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扶贫办)获评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集体

图片
6月8日上午,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大会对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153个先进集体、257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其中,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景宁畲族自治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获评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集体,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柳先敏作代表参加大会。(浙江省仅三家集体获此荣誉)
图片
图片
图片
打造产业发展平台,力促“产业兴旺”
一是着力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率先破题政府购买生态产品机制,探索建立“异地绿化交易平台”和“生态信用”体系,建成全市首个智慧生态治理平台。大均乡成为全国首个完成GEP核算的乡镇,在全国率先推行民宿“生态价”。
二是打造共建共享的区域公共品牌“景宁600”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扶持,积极推广茶园养羊、稻田养鱼、茭田养鸭、林下种药等系列共生经济循环模式,对标欧盟标准,构建品质卓越的“景宁600”产品体系。组建“景宁600”生态精品农产品营销联盟,搭建产销一体化的服务平台。挖掘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重点客源市场,积极开展“景宁600”品牌宣传。目前,景宁600”累计销售额已达21.24亿元,平均溢价率超过30%。2020年,“景宁600平台促农增收”的案例入选为全省的精准扶贫十大案例。
图片
景宁“600”农产品茶叶基地的畲族姑娘采茶忙
创新金融扶贫平台,“贷动”增收致富
一是金融撬动,解决融资难题积极探索普惠型金融造血路径,通过“政府贴息、银行贷款、保险投保”的合作模式,对低收入农户发展生产进行金融帮扶。2011年至今,“政银保”共发放贴息贷款14140笔,贷款总额7.4亿元,受益农户上万户次,壮大村集体经济67个,未发生一笔不良贷款记录,该模式还被列入全省26条经济领域改革典型经验。
二是金融兜底,降低返贫风险创新推出“脱贫保、防贫保”兜底性保险项目,有效防止困难群众因病、因灾、因学而致贫返贫。目前,“脱贫保”“防贫保”已累计对低收入农户提供医疗、助学救助帮扶共计862.37万元,受益困难群众4114人次。
图片
符合条件的相关村民,积极办理政银保
培育技术服务平台,助推“生活富裕”
一是持续深化群众创业就业载体。实施“千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促成一批低收入农户实现高质量就业。积极举办景商创业创新能力提升论坛,在各地培育一批“畲乡经理人”。同时,致力于“三小经济”反哺家乡,着重围绕金奖惠明茶主导优势产业,启动各类推广活动,招募在全国各地的企业为推广大使,并组织大使与茶企业结对签约。
二是创新“联盟”的利益联结机制。由政府牵头,把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组织起来,与“景宁600”加盟企业建立订单农业、特色农产品销售等合作关系,利用市场的机制,精准扶持的手段,促使低收入农户与农业主体结成利益共享机制,激发扶贫开发的内生动力。截止目前,已带动1528户低收入农户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图片
开展低收入创业联盟行动
重构生活生产平台,保障“安居乐业”
一是实施“易地搬迁”,助推“城乡融合”全力实施“大搬快治”“大搬快聚”等富民安居工程,加快实现人口、资源、产业集聚,让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能够均等享受城市化机会,2008年来,共建设城乡安置点49个,搬迁高山远山群众7082户24031人。
二是推动“七次升级”,深化“千万工程”积极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千万工程”,聚焦美丽乡村“夜的风采”打造有设计的“亮化”工程;建设融入“亭台楼阁榭桥”等中国建筑符号及畲族元素的“美化”工程;实施文化礼堂建设、文化节庆举办、文艺队伍打造等“文化”工程;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和“主客共享”的“景区化”村庄,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大改善、大提升。
图片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启之年,站在新征程新起点,景宁将再接再厉、接续奋斗,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再立新功。
来源:畲乡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