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不惜笔墨地讲述了魏蜀吴三家的权利争斗,对于历史中的曹操、刘备、孙权等几位一方霸主进行了重新描募。
作为史诗级大剧,对标1994版《三国演义》虽还远有不及,却也创造出了新的收视神话,成为了高希希导演的代表作品。
该剧刚播出时被观众们怒骂为“曹操传”
饰演曹操的陈建斌戏份相较于老版多了不止一倍有余,前30集里几乎所有角色都被弱化,而曹操则是绝对的大男主,陈建斌前期在剧组可以说一家独大。
戏里他可以肆无忌惮贩卖着曹操的狡诈和无赖哲学,戏外那也是气压全场。
不管是陆毅还是于和伟都显得逊色许多,而还没进组的司马懿,表情包老师苏大强那就更是被强压一头了。
在娱乐圈里,出道年龄永远不是论资排辈的首要条件,早在2006年播出的《乔家大院》陈建斌与倪大红就有过合作,那时候大陈建斌10岁的倪大红甘心为其做配。
虽然此次也不例外,不过后期出现的反转却叫人始料未及。
戏外不如,那么就在戏里过身手
别看陈建斌饰演一代枭雄,刻骨三分,深入人心,但功高震主,懂得隐忍的司马懿却是笑到最后的人。
倪大红把司马家老祖的狠辣果决演绎得淋漓尽致,观众们看之也不禁心神颤栗。
两大戏骨风云对决,掀起了一场权力争斗的腥风血雨。
演技对飙,还原了千年前的一段真实历史。
要想聊曹操与司马懿的恩怨纠葛,那还得从曹丕如何能当上接班人开始说起。
在《三国》里面,司马懿被高希希提前安排出场,主要是为了让他进入曹氏集团参与到内斗当中,兵败赤壁后,曹操残军返回许昌路上遇见了司马懿,两人对赤壁之败进行了讨论,曹操主意骄兵所致,而司马懿却持有不同看法,他认为人心向汉才是致败原因。
曹操自然不会相信司马懿的说法,但他却看出了此人的不凡之处。
曹操回到都城后感觉自己老之将至,此生恐无力再一统天下。
他深知司马懿能用也要防,于是开始考虑接班人的事。
曹操膝下共有十三子,除了大儿子曹昂死于张秀乱军外,能堪一用的也就是次子曹丕,老三曹彰和老四曹植,还有一个最小的儿子曹聪。
但要论谁是最适合的接班人,曹彰一介武夫,曹植又过于清高,虽然小儿子曹聪天资过人,但曹操老矣,时间已不容许他扶曹聪上位。
所以只有外表忠顺懂时势的曹丕才是最佳人选。
司马懿深知曹氏家族内情,决定力保曹丕接管大魏政权。
辅佐期间他教了曹丕两个字,一个是赖,一个便是诬。
有功则上,有过则抵。
没想到还真起了奇效,其实领导就喜欢有手腕会耍赖的下属,因为曹操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而司马懿更是此道高手,所以说曹丕能当上接班人完全是司马懿左右所致。
这也是司马懿多年隐忍,为自己的狼子野心所布下的第一步棋。
作为真正做到大一统的西晋王朝奠基人,司马懿凭借如鹰隼般的敏锐力和深藏不露的高绝功夫多次力阻诸葛亮西征大计。
又靠着超长的待机功能成功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祖孙三代,也熬死了几乎所有劲敌。
三国时期,众神齐聚于此。
要论谁的待机时间长,谁在职时间长,除司马懿外谁能出其右?
高平陵之变,装病卖傻的司马懿早已军权在握,趁着老曹家离开都城祭祖的空当突然发难,一举击垮了曹氏家族,从此曹魏大权彻底落入司马懿手中,多年积累的家业做了他人嫁衣,曹操得知怕是棺材板都得掀起来吧。
陈建斌杀青后,《三国》彻底成为了司马懿的舞台。
倪大红大秀演技,独领风骚。
陈建斌饰演的曹操确实深入人心,但倪大红的司马懿却成为了他首部真正意义上的代表作品,受到无数观众的好评与认可。
剧中经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三代四人的努力。
司马炎建立了晋朝,三国终于一统,司马家成为了三国争雄笑到最后的人,而倪大红也成为了这部史诗大剧笑到最后的人。
只不过这大一统王朝在历史当中的存在感实在太低,只维持了短短52载便宣告结束,不久之后被八王和永嘉之乱取代,导致了之后200多年的战乱和分裂。
真是应了那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查看原图 3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