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刻:财报越亮眼,股价越凄惨

图片
近日,雾芯科技(悦刻RLX)公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2021年Q1悦刻净收入达到人民币23.985 亿元,环比增长 48.2%;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达到人民币 6.105 亿元,环比增长45.6% 。
但这份“超预期”的财报,却并没有拯救悦刻的股价。财报发布当天,悦刻股价一度跌超10%。截止发稿,悦刻股价在9美元左右,已经屡次跌破发行价。
今年年初,上市不久的悦刻股价创造了35美元高值。但“上市既辉煌”,在政策监管、未成年人保护、电子烟危害舆论的重压下,悦刻的营收成绩和市场潜力也难以挽回其股价的颓势。
跌跌不休
北京时间6月2日,悦刻发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除了净收入、净利润的数据双双大涨外,悦刻的毛利从2020 年第四季度 6.941亿人民币增长至2021 年第一季度11.041亿人民币,环比增长 59.1% ,同比大增7.27倍。
悦刻的现金流也非常充足。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Q1,悦刻拥有的流动资产总额达到129亿人民币,总资产达到150亿人民币,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及长期银行存款达到144.4亿人民币。而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悦刻在2021年1月IPO筹集的净收益。
与此同时,悦刻还发布了新的业绩展望,预计2021年Q2季度,悦刻净收入将超过28.50亿人民币,预计非GAAP净利润将超过7.2亿人民币。
“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超过此前公布的管理层预期。”悦刻首席财务官陆超表示。
这一份营收数字漂亮、现金流充足、未来预期继续增长的财报,瞬间点燃了市场情绪。财报发出后,悦刻盘前涨超10%,富途牛牛显示,当时悦刻舆情指数为65,“情绪剧烈升温,当前状态高涨”。
但是这种高涨情绪并没有持续太久,开盘后,悦刻股票一度大涨7.43%,但之后急速下落,一度跌超10%,最终收盘仍跌5.32%,股价也跌至11.22美元,跌破招股价12美元。
下跌的情绪并没有结束,截至今日发稿,悦刻股价前日收盘价格为9.15美元,股价快触及今年3月24日的低点。
而在5个月前,悦刻股价和如今低迷的情况截然不同。今年1月22日悦刻上市,开盘价为22.34美元,较发行价上涨86%;首日收盘,悦刻股价暴涨近146%,报29.51美元,市值达458亿美元。
这不仅是悦刻股价的高光时刻,也是思摩尔国际、亿纬锂能、中国波顿、华宝国际等电子烟概念股的高光时刻。但1月25日,悦刻创下上市最高价35美元后,便一路震荡下跌。
3月22日,因工信部的“征求意见”,上市整整两个月的悦刻股价遭遇重挫,暴跌近48%,股价不仅腰斩,且首次跌破发行价。
截至目前,相比巅峰价格,悦刻股价已经下跌74%,相比开盘价格,下跌了59%,相比发行价,下跌24%。
疯狂扩张的线下渠道
除了业绩上涨,悦刻Q1财报的另一个看点是线下渠道扩张。财报中指出,悦刻净收入增长主要是由于向线下经销商销售的净收入增加,主要是由于悦刻分销及零售网络的扩张。
悦刻砸了重金在推广线下渠道。财报显示,悦刻Q1销售费用从2020 年第四季度1.967亿人民币增加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2.915亿人民币,增幅为48.2% ,该增长原因包括品牌材料费用增加和运输费用增加。
自2018年1月成立以来,悦刻的市场份额一直一骑绝尘。
据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早在2019年,悦刻占中国电子烟总市场的44%,远超第2至10名的总和。
而在2019年8月的见面会上,悦刻宣布已经有超20000个分销渠道,600家零售门店,1000家超星门店。
但在见面会结束的两个月后,国家烟草专卖局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要求所有互联网线上渠道停止销售电子烟产品,禁止网上发布电子烟广告。
电子烟创业团队不得不转战难度更大、成本更高的线下渠道。业内人士告诉鞭牛士,这项规定对悦刻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因为悦刻很早就布局线下渠道,所以在短暂调整后,领先一步的悦刻线下规模越来越大,越走越顺。
2020年12月31日,悦刻向SEC递交招股书。招股书数据显示,2018年1月2日至12月31日、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悦刻线下分销商的营收占总营收的比重为60.2%、73.5%和98.2%。因转战线下,悦刻毛利短时间降低了7.2%。
招股书公布的另一个数据是悦刻的市场份额,根据CIC Report,按闭式电子烟产品的零售额计算,上市前悦刻的市场占中国总市场的62.6%,排名第一。截至2020年9月30日,悦刻有20余家自营专卖店,110个合作经销商,5000家品牌专卖店。
在2021年Q1电话会上,悦刻表示“开店计划取决于有没有足够的用户”,并宣布目前悦刻会员数超过了1000万,专卖店超过15000家。
“我们在分销网络的扩张推动了强劲的环比增长。”雾芯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汪莹表示,下一步悦刻将进一步“扩大分销网络和零售网点以及提高供应链和生产的能力”。
线下渠道疯狂扩张为悦刻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也稳固了悦刻的市场地位,但同时,短时间迅速扩张的门店,也给悦刻的管理和未成年人保护带来新的挑战。
未成年人保护
好的业绩数据却没有为悦刻带来好的股价,究其原因,在监管风险面前,无论是业绩数据还是市场潜力都不堪一击。
对于电子烟行业,最大的监管风险有两点:一是电子雾化烟已经明确将由烟草专卖局进行监管,这意味着,电子烟企业也会面临高昂的烟草税;另一个就是持续不断的未成年人保护。
2021年3月22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在附则中增加一条规定:“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中关于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
这意味着,电子烟也要按照烟草行业规定收税。目前,国内烟草税包括增值税和消费税,除了17%的增值税,还有0.003元/支、36%或56%的消费税和其他税费。
这则消息引发电子烟行业巨震,悦刻股价暴跌48%。上述业内人士告诉鞭牛士,行业预测正式的监管将在今年底或明年初落地,重税将大大压缩电子烟企业的利润。
而未成年人保护问题,是一直以来萦绕电子烟企业的难点。
上文中提到“所有互联网线上渠道停止销售电子烟产品,禁止网上发布电子烟广告”规定就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在悦刻上市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公布,首次以全国性法律形式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明确主体责任和处罚措施。今年六一儿童节,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
不可否认的是,关于未成年保护问题,悦刻也做了努力。
2019年21月,RELX悦刻启用未成年人智能保护系统——向阳花系统,顾客需在消费前通过“姓名-证件号-人脸”三重验证,系统能精准识别出验证用户是否成年,让年龄验证更便捷,可有效防范未成年人购买电子烟。今年初,悦刻宣布向阳花系统已实现对全国悦刻专卖店的全部覆盖。
汪莹表示,悦刻未来将继续在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加大投入。但是,虽然有政策规定和系统识别,未成年人接触电子烟的消息依然屡见不鲜。
今年5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报告称使用电子烟可能更能致人抽上卷烟,这一现象在青少年中尤为明显。“电子烟中的尼古丁会影响青少年的大脑发育,青春期使用会对青少年的注意力、学习、情绪波动和冲动控制产生影响。“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初中学生听说过电子烟的比例为69.9%,使用率为2.7%,高中学生使用电子烟的比例为3.0%。
图片
据艾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月4日,中国存续电子烟企业共计174399家,预计2021年中国电子烟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00亿元,市场规模急剧扩张。
疯狂扩张的的市场规模和线下渠道,给了未成年人接触电子烟的机会。
据新华视点报道,某电子烟品牌的授权店需要符合“门店地址需要距离幼儿园、小学、中学、少年宫等未成年人集中区域超过150米”的条件。也有不少老师学生爆料存在班上同学集体抽电子烟、“没收过孩子们藏在铅笔盒中的电子烟”等消息。
并且,虽然线下门店有“未成年人禁止购买”的标注,但是线上销售电子烟仍屡禁不止。
一方面,网购平台屏蔽了“电子烟”等关键词,但如果换成“电子雾化器” “电子雾化器”糖果等专有名词,就会出现可以购买的链接;另一方面,微商涌入电子烟市场,直接在朋友圈打广告、甚至低价销售,直接加大了电子烟品牌方的监管难度。
图片
由于“加味”和“潮流”,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被电子烟吸引,加入电子烟民群体。
在悦刻之前,电子烟造富神话是美国电子烟公司Juul Labs。2018年,Juul与获得128亿美元投资,向公司1500名员工发放20亿美元年终奖,平均每人拿到约895万人民币。
但仅两年后,Juul的神话就破灭了:估值大幅缩水,创始人套现离场,大面积裁员。其中,“青少年沉迷电子烟”问题,是促使Juul跌落神坛的推手之一。
如今,亮眼的营收数据和潜力无限的市场未来也难以拯救悦刻的股价,即将到来的税收压力和无处不在的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笼罩在这个电子烟行业巨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