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盆海军的核导弹野望:加里波第号,世界第一艘战略导弹巡洋舰

对比波澜壮阔的大西洋、印度和太平洋,地中海显然只能算是一个“小澡盆”,位于地中海的意大利海军在欧洲各国海军中也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拥有航母也拥有两栖攻击舰还拥有先进的驱逐舰和护卫舰,是一支专注于地中海作战的海军。因此被大家称为“澡盆海军”。不过,意大利海军也曾经差一点称为一支战略核力量,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
图片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当时洲际弹道导弹技术还不成熟,射程非常近,精度非常低。核潜艇携带潜射洲际导弹还刚刚开始设计建造,作战能力都不足。因此美苏两国一直力图将核导弹靠近前沿部署,恨不得紧贴着对方的边境线,插上一排排弹道导弹。此外就是发展各种能够发射弹道导弹的平台,甚至包括水面舰艇。
图片
在1959年,根据北约组织的安排,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都布署了射程为2400公里的朱庇特中程弹道导弹,以及著名的3000多公里的SM-75雷神中程弹道导弹。这两种导弹能够打击苏联顿河及南高加索地区的目标。这些中程弹道导弹的部署,引起了苏联的严重不满,这等于是美国把一支步枪顶在苏联的脑门上,于是苏联多次要求美国撤除这些导弹。此时后来还引发了古巴导弹事件。
图片
由于固定部署的中程弹道导弹很容易被苏联军队消灭,为了对沿苏联边境部署中程弹道导弹进行火力补充,美国和意大利决定发展海上机动发射的弹道导弹,想在水面战舰上装备远程弹道导弹。
美国根据“北极星”弹道导弹的使用特点,确立了分散使用、统一打击的战略思想,通过部署在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地中海等靠近苏联沿海的“北极星”载舰,统一指令向苏联本土发起核打击。鉴于“华盛顿”级战略核潜艇下水服役还有待时日,于是美国想通过和北约盟国的积极配合,向其提供“北极星”导弹,战时在美国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合同作战。作为计划的第一步,美国选择了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
图片
在1962年,意大利和美国作出决定,对意大利海军的“加里波第”号巡洋舰进行改装升级,使其具备最现代化的作战能力,并且能够搭载最新的UGM-27北极星战略核导弹,从而成为一艘弹道导弹巡洋舰。
意大利海军拥有在地中海比较强大的水面作战力量。在二战时期,意大利参战时,拥有7艘战列舰、19 艘巡洋舰、123 艘驱逐舰、67艘鱼雷艇、115 艘潜艇,海军力量非常可观。战后,水面舰艇被保留下来,加入了新意大利海军,其中就包括“加里波第”号巡洋舰。该舰建造于1938年,排水量11500吨,舰体修长而显得十分漂亮。参加了几乎所有的地中海战役,在缺乏大型舰只的意大利海军中扮演旗舰的角色。
图片
改装以后的加里波第号巡洋舰号可携带射程2500公里的北极星弹道导弹,舰尾安装了四座北极星弹道导弹发射井,导弹为垂直发射,共计4枚。为了防止垂直发射的北极星战略导弹发射失败后坠落砸坏甲板,四座导弹发射井各向舰体两舷倾斜。
然而加里波第号最后没有能完成战略导弹的部署,在1963年,加里波第号试验发射北极星导弹获得成功之后,美国并没有向意大利提供北极星导弹。
图片
原因是古巴导弹危机以后,美国对苏联有个暗地里撤走的在土耳其部署的朱屁特中程导弹的秘密约定。此外这时候美国已经能够使用核潜艇潜射北极星导弹,能在水下隐蔽发射北极星导弹的“华盛顿”级战略核潜艇开始服役,战略博弈的战场到了大洋深处冰冷的海水中。因此,美国就没必要将核武器和弹道导弹技术扩散至意大利。
图片
这事对于“澡盆海军”意大利的打击很大。后来,意大利一气之下自己研制了一种名为“阿尔法”的弹道导弹,到1970年完成了基本的弹道导弹研发,还进行了初步的核武器研究。然而意大利的进度还是慢了。
这段时间,五个常任理事国全都完成了自己的原子弹-氢弹-两弹结合的核武器进程,然后在1968年美苏开始主导《核不扩散条约》,从法理上拒绝了五常以外国家的核幻想,1970年3月《核不扩散条约》正式生效,有59个国家签约,意大利也是签字国之一。
图片
于是意大利彻底放弃了远程弹道导弹和核武器的研制。如果没有《核不扩散条约》,那么意大利很可能会成为第六个拥有远程弹道导弹和核武器的国家。
图片
现在回头看,中国当时搞核武器和弹道导弹的时机也相当关键,如果搞得晚了,在1968年美苏在联合国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就基本关闭了核俱乐部的大门。如果中国拖到那时候再搞核武器会很麻烦,尽管外界因素不会影响我们搞两弹一星的决心,但道义上终究不是很理直气壮,要花很多精力去解释,就会很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