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82年的贾茜是棕北小学的一名班主任老师,也是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区分局浆洗街派出所所长徐飞的妻子。
2005年,夫妻俩同时跨出校门,参加工作。徐飞在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区分局巡警防暴大队开始了便衣警察生涯,贾茜则进入二仙桥小学成为了人民教师。
在徐飞日以继夜投身便衣捕现工作时,为了照顾家庭,贾茜考到离家更近的棕北小学。夫妻俩至今已相识23个年头。
两千多个日夜的担惊受怕,磨砺出她的坚韧和勇气——“没有勇气傍身,怎能配得上你的斗志与付出?”
徐飞所在的“武侯便衣”,是一支风里来雨里去、上刀山下火海的队伍。他们曾与嫌疑人在背街小巷刀刃相见,曾一夜翻越雪山跟踪抓捕嫌犯,曾舍生忘死在车流中激烈围战。于贾茜而言,电视网络突然闪过的一条抓捕新闻、通话时突然中断的电话信号、深更半夜吹响的行动集结号,这一切,无不与少年时代的美好幻想、无不与寻常人家的生活形成巨大反差。无时无刻不在的担惊受怕,使贾茜磨砺出远超同龄人的坚韧和勇气。当徐飞满脸疲倦,向她表达难以陪伴的歉意,她常说:不要担心我,关键时刻,我只要你集中一百分的注意力,关注自己的平安!当徐飞满脸兴奋,向她讲述自己和战友抓获嫌犯的经历,她总是充满爱怜,凝视他瘦削的面颊、浮夸的黑眼圈,轻轻说道:“徐警官,你是最棒的。”
时光倒回2015年,那一日,网络疯传的一条抓捕视频被贾茜点开。临江路上,车流之中,一个无比熟悉的身影,在嫌疑人驾驶车辆疯狂撞击下左右闪避,千钧一发之际,甚至将身子探入驾驶室,与嫌疑人近身厮打,试图让车辆熄火。这一幕,让一直以来犹如冰山般坚韧的贾茜轰然爆发,她拨通徐飞的电话,边哭边吼:“为什么我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你在死里求生,而我只求随时祈祷你平安啊!”
2012年1月,幼子出生,短暂的照看后,徐飞返回便衣岗位,每每深夜才能偶尔回家。孩子哭闹、喂奶、换尿布……,贾茜总是轻手轻脚,生怕影响徐飞休息。因为夜间护理孩子问题,小两口没少“拌嘴”,都争着夜间照顾孩子,让对方能好好休息。
小小的家庭,一头是菜米油盐,一头是辖区平安,连接两者的,是担当——“你拼了命撑住平安,我拼了一切也要撑住你!”
由于徐飞职业的特殊性,贾茜用自己娇弱的肩膀挑起相夫教子、赡养老人的家庭重担,甘为“贤内助”,消除丈夫的后顾之忧。她知道,丈夫不是普通老百姓,他是人民的卫士、是平安的守护者,人民需要他、社会需要他。她也了解,上至局领导,下至普通民警,哪一个不是舍了小家为大家,舍下亲人为他人。在办案的过程中,哪一个民警不是通宵达旦,哪一个民警不是舍身忘我,哪一个民警不是忍辱负重。当丈夫带着一身疲惫出现在面前时,她又怎能忍心再去埋怨,再去责怪他呢?她深知,爱他这个人,就是要爱他的事业。
贾茜经常提在嘴边的话“家里的事你不要管,我知道怎么做”。照顾孩子、赡养老人的重担就压在了她一人肩上。每天学校放学回到家之后,贾茜一个人既要做饭,又要照顾孩子。吃完饭后,常常是怀里一边抱着幼子,一边备课勾画学生们的作业。她不仅竭尽所能照顾孩子,更是时刻把双方老人的冷暖放在心中。每到天气骤变的时候,贾茜总是在第一时间提醒老人注意防寒保暖、增减衣物,随时关注双方老人的身体情况。老人们经常说:“有茜妹儿在,我们想生气也生不起来啊!”
他是优秀人民警察,她是优秀人民教师,他俩不约而同,以服务人民为毕生所向——“支撑这一切的,是我们历久弥坚的初心!”
朋友们常笑着对贾茜说:“贾老师,你跟你家徐警官都太优秀了吧,啥时候给我们上上课,怎么实现家庭事业双赢?”贾茜总是羞涩的笑笑,说上一句:“哪有什么双赢,我们一直守着年轻时的那颗心啊!”
作为一名工作了16年的“80”后小学教师,贾茜已经带过了3届小学生。她始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一样对待,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态,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进行劝说疏导。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单独辅导;对于生活困难的学生,她也总是及时送去自己的一份温暖。
不仅“传道授业”,也“解惑树人”,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她为“茜妈”。由于贾茜的突出表现,她被评“成都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曾多次荣获“区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
勇气、担当、初心,这三者,也许就是贾茜最真实的一面。一路走来,贾茜饱尝了作为一名警嫂的酸甜苦辣。但她无怨无悔,用默默的支持奉献与丈夫携手并肩。徐飞所获得的荣誉里,凝聚着妻子的辛劳、理解和付出。金色盾牌上,折射出贾茜崇高境界和美好情操交相辉映的夺目光彩,功勋章辉映着两个人相拥相识、相互支撑的身影。
(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区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