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通史:国民诗人维吉尔与其作品《牧歌》

关键词:腓力比之战、维吉尔成为三大诗人之首
前因
腓力比之战:前42年腓力比之战,屋大维和安东尼战胜共和派,屋大维成为西部罗马的主宰者。
图片
▲腓力比之战
后果
维吉尔成为三大诗人之首:维吉尔凭此作一直在中古时代享有尊荣地位,最著名的影响是但丁的《神曲》,在其中他作为但丁游览地狱和天国的保护者和老师出现。
图片
▲维吉尔
过程始末
一、维吉尔前往罗马求学
公元前37年,维吉尔创作《牧歌》,歌颂屋大维的功绩。这部作品被誉为拉丁语文学的典范。普布利乌斯·维吉尔·马洛是一个罗马诗人,他生活在罗马帝国开创者屋大维的时代。
维吉尔出生于意大利小城曼图阿附近的村落,父亲是养蜂和种田为生的农户。幼时在农村的生活使他亲身体验到当时农村破产和兵荒马乱中人民的痛苦,也培养了他对农村自然景色的喜爱。同时,维吉尔曾受到良好的教育。他17岁时去了罗马,向当时最优秀的老师学习修辞和哲学。
图片
▲罗马帝国的农业发达
二、维吉尔加入屋大维阵营
屋大维和安东尼联手打败共和派之后,手下的士兵解甲归田,定居在征收而来的土地上,其中就包括维吉尔在家乡的土地,这迫使维吉尔与家人去了意大利南部。
成年后的维吉尔很快就成为了该尤斯·梅赛纳斯圈子内的一员,梅塞纳斯是屋大维的外交官,为人能干,他通过团结罗马的文学家,拉拢他们到屋大维的一边,以寻求反对安东尼。
图片
▲壮观的罗马城
从此以后,维吉尔便属于屋大维一派。维吉尔虽然属于屋大维阵营,但他对待屋大维的态度始终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十分感激屋大维结束了乱世,给罗马带来了和平,不仅将已征收的家乡的土地归还给他,还给他安置家宅,添置产业。
故当屋大维把国家建设的重心转移到文化建设上时,维吉尔选择追随他,并成为他的御用文人,通过作品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帮助他重振文学、古风以及宗教。
但另一方面他并非对屋大维唯命是从,而是对其有所保留,一个伟大的作家也势必会突破遵命文学的局限,跟随自己的内心去作出选择,而非仅仅拘泥于时代作风。例如其作品反映大奴隶主与小农之间的深刻矛盾,维吉尔坚定地和小农站到一边。
图片
▲画有维吉尔的镶嵌画
三、维吉尔开始创作
维吉尔生活的时代是罗马国家的转型期。帝国初期,国内局势逐渐稳定,屋大维的政策也更多向和平建设过渡。
维吉尔的《牧歌》正是在此背景下创作出来的。《牧歌》中包含十首诗歌,都形成于公元前40年左右。该诗集文学造诣很高,充盈着浓浓的田园气息,表达了农民对土地和生活的热爱,诉说了战争时期的痛苦遭遇,讴歌了和平的缔造者屋大维。
除《牧歌》外,维吉尔还有另外两部杰作。其一是《农事诗》,描述了农牧业生产技术。这部四卷本的诗集是出于为现实政治服务的目的创作的,维吉尔借此诗集,从现实的角度论证了屋大维的治国理念的正确性。
其二是耗尽了他的生命中最后十年的心血之作——《埃涅阿斯纪》。屋大维想寻找罗马的起源,神化自身统治,授意维吉尔创作了这部长达12卷的巨著。
《埃涅阿斯纪》表着罗马帝国文学最高成就,史诗简述特洛伊城失陷后,维纳斯之子埃涅阿斯带领国人逃亡、并去应许之地重建罗马的故事。
图片
▲《埃涅阿斯纪》
四、《牧歌》对后世影响深远
维吉尔巧妙借用古代传说,神化尤利乌斯氏族,宣扬屋大维血统的神圣性,诠释屋大维政权的合理性,为屋大维统治权威的建立寻找历史依据,提供舆论支持。这也是屋大维喜欢维吉尔的重要原因。
维吉尔创作的《牧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维吉尔的作品,在古罗马时代一直是学校的语文教材,广为受过教育的罗马人所熟知。
在中世纪,维吉尔被基督徒奉为同苏格拉底一样耶稣诞生前的圣人。在后世,许多作家通过引用、转换、模仿维吉尔的诗句来创造自己的诗歌。
图片
▲屋大维
结论
维吉尔创作的《牧歌》是罗马文学“黄金时代”的最初诗作,他也被罗马人奉为国民诗人、被当代及后世广泛认为是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
【参考资料】《罗马史》《罗马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