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觉山文化的两颗明珠——杜甫的《后游》和苏辙的《纪胜亭》

1
图片
图片
出新津东门,在五津汇合处的岷江南岸,紧贴江边,一山飞峙。这就是明《蜀中名胜记》引前代《四川通志》明确记载的新津“县南一里,修觉山”。
独特的五津汇聚的地理位置,规模仅次于都江堰、滋润出眉嘉平原的通济堰,伫立山头能“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地势和背靠仅仅方圆约两里的宝资山头竟然共存共荣着几处儒释道庙宇,以及群集的白塔、诗碑、崖刻、石棺,曾经在这里形成了丰富多彩、影响深远的修觉山文化。此外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大量诗词书法作品尤其光照千古,特别值得我们珍视和承继,其中最耀眼的两颗明珠,就是杜甫的《后游》和苏辙的《纪胜亭》。
图片
《蜀中名胜记》对修觉山的记载
让我们先走近杜甫。
苏东坡认为,代表唐诗之最高境界的是诗圣杜甫。他写绝了唐诗,使得唐诗的各种文体发挥到了极致,所以后人赞称“唐诗为此已绝矣”。杜甫的最高成就在五言律诗。他早年的《登岳阳楼》被前人评为“五律第一”,而可以与之比肩的就是他晚年写于新津的五律《后游》。把二者放在一起比较,对我们的震动和启示尤其深刻。
图片
诗圣杜甫
杜甫出身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他后来在《进雕赋表》中曾说,从他第十三代祖、晋代名将杜预以降,“奉儒守官,末坠素业矣。”他的家族“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他以为“不但在族望上,便论德行和智慧,他知道,也应该高人一等”(《闻一多全集·唐诗杂论》)。因此,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他到洛阳应试,结果落第而归。这个打击也没有挫伤他作为“官二代”的自负,尽管此时他的父亲杜闲只不过为官兖州司马。次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生活,漫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途中写下了现在保存下来的所有杜甫诗中最早的一首《望岳》:
图片
试用今天的语言来摹写当年这位青年豪俊的气势:
泰山,你有着怎样的宏伟壮丽?满眼苍翠雄踞在这齐鲁大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秀美和神奇,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剖成晨夕。
层层云气升腾荡涤着人的胸怀,放眼凝望满是归鸟扫过天际。
应当登临五岳之首的绝顶山峰,像孔子登东山一览群峰无遗!
这首诗由远望到近望,由仰视到俯瞰,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抒发了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气骨峥嵘,体势雄浑,艺术上的布局和构思精妙奇绝,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末尾化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是作为哲理名句而广泛流布。他的宣言似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开头就是“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当初我自期得多么愚腐,竟然自比传说中舜帝的两个贤臣稷与契)。写此诗时杜甫44岁,自称“老大”,当初他其实比这更“狂”,他37岁时写的《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中,更说自己打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辅佐皇上使他成为尧舜那样的明君,重现民风淳朴的太平盛世)。原来这才是杜甫心中要登临的“绝顶”。这个志气,可能当时和后世很多人想都想不到的。
图片
宋李公麟《蜀川胜概图》修觉山局部
经过一生的颠沛,同样写登山,同样是五律,晚年的《后游》,已是山河依旧,人事全非了。
杜甫三次来游新津,据说一共写了8首诗,占了他在草堂时期23首诗作的三分之一。但是杜甫漂泊流离得太久了,初到新津还免不了有“风物悲游子”之“悲”和“漂转暮归愁”之“愁”。但是毕竟安顿下来了,所以在《题新津北桥楼》末尾写的两句:“西川供客眼,惟有此江郊。”你看,杜甫评价新津有着成都郊县最美的景观。新津人为此欣喜若狂,也有道理。但是上元三年(公元762年)春天,诗圣再来新津县,这次写了三首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各种杜诗选本都不落下的《后游》,这才是我们新津人特别应该注意的:
图片
图片
新津修觉山(青山 绘)
这首五律更是充分发挥了律诗章法绵密、层次丰富、既圆且方、虚实相生的特长。旧寺重游,便桥再渡,已经勾起了回忆,引出了怜爱,江山还敞开了胸怀在等待,花柳更无私地奉献出情思。诗人登上山腰一望:烟光稀薄,所以“野润”;日色迟留,更觉“沙暄(温暖)”。眼前的景物和内心的感受和谐一致,难怪诗人一扫客愁,留连忘返了。
杜甫一生东游齐鲁,西至三秦,南下巴蜀,哪里能如李白潇洒,多数时候形同乞丐,早已没有了当年《望岳》的年少轻狂。当他来到新津,登上修觉山,就像一头扑进了大地的怀抱,竟然生出落叶归根的心思,认定这是他唯一的去处。年少时的多少轻狂,一生的深重苦难,这才积淀出了“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的无奈和感慨。怎么才能掂量得出其中沉甸甸的分量?这才是新津人最应该深感自豪的莫大荣光。
果然,晚年杜甫的思绪在几百年后被一个后生理解和衔接,这就是少年苏辙直接描绘了新津修觉山特有景观的《绝胜亭》。
图片
《宋史》苏辙传
嘉祐二年(1057)春,苏辙与兄苏轼应礼部试,深受考官欧阳修赏识,兄弟二人同科进士及第,苏氏父子三人名震京师。四月,母程氏卒于眉山,父苏洵带二子奔丧归里。按当时礼制,三年之丧,服满二十五个月即可,故他们服丧到嘉祐四年(1059)五月结束。这年秋天,苏轼、苏辙兄弟到新津、青城、灌口游玩。也就是这一次来新津,苏辙写下了《绝胜亭》:
图片
此诗未收入苏辙的《栾城集》,却于元丰七年(1084)由苏轼在汝州书写一帖《书子由绝胜亭诗》,在抄写完该诗之后,又注明“蜀州新建绝胜亭,舍弟十九岁作。”(见《苏轼文集》卷六十八)苏辙生于宝元二年(1039)二月二十,实岁应为20。
图片
道光版《新津县志》记载的纪胜亭
绝胜亭即纪胜亭,道光版《新津县志》古迹篇:“纪胜亭在县南宝华寺前……纪亦作绝。”绝胜亭创建于北宋,六角飞翘,卓然独立,俗称六角亭,是新津昭示四方的标志。小苏于此立足,放眼四方,足见其胸襟和气魄。
果然,落笔“夜郎”就不同凡响。道光版《新津县志》点校本注曰:“夜郎,即夜郎溪,此指代新津。宋〈方舆胜览〉:投龙观在新津县南六里,枕夜郎溪及白木水。”但是这个注释眼界窄了。夜郎古国是汉代西南夷中较大的一个部族,疆域至今无定论,主要在今贵州的西部,可能还包括云南东北、四川南部及广西西北部。夜郎国都鳖邑(今遵义),辖地延伸到今天四川的犍为,当时新津属犍为。小苏立足纪胜亭,顺岷江放眼南方,直向夜郎,再望向长空,这是何等开阔的心胸和眼光!
图片
修觉遗韵(陈仲祥 绘)
不能不惊叹小苏的想象力。在这样空灵的宇宙之上,纪胜亭若隐若现,但又非神非仙。山满长天,江风旷野,既有缄默,又有瞬息,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融合在了无限生机的活力之中。
但是,不要只着眼虚,只看到大。小苏早就懂得单纯的浪漫容易轻浮,就像单纯的描绘容易狭隘一样。这里水边袅袅炊烟,潜藏着无限生机;轻舟摆渡,撒下钓鱼的竹筒。如此生机勃勃,又和谐温馨。
尾联小苏又表现出了大家手笔。不说“未省此何似岳阳”,而说“未省岳阳何似此”,词序绝非随意。要知道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登岳阳楼》中的名句,突出了这里是“江南第一楼”的地位,小苏却拿岳阳楼来和修觉山比,画面的中心非常明确,衬托的作用非常强烈,感情倾向流露无遗。更奇特的是,为此他找来南公作证。南公,战国时期楚国人,曾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凭他的资历、声望和楚国人的身份,来作这个决断,赞扬修觉山的分量就不容置疑了。
图片
明崇祯六年木刻版《名山图》之修觉山
小苏此时20岁,放在现在大学都没毕业,“三苏”的成名还早着呢。但是《纪胜亭》一出,和诗蜂起,其中不乏名家大圣手。我们在佩服古人眼光的同时,更应该懂得小苏这首诗对修觉山文化的重要意义。
唐朝天宝十二年(753),有个叫张继的读书人进京赶考,顺利地考取了进士,可惜随后在吏部组织铨试(选官)时却不幸落选。玄宗末年(755年12月)爆发安史之乱,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次年冬,张继也从家乡襄州(今湖北襄阳)沿江而下,过金陵,转而南下苏州。这一夜他踏上小舟,泊于封桥之下。岸边落叶萧瑟,江上渔火二三,寒山寺夜半的钟声自凝重的空气中一声声地传来。这无眠的一夜,张继将无尽的乡愁化成千古绝唱《枫桥夜泊》:
图片
月、乌、霜、枫……,看似各不相干的景物;落、啼、满、对……,看似各不相干的动态,被巧妙地融合成一个空灵而阔大的意境,因此,这首诗迅速地流传开来。官场落魄的他,这一下名声竟超过了官场上那些春风得意之人。因为羁旅飘忽而有《枫桥夜泊》,又因为《枫桥夜泊》,人们把“封桥”改名为“枫桥”;又特意从山上移来枫树,代替岸边原来的乌桕树,江岸的一座山也被改名为“愁眠山”,唐时寺院夜半打钟的习俗也传承下来。上千年来,朝拜寒山寺的人络绎不绝,代代有人在这里写刻诗碑。日本友人说,他们那里“三岁之童,无不能诵是(此)诗”。公元762年10月,平定了安史之乱。张继被录用为员外郎,即正额以外的副职官员,最后当上了洪州(今江西南昌市)专管盐铁的判官。但是苏州人没有兴趣,倒是借助他那首失意的诗作把苏州的名声远播,诗到了哪里,城的名声也就传到了那里。
图片
宝华钟梵
修觉山历史文化中的两颗明珠是新津人特有的幸福,就像让苏州成名的《枫桥夜泊》一样,这两首千古名诗也让修觉山文化流布开来,一千多年来吸引了无数名人墨客到修觉山游玩吟咏,让五津大地展现出历史和今天的荣光。
来源:方志新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