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主播讲党史】刘泽远——燃烧的火焰

图片
2021年6月6日 | 第48期
为您讲述
讲述 | 肖曼之 · 制作|文雯
刘泽远是谁呢?他是我们常德的革命英烈。开国少将潘振武曾专程来到刘泽远烈士陵园为凭吊,说:“刘泽远同志是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不怕难,不怕死,他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图片
刘泽远学生时代旧照
刘泽远, 1907年出生于常德县丹洲乡(现武陵区芙蓉街道)的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小学习刻苦,文章出众,能诗善对,被称作“丹洲小秀才”。1923年,刘泽远赴长沙求学。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的革命理想始于在长沙求学时期。在长沙求学期间,他借阅进步书刊,初悟革命道理,声援“五卅”反帝爱国运动。
1926年初,刘泽远回到家乡,亲眼目睹了贫苦农民备受残酷剥削的艰难生活。他一面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一面劝说母亲卖掉家中数十亩良田,将所得500多块银元分给贫苦农民。在老百姓的推举下,刘泽远担任刘氏族校校长。他创办了青年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学习文化,传播革命思想。
在惩办土豪劣绅的斗争中,刘泽远被任命为县特别法庭审判长。
受命后,他决定首先公审常德县最大的豪绅杨仲达。公审杨仲达那天,全县农民欢天喜地,蜂拥而至,非要目睹一下审判场面不可。但杨仲达的党羽放出风来:“谁要拔杨仲达的一根毫毛,就要拿谁的人头抵偿。”面对土豪劣绅的嚣张气焰,刘泽远镇定自若,毫无惧色。他大步走上审判席,正言厉色,命令将杨仲达拖到台前,宣布杨的八大罪状,判处死刑,就地处决。顿时大快人心,反动派受到当头一棒!
1928年7月,湘西特委设在常德县城的联络总机关惨遭破坏,刘泽远协同其他同志从常德辗转到汉寿、南县等地,重建湘西特委。正当刘泽远领导湘西特委重整旗鼓,壮大革命力量之时,交通联络员欧阳钧被捕叛变,刘泽远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利诱与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既不为利诱所动,也不为严刑所屈。“我是共产党!”监狱里敌人胁迫他写供词,他大义浩然地写下这5个大字,并将敌人痛骂一顿。
图片
在常德市鼎城区党史陈列馆,收藏着一张发黄的法庭布告,它由时任常德县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审判长刘泽远于1927年4月签发。落笔铿锵的字里行间,饱含着刘泽远烈士“铲除恶势力,推翻旧世界”的革命理想信念。
凌晨,牢房看守把刘泽远转到另外地方去,他知道自己就义的时刻到了,将身上的两块银元递给同房的共产党员鲁自然,说:“这是剩下来的活动经费,请你转交给组织。”出牢房时,他从容地向难友告别,难友们噙着泪望着他昂首挺胸走向畔池坪刑场。就义时,年仅二十二岁。
烈士走了,但他的英雄事迹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他的革命精神将不断地激励着我们前行,去开创美好的未来!
今日主播
肖曼之
图片
常德广播电视台《TV小记者》小主播,今年11岁,武陵区第一小学五年级学生。爱好阅读、播音。
专家解析
图片
武陵区档案馆馆长
杨丕东 | Yang Pi Dong
“常德农运先锋”刘泽远的一生短暂而光辉,他创立农民夜校,启发农民组织起来向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作斗争,促进常德县农民运动迅速发展。中共湘西特委成立后,他担任湘西特委宣传委员兼常桃特区书记,后任湘西特委书记等职,领导反清乡、“年关暴动”等一系列武装斗争,为打击反动势力,为常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1929年5月,刘泽远就义于常德城泮池坪,年仅22岁,他的一生如飞蛾扑火般燃烧的火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照亮了后之来者。
《百名主播讲党史》栏目
主办单位
中共常德市委党史研究室
常德市广播电视台
常德市播音主持协会
协办单位
各区县(市)融媒体中心
指导单位
中共常德市委宣传部
湖南省播音主持研究会
来源:常德全媒
一审:邬丹凤
二审:张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