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大埔籍教育家何克抗病逝!毕生扎根实践创造多个教育奇迹

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官方网站讣告,著名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克抗,因病医治无效,于本月6日19时45分在京逝世,享年84岁。遗体告别仪式将于本月11日9时在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南都记者了解到,何克抗是我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一个“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和“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他毕生扎根于中国教育实践,被誉为“大学请不动,小学不请自来”的顶级教育专家。
晚年他曾表示:“教育的力量就在于,能把普通的老师变成名师,能把原本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很快地变成优秀的学生。”
图片
无线电高材生“半途”转事教育
何克抗出生于1937年,广东省大埔县人,1956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1963年研究生毕业于该系无线电电子学专业。与计算机和电化教育打了多年交道之后,他因兴趣转入了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成为国内最早致力于这门交叉学科的学者之一。
在2017年出版的《教育行者 学术长青:何克抗论文选集》引言中,编写组梳理了中国近20年的电化教育事业发展主线,认为何克抗的学术思想及研究实践在其中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引领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方向。
早在1990年,何克抗就开发出了智能型计算机辅助汉语教学系统,成功地将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引入了教育教学领域,对汉语教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994年起,何克抗与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李克东等牵头开展了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把小学语文的识字、阅读、作文教学与计算机教育有机整合在一起,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是我国最早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项目。不仅其本身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开创性的研究的模式与方法也极大地影响和促进了我国电化教育实践研究的发展,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起,在“四结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何克抗又推动了国家级课题“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领导课题组用十几年时间,先后在北京、广东、福建、河北、辽宁、云南、甘肃等地的30多个试验区、400多所中小学开展教学试验,创造了不少“教育奇迹”。
南都记者检索资料获悉,1994年,何克抗团队开始在广州东风东路小学开展“四结合”实验,仅四五年之后,这所街道小学就进入了广州市前列。2002年,研究团队又以东风东路小学为首,建立了第一个跨越式实验区,让家长为孩子配备电脑,从小学二年级起,就有一大批学生开设了个人网络主页,十几名同学开始写作科幻小说。
此后,何克抗团队很快将这些研究成果推广至教育基础和条件较差的地区。2011年,“跨越式试验研究”项目在甘肃省宕昌县落地,大批乡村教师得到了针对性的服务和指导,也惠及无数农村学童。2017年,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何克抗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上,宕昌县教育局局长特地出席,感谢他们经年的工作,有力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多个教育思想启迪后世学人
多年以来,在主持开展大规模教育试验的同时,何克抗也一直致力于教育技术理论创新。他说:“信息技术很重要,但它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还需要有创新的理论和模式、方法的支撑,才能真正达到目标。”
何克抗是国内最早介绍建构主义理论的学者之一,发表于1998年的《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引用率最高的一篇论文。除了引进这种理论,他还将其与我国的教育实际相结合,总结出了相关的教学案例,使得这种思想迅速在中小学课堂得到了广泛应用。
他提出了“主导—主体”等几种教学结构,强调既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以往课堂教育中以“教”为中心的弊病。如今这种理论已成为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指导思想、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之一,影响深远。
为了解决语文(母语)和外语教学中,花费课时很长,效果却不理想的“老大难”问题,他还专门发展出了全新的“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和“语觉论”(又名儿童语言发展新论)。他认为儿童天生具有“语义知觉”,能对语音做出感知与辨析,对语义做出分析与识别。根据这些理论,何克抗团队开始在城乡课堂中推广“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2+1+1”语文教学法——每节课教学20分钟、学生扩展阅读10分钟、说话写作10分钟;在英语教学中紧紧抓住小学阶段,更加注重培养“听说”能力。据介绍,新的教学方法已先后在广东、河北、甘肃、陕西、新疆等地的乡村落地实践,产生了显著效果。
何克抗曾获“北京市高校名师”“首都教育界十大有影响人物”等荣誉称号,2017年被授予首届“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奖”个人成就奖。颁奖辞这样写道:“数十年来,他心注一境,矢志耕耘,著作等身;融贯中西,知行合一,不懈精进。‘顶天立地’的治学生涯,引领了理论创新和扎根本土的研究走向……”
2018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教授李晓明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分享,他与80多岁的何克抗随意坐在门边闲谈,对方思维敏捷,“从孔夫子到苏格拉底,从杜威到皮亚杰,再到当下还活跃的一些学者,从美国教育改革的top-down策略,以及他多年来深入贫困地区课堂的改革实践,大半个小时,意犹未尽”,且对教育技术学科饱含深情,令人感动。不知怎地,竟引来了一大群年轻人的围观。
南都记者获悉,何克抗于2020年底因患有急性白血病入院,与病魔顽强斗争,然而今年2月下旬病况恶化,需要大量输血。当时,北师大师生中流传着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其献血治病的倡议。
何克抗病逝后,北师大教育学部发讣告称:“何克抗先生品德高尚、治学严谨、为人师表,在工作中深受同事的尊敬和学生的爱戴,是后辈学者、学生为人治学的典范。何克抗先生的不幸逝世,是全国教育界的重大损失。”
采写:南都记者侯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