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和骊歌行中的两位公主,历史上一个有名无实,一个有实无名

最近两部以大唐为背景的古装剧《长歌行》和《骊歌行》都迎来了大结局。剧中最后的反派都被设置成了隋朝的公主,但是这两位公主在历史上却有着截然不同人生。
有名无实的义成公主
虽然电视剧《长歌行》播出后被很多人批评不尊重历史,但实际上如果与《骊歌行》相比,《长歌行》在尊重历史这块真的要好的多,比如对阿诗勒部可敦奕承公主的人物设定上,就很符合史书上的记载。
图片
剧中奕承公主的原型就是历史上的义成公主,她在没有被决定嫁给突厥首领之前,并不是公主,她只是隋朝一名普通的宗室女子。在开皇十九年,原本与东突厥首领启民可汗和亲的安义公主去世,隋朝为了继续保持与东突厥的友好关系,决定再选一名女子与启民可汗和亲,义成公主便成为这次和亲的人选。
远嫁到草原的义成公主一直牢记隋文帝交给她的任务,在她的内心深处也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是隋朝的子民。公元615年,隋炀帝到雁门关巡视,被当时东突厥的首领始毕可汗率军包围,隋炀帝派人偷偷地向义成公主求援。
图片
义成公主得到求援消息后,派遣使者通知始毕可汗,谎称“北边有急”,让始毕可汗赶快撤军北上,始毕可汗信以为真,撤围而去,这样隋炀帝才躲过了一劫。
后来,隋朝灭亡,当时隋朝的皇后萧氏落到了窦建德的手中,义成公主听说后,以派兵支援窦建德反唐为筹码,将萧皇后和她的小皇孙接到了草原的定襄城。之后义成公主一心想要推翻大唐,恢复隋朝的江山,但是萧皇后却已经没有了这些想法。义成公主固执的反唐复隋想法,导致了李靖灭掉东突厥后,直接杀死了义成公主。
图片
义成公主在突厥生活了三十一年,先后嫁给启民可汗、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四任突厥首领。如果站在隋朝的角度来开,义成公主可以算得上是忠君爱国的典范了。
有实无名的颜妃
虽然《骊歌行》也是以大唐为背景,但是剧中的人物和情节基本上完全是架空历史,比如说剧中后期的大反派颜妃,根据剧中的人物设定,周王应该是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李恪,那么作为周王生母的颜妃,历史原型应该就是隋炀帝的女儿杨妃。
图片
史书中对于这位杨妃的记载非常少,只有简单的七个字“恪母,隋炀帝女也”。也正是由于只有这短短的七个字,给了后世文人巨大的创作空间,于是这位身份特殊的妃子成为了编写故事的最好对象,以至于在很多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她居然成为了李世民后宫之中仅次于长孙皇后的第二宠妃。
历史上杨妃确实是隋炀帝的女儿,但是她的生母是谁?排行第几?封号为何?都没有记载,并且隋炀帝登基后便去了洛阳,而这位杨妃却被留在了长安,可见隋炀帝对于杨妃和她的生母并不是太在意,所以说从出身上来说她应该是位公主,但实际上她却并没有公主的封号。
图片
当杨妃进入了李世民的后宫并生下了皇子李恪之后,史书中依然没有记载她在唐宫里的嫔妃品级,按照当时的唐制,李世民的后宫仅次于皇后的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这四妃,很多人认为这里的“杨淑妃”就是杨妃,但是根据考证,实际上这位“杨淑妃”应该是杨玄疆之女,并非那位杨妃。
图片
所以说无论是义成公主还是杨妃,都不是我们传统认知里的公主,她们两人一个是没有公主的出身却被册封为了公主,一个是有公主的出身却没有得到册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