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助你在急诊室避免误诊卒中丨温故知新

卒中是神经科急诊的常见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头晕头痛等症状起病的患者更是神经科急诊的家常便饭。然而除了卒中,偏头痛、癫痫发作等情况同样可能导致患者前往神经科急诊就诊,并且可能与卒中相混淆。在急诊环境下,基于患者的症状做出快速的临床推理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急诊卒中的诊断技巧。
卒中的误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假阴性的诊断,即诊断不足;另一类是假阳性的诊断,即诊断过度。在急诊场合下,卒中诊治的难点在于,一些其他的急性神经系统疾病重点是紧急管理措施,但卒中这种疾病需要的则是紧急确定诊断。
在鉴别诊断中,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是一切的基础,我们首先通过表格的形式,对病史和查体的鉴别诊断要点进行整理,随后介绍一些卒中诊断中的小问题,以协助大家正确诊断卒中,并正确认识卒中的误诊。
图片
哪些主诉会为卒中诊断带来挑战?
数项研究显示,出现精神状态改变和意识水平下降是最容易发生误诊的主诉之一,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这类患者的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难以查明,另一方面当患者发生失语时,可能也会被误认为意识状态的问题。
眩晕也是可能导致卒中误诊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症状,患者对于眩晕这种症状的回顾性描述常和实际情况有出入,不过医生通过对眩晕患者进行有条理的问诊和查体,包括HINTS检查等方法,有助于明确眩晕症状的病因。
头痛同样是一种棘手的主诉。有头痛主诉的卒中患者比例约为18%~32%,相比于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出血性卒中和脑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主诉头痛的可能性更高。卒中患者的头痛往往是双侧的,并且可能随着卒中发生时间的推移而减轻。在头痛相关疾病中,偏瘫型偏头痛是最容易与卒中混淆的疾病之一。
鉴别卒中,神经影像一定好用吗?
对神经影像学敏感性的高估可能是造成卒中漏诊的一个因素。头部CT在缺血性卒中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之低自不必多言,即使是MRI也不一定能够保证敏感性,据统计,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有近1/3的患者MRI上缺乏急性缺血的证据。此外,对于以眩晕为主诉的患者,临床医生同样容易掉以轻心。
对于疑似卒中的情况,下面的流程图有助于选择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
图片
除了神经影像学,现在也有学者正在聚焦于血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以区分急性缺血性卒中病因并鉴定非缺血性事件患者,或有助于提高急性脑卒中诊断的准确性,让我们期待这些研究的结果带来更为便利的检测手段。
患者错误地接受了溶栓会怎样?
在大型医院溶栓治疗的患者登记研究中,接受溶栓治疗的非卒中患者占1%~16%。其中一项分析显示,在此类非卒中患者中,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的比例仅为0.5%,而卒中患者中这一比例为4%。不过有研究显示,患者如果因为误诊而接受了卒中溶栓,入院费用较正常支出要超支5400美元。
事实上,由于人们越来越追求快速的卒中诊断,误诊率也可能会随之升高。有研究显示,在通过优化措施对急性卒中的治疗流程进行改善后,虽然卒中患者的门到针时间(DNT)减少了,但非卒中患者接受溶栓的比例有所增加。卒中快速治疗的需求是否会影响到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诊断决策,目前仍需进一步研究。
小结
虽然误诊永远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优化卒中的诊断过程。一方面临床医生要磨练自己的火眼金睛,另一方面也要在快速诊断和正确诊断中找到平衡。
医脉通编译自:Liberman A L, Prabhakaran S. Stroke Chameleons and Stroke Mimic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 Current Neurology & Neuroscience Reports, 2017, 17(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