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优秀剧作颂百年风华,《梅兰芳·蓄须记》再现京剧大师家国情怀

“明明如月溯流光,歌裁罗带舞作裳。一夜春风归燕子,千门万户看梅郎。” 自5月20日起,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省文化和旅游厅具体实施的江苏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在省内展开。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演出的原创京剧《梅兰芳·蓄须记》6月9日晚在江苏大剧院戏剧厅上演。 交织层叠的激烈冲突,唇枪舌剑的言语交锋,衬托出梅兰芳蓄须明志,誓不当亡国奴的铮铮铁骨,令观众沉浸其中。
图片
为高质量推进江苏省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舞台艺术创作,用艺术的形式展现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建立的不朽功勋,根据“江苏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安排,该演出由中共泰州市委宣传部、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出品,泰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制作。
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剧罗周担任编剧,一级导演徐春兰执导,一级作曲谢振强担任唱腔设计,一级作曲吴小平作曲。剧中的梅兰芳特邀戏剧梅花奖得主、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傅希如饰演。
2019年10月18日,《梅兰芳·蓄须记》作为中国泰州梅兰芳艺术节开幕式在泰州大剧院首演,入选2019年度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扶持项目、江苏艺术基金2020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获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收获好评不断。
图片
《梅兰芳·蓄须记》以1956年梅兰芳回故乡泰州祭祖演出,适逢收到邀约赴日巡演而勾起十五年前的一段往事为切入点,讲述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困于香港的梅兰芳欲回上海,苦无船票。昔日赴日演出时结识的日本歌舞伎大师之子中岛丰也带来归沪的船票,也带来了日本军方勒逼梅兰芳参与庆贺演出的要求。
剧中“名场面”再次令观众感同身受,与剧中人物产生共情。当中岛丰也劝诫道:“先生但问板鼓,休问鼙鼓,你不是军人!”时,梅兰芳的回答掷地有声:“我是中国人。”纵使艺术没有国界,艺术家却有自己的祖国。梅兰芳自始至终都守着自己的底线:绝不为日寇登台演出。面对日寇铁骑的威胁,梅兰芳先生誓不屈服,以伤寒针自残,拒绝登台。梅先生的凛然气节令同样出生于艺术世家又仰慕京剧艺术的中岛钦佩不已。在日寇的步步紧逼之下,梅兰芳先生依然蓄须明志,在盛年之际告别舞台,誓不为敌伪演出。
图片
整场演出唱腔委婉动听、剧情荡气回肠、场面恢弘大气、舞美空灵深邃,不断引发全场掌声雷动、高潮不断。让观众们切身体会到一代宗师的爱国情怀,这对于当下所有人而言,都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据悉,本次展演从5月20日持续至7月23日,50部大型剧目以及20个小型节目组成的3台综艺节目将在省内各地市轮番上演,其中16部大型剧目在南京展演,其余35部大型剧目和3台综艺节目组台在其他设区市展演。这些剧目以剧场演出和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坚持文化惠民、文化为民,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营造喜庆祥和的浓厚氛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