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中的赣州故事│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

编者按
江西赣州是著名的红色故都、中央革命根据地所在地,是党的初心和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的发源地。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在这里建立,红军长征从这里启航,苏区干部好作风在这里形成……在苏区时期,赣州各地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烈故事和脍炙人口的感人革命故事。为更好地让读者重温苏区时期发生在赣州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故事,弘扬好苏区精神、传承好红色基因,开设《党史中的赣州故事》专栏,每天刊发一则赣州党史故事。
本栏目由人民日报社江西分社和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组织,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赣州市党史办、赣南日报社承办,栏目内容由赣州市委党史办审定。
今天刊发《党史中的赣州故事》第二十四篇
《 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
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
在江西省信丰县城大圣寺塔旁边,有一座古朴庄严的纪念馆---“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纪念馆兴建于1997年,建筑结构独特、翘角飞檐,与雄伟的古塔交相辉映。纪念馆以丰富翔实的文字、图片真实再现了那段辉煌的历史。纪念馆分四个部分:红军游击队的反“清剿”战争,艰苦卓绝游击战争,下山谈判,开赴前线。目前,纪念馆已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回顾历史、缅怀革命先辈、学习和发扬革命传统的胜地。
赣粤边三年游击区是南方八省十五块游击区的重要地区。1934年10月红军战略转移后,中共苏区丧失,中共中央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项英和中共中央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领导红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从而保存了中国人民反日抗战的重要支点,为中国革命和民族精神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1934年冬,项英、陈毅、蔡会文和陈丕显等率领部分红军从中央苏区突围,于1935年春先后到达赣粤边区的油山革命根据地。与先期在该地坚持斗争的赣粤边特委书记李乐天、副书记杨尚奎、少共书记刘新潮(刘建华)领导的游击队会合,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他们以南雄、信丰、大庾三县毗邻的油山和北山为中心区域,包括赣粤边十一个县的游击区。根据当时形势,确定“依靠群众,坚持斗争,积蓄力量,创造条件,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方针。
在军事上,保存有生力量,不与强敌硬拼,只打击弱小之敌。对于敌人的“清剿”,采用“打圈子”和“挺进游击”的战术。同时,发动群众同国民党军队的封锁、移民并村等进行巧妙的斗争。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达三年之久,既保存了革命力量,又打击了敌人。1937年冬,赣粤边国共双方为了共同抗日而进行谈判,并达成了协议。赣粤边红军游击队七百多人编入新四军第一支队,1938年2月开赴抗日前线。
红动赣州!
我们在这等你来!
图片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
编辑:戴文艺 校对:赖咏娟
值班主任:明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