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药业的“贴牌”生意经

医谷微信号:yigoonet
最近的仁和药业“有点红”,截止今日收盘,其每股报价12.48元,总市值超174亿元。
一口气拟收购7家公司
股价一路飘红的背后,是仁和药业拟一次性收购了7家公司的控股权,近日,仁和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深圳市三浦天然化妆品有限公司、江西聚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江西聚优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江西美之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江西合和实业有限公司、江西仁和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江西金衡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合称标的公司)及其全体股东共同签署了《股权收购意向协议书》,根据《意向协议书》,公司拟收购以上7家标的公司各80%股份。
图片
仁和药业称,上述标的股权收购价格由公司与各交易对手方基于具备专业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对截至2021年4月30日基准日的标的公司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就标的股权的公允价值出具的评估报告协商确定。
从标的资产业务结构看,7家公司分别主营化妆品、医疗器械、保健品、母婴用品等。其中,深圳市三浦天然化妆品有限公司是仁和药业控股股东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持股98%的控股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以研发、生产化妆品、护肤护发用品、医疗器械、洗涤用品等为主,并不断向大健康相关产品行业延伸及发展的生产型企业。其余6家公司均为相关自然人持股,成立时间为2005年至2020年不等。其中,主营食品互联网销售的江西美之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2月14日。从标的公司股权结构看,只有一家明显有仁和集团参股,其他都是自然人,公开资料显示,江西聚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由仁和创建。
对于此次收购,仁和药业方面称,加大加快大健康相关产业发展,最终实现传统OTC板块与创新大健康板块的双轮驱动,是公司明确的发展战略。本次收购,有利于丰富公司产品资源,扩大公司产品的品类品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不过,本次收购能否达到预期尚有待观察。
品类繁杂的贴牌生意
公开资料显示,仁和药业的前身是九江化纤,1996年在深交所上市,2006年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剥离原有的化纤类相关资产,同时注入医药资产。
作为一家上市二十余年的老牌上市公司,仁和药业曾凭着“洗洗更健康”的妇炎洁、“谁用谁闪亮”的闪亮滴眼液、“家有儿女就用优卡丹”等风靡一时的产品出圈,但自从2003年之后,仁和药业就没有再推出更多可圈可点的“明星产品”了,也与此同时,仁和药业在贴牌(OEM模式)道路上开始越走越远。
不管是仁和集团官网还是仁和药业年度报告,所展示出来的产品大多是妇炎洁、优卡丹、可立克、仁和等当家系列产品,产品品类涵盖妇科洗剂、滋阴补肾药物、感冒药物及眼药等日常用药。
但如若以“仁和药业”为关键词在在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上进行搜索,显示的产品却主要以祛斑、祛痘、疤痕修复、生发、祛法令纹等日化用品为主,此外还有各类减肥、丰胸、养肝护肝保健品,甚至还有私处去黑色素等产品。不过,从产品的参数信息来看,上述产品均不是仁和药业生产,比如显示累计已有五万六千多人付款的仁和祛斑霜,其品牌商标为“药都仁和”,生产企业为广州市泊美化妆品有限公司,医谷记者通过企查查的股权穿透查询显示,该公司与仁和集团或仁和药业并无关联。
图片
图片
打着“仁和”牌子丰富而繁多的产品品类也曾引起仁和药业投资者们的注意。此前,曾有投资者多次在互动平台上询问“药都仁和”、“仁和匠心”、“法兰仁和”产品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援引《投资者网》的报道,实则上,“法兰仁和”、“仁和匠心”及“药都仁和”等商标均为仁和集团所有,“法兰仁和”、“仁和匠心”及“药都仁和”产品便是仁和药业大健康的OEM业务产品。仁和大健康官网的“OEM定制”一栏中介绍了两种合作方式,一种是“按需定制开品”,即客户提出具体产品需求,仁和开发产品,再使用仁和品牌或客户品牌投入市场;另一种为“联合开品”,即仁和与客户共同完成开品,并使用仁和品牌或客户品牌投入市场。
《投资者网》通过从仁和药业内部渠道获取的信息报道称,仁和药业的OEM定制业务门槛极低,仅满足起订量30万元、缴纳10万元保证金及在厂家报价基础上多交30%-40%的品牌使用费,无论是企业还是无经营牌照的个人或微商,产品是否使用了公司的配方,最后生产出来的产品均可以打上带有“仁和”字样的相关商标,并可以仁和药业作背书进行宣传,而其中的10万元保证金会在合作结束后退还给客户。另外,产品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仅需一个月便可完成整个流程。此外,客户除了可与公司合作OEM业务外,还能分销已有产品,产品品类同样囊括化妆品、保健食品、代用茶、妇科用药、中药饮片、医疗器械等。从掌握的资料获悉,仁和药业分销产品的毛利率可超过80%,获利空间巨大,这也可以从仁和药业的年报业绩中得到印证。
在2020年的年报中,仁和药业方面称,公司产品分为自有产品和OEM贴牌产品。目前从收入来看,自有产品和OEM贴牌产品基本各占一半,贴牌产品是公司产品的有益补充,二者相辅相成、互不排斥。
仁和药业贴牌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背后,则对应的是“轻研发重销售”,业绩报显示,2017年到2020年,仁和药业研发投入分别是2341.66万元、3107.73万元、3804.16万元、3979.41万元,研发投入不足同期营收的1%;而其同期的销售费用却分别高达6.1亿元、7.7亿元、7.8亿元、5.7亿元。
在研发投入不力的情况下,弊端随之逐步显现,2017-2020年四年间,仁和药业仅取得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一款产品的一致性评价工作,而其他化药产品多处于临床阶段前药学研究阶段,16个中药品种也仅是物质基准研究阶段。
文 |医谷综合报道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