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社区里的“儿童主任”:为困境儿童撑起保护伞

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360》报道: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其中新增了“政府保护”专章,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街道设立专门的未成年人保护机构,支持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立专人专岗,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在南京,有一支常年活跃在基层的“儿童主任”队伍。“儿童主任”,到底在做些什么?
图片
在南京市江北新区泰山街道,从2016年担任儿童主任以来,情况特殊的大宝一家就成了褚菲心底里最柔软的牵挂。大宝患有脊髓性肌萎缩症,需要父亲24小时看护,一家的生活重担全部落在了母亲肩头。如今,大宝到了读小学的年龄,二宝也面临着幼儿园入学问题,褚菲帮着联系合适的学校资源,解决两个孩子的上学问题。
图片
褚菲告诉记者,要定期走访,了解孩子的家庭信息,及时沟通,再把现有的政策及时解读给大家听。
作为最熟悉孩子家庭情况的人,儿童主任打通了国家政策与困境儿童对接的“最后一公里”,把对他们的关爱与保护落到实处。褚菲说,让整个家庭生活好起来了,孩子自然而然也就会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
图片
在南京市玄武区北梅园新村街道,儿童节前,北安门社区儿童主任金花为珊珊清空了购物车,并偷偷把礼物交给了姗姗父亲,希望能给孩子一个惊喜。对儿童主任来说,关爱未成年人,就应该体现在细微、温暖之处。金花所在社区有1400多名未成年人,其中有困境儿童396名,根据生活环境、家庭状况、行为风险等,分为“红、黄、蓝、绿”四个等级。红色需要紧急干预,黄色要做好兜底保障,蓝色意味着需要关爱,绿色则只需经常回访。
图片
金花告诉记者,建立一人一档,再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首先是落实国家的一些政策保障,另外还会链接一些社会的资源来延伸关爱和保护。
每年,社区都会列出十大民生项目,并寻求社会组织支持,通过认领的方式,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美好回忆。今年六一,他们为珊珊向社会公益组织申请到了卧室改造的机会,这个热爱绘画的小姑娘,马上就可以拥有一间梦寐以求的漂亮小屋了。
近年来,江苏持续推进儿童主任队伍建设,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充实基层队伍,完善相关救助制度。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有儿童主任19105名,儿童督导员1489名,建设儿童“关爱之家”618家,投入“明天计划”救助资金12498万元,让63.5万困境儿童及时得到保障。
江苏台记者/王雪彤 高辉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