自得其乐,该是摸鱼人的重点研究课题。
图片
对玩家来说,上班打游戏的场景很关键。如今选择很多,竞技游戏太猖狂,键鼠敲得噼啪作响,不亚于在领导桌上练托马斯回旋;挂机休闲游戏又有点无聊,怕不是玩着玩着,没被工作催眠的你却被游戏带进了梦乡。
图片
只有内网的xp系统选择三维弹球
最佳的情况,这游戏要动点脑子、操作频率较低、有社交元素。一方面要有乐趣的保证,另一方面的社交元素则是共鸣的需求。
摸鱼人是需要抱团的,就像身处游戏行业的我,和公务员职业的朋友,说来有什么共鸣点的话,一起上班打游戏这条路子是不可替代的。
图片
不过我们这只算基础操作,记得前段时间看到个网友分享他的摸鱼经历,令我大受震撼,只想说“妙到家了”。
老哥做销售职业的,他和别人建了个微信群,叫“华中地区客户拓展”,乍一看没毛病对吧?客户拓展嘛,再正常不过的销售思路。
结果人家这个群是用来讨论游戏的,群里都是《率土之滨》玩家。因为他们是豫州地区的同盟(类似公会)玩家,豫州是河南的古称,而河南又是华中三省之一。这么一套娃,华中地区客户拓展,成了。
图片
学习讨论氛围浓厚,甚至当场表演个高中物理
同理,他们要打算将势力扩展到其他地方,比如青州和徐州,游戏里山东的古称,山东又属于华东地图,那就叫“华东地区客户拓展”。
领导看了大呼内行,没发现什么不对。
摸鱼不该分高低,能摸到就是好摸。但显然这种操作已经秀出了一定的水准和境界,唯一的问题是,不是所有游戏都能玩出这个效果。
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社交、烧脑玩法元素,进一步讲,这样的游戏一定是本体也能用摸鱼的思路,或者说“不务正业”的方式来玩,没毛病,表里如一很重要。
比如策略类游戏就是个很棒的例子。通常认知中最吃肝度的养成和建造内容,只提供了相比较低的成就感。再凶猛爆肝,最后也不一定干得过一波锦囊妙计。
图片
最大乐子是势力之间的战力和脑力对抗,说到底,吃的是战术、谋略这些要动脑子的东西,玩家在游戏里做的更多是选择和实施。
率土之滨里,大家后期很多时候上线就是看看进度,简单规划一下,收个菜啥的,堪比“点一下,玩一天”。讨论战术这一步,完全可以在游戏外完成。
图片
所以很好理解,网友用“华中地区客户拓展”作群名的清奇脑洞。可想而知,群里张口闭口尽是兵法谋略、管理,黑话之多,领导当场也得被绕进去,顺理成章把摸鱼的隐蔽性拉满了。
图片
不过这还只算游戏外的摸鱼。要知道“偷懒”偷到游戏里的,一样大有人在。
每逢战火将至,一些盟主发现,部分老油子总会想法设法的躺平,用五花八门的理由搪塞,什么“老婆生了”“家里狗丢了”“还在搞基建”。他们对摸鱼的向往,比肩现实世界的带薪蹲坑一族。
而摸鱼的最低目标在于如何不被组织一脚踹开,毕竟游戏里加入同盟可以享受福利,正所谓“有福利我带头冲锋,要打仗我后勤保障”。
图片
盟主都是过来人,相互理解不难。
势力战、抢地盘的霸业固然重要,但因此把游戏玩成了上班,怎么说都有点本末倒置的意思。本能的编点借口开溜,也算情理之中。
只有盟主被搞到不得已发全盟信,“严正”警告那些摸鱼达人,下次理由尽量换个新鲜点的理由。
图片
想起有玩家说,率土之滨的世界“政治”气息拉满了,人们在互相套路和反套路。
而你既是组织的一员,同时也只代表你自己。平衡组织的“利益”和自己的乐子,是很多玩家的必修课,所以很多人不仅摸得光明正大,还摸得理直气壮。
更甚者,摸鱼在他们那里成为了一种玩法套路。
图片
都知道“与人斗乐无穷”,这点在率土之滨中的体现,几乎超越了游戏系统本身的桎梏,使得玩法上的乐趣,渗透到了游戏之外的与人博弈。
战术策略的讨论算友方博弈,尔虞我诈则是敌我的博弈。
图片
前 戏
现实有间谍,率土之滨也有“内奸”一样的存在。部分玩家极为擅长双线操作,最经典的就要属在敌方“客户群”里刷着脸熟,一边把珍贵的敌方战术情报传递到友方“客户群”中,画面生草无比。
图片
而考验“内奸”演技的另一项指标,就是摸鱼尺度的把握。
消极怠工太狠,喊打团不打,给组织贡献资源也不捐,有被盟主当场抓获的风险,要是没露馅继续被当成自己人还好,大不了一顿“话疗”后认个错(并表示下次还摸)。
一旦身份败露被踢群送客,两边都尴尬对吧。
图片
入戏了老铁
但不摸更不对了。就像地下党,最重要的是啥?不忘初心。
对自愧于友方组织的“废物”们,摸鱼是降低敌方“运营效率”的有效方法。在敌方阵中活成一个“真·废物”,才能实现最终的此消彼长。
图片
我甚至还听说过,有人勤奋努力在敌对同盟里爬上高位,然后将其搅了个天翻地覆,人心四散...这操作过于硬核,就不放在摸鱼人的讨论范围内了。
是提前n步,下一盘大棋;还是低调“潜伏”,向友军稳定输出情报,很多时候就是看你的“摸度”。
显然,玩家已经能把人心、人性玩弄于手,打出比游戏本体更有意思的节目效果。
图片
或许,他们原本想着上班摸鱼,在群里讨论讨论游戏,跟别人玩玩心。殊不知,这些最终演变成了一种更高级形态的游玩形式,仿佛达到了虚拟和现实的平衡,找到了摸鱼和工作的契合点。
图片
估计策划一开始完全没想到,率土之滨的玩家能玩得这么花。
沙盒游戏的初衷差不多就是这样吧,开发者只提供系统框架和底层的规则,把“工具”交到了玩家的手上,工具怎么使,规则怎么活用,那就是为一统天下而努力的诸位玩家,所要操心的事了。
图片
韬光养晦,还是高调炫肌肉,任君挑选。率土之滨的世界代表了群雄割据的时代,而在游戏之外的现实世界,它同样创造了一个无处不玩心的“真实”社会,里面都是那些喜爱三国历史文化、也热衷摸鱼的社会人。
在内卷席卷各行各业的当下,摸鱼已然成为了消解负面情绪,实现自我救赎的强大力量。摸鱼虽可耻,但架不住实在有用。
如果可以,人们会希望走上一条有伙伴,有同志的道路。而对玩家来说,游戏是天生的港湾,让那些经历风吹浪打的破船,能暂且停下来喘口气,把后面的冒险旅途支棱起来。
图片
不过有个有意思的情况是,玩家明明喜欢摸鱼,但在某件事情上却有种极高的热情,那就是——给策划提意见。从我接触这个游戏至今,玩家们就没有停止过这个行为,从小到bug反馈,中到武将设计,大到整个赛季的玩法设计,一应俱全。
而率土之滨的策划,同样乐于见到这种情景,他们的心情我也能理解,毕竟——这也算是一种变相摸鱼,有玩家的点子可用它不香吗?于是总能看到策划在某些更新中乐呵的点出某些创意来自玩家。不得不说,这让原本励志摸鱼的玩家们更加亢奋了。
图片
他们甚至会不远千里跑去和策划面对面开会做讨论,为策划的摸鱼大业作出卓越贡献。
图片
合法摸鱼的玩家和策划团队,二者仿佛构成了一种合理的生态闭环:前者通过摸鱼和开脑洞,摸索到有利于游戏可持续发展的玩法;而后者尽管看起来被动,却也在对游戏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毕竟游戏还得靠他们做。
希望所有人都终将到达那片土地——带薪摸鱼的乐土
图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