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从手册到图纸,教你学会PLC的IO接线套路​

PLC(可编程控制器)是软硬结合的一门技术,因为我们编写的程序需要外部接线才能实现,而只有接线没有程序的PLC也是没有任何工程意义的,所以,入门学PLC的时候一定要端正一个观念,那就是PLC不仅仅是编程,还包括PLC的外围线路。
PLC的接线可以分两部分,一是电源接线,一是IO接线。电源接线很简单,确认PLC的供电电源,市面上的PLC一般是两种规格的供电,DC24V和AC220V,接线前,一定要确认PLC的电源,否则就是一阵青烟,一般PLC电源部分都会有标识,具体可以参考硬件手册。一般PLC的包装盒里也会有一张简易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接地线一定要接,不能省略。
IO接线是PLC接线的重点,也就是PLC的输入输出接线,它包括数字量和模拟量。从应用的角度出发,所谓PLC的输入,就是人发给PLC的命令信号。这些命令通过各种开关、按钮、限位、温度传感器、电位器等实现的。
PLC的输入&接线逻辑
先讲解数字量的接线,它包含PNP和NPN两种形式,其实很简单,照手册接就可以,不过很多初学者没有耐心去看手册,这点是不对的。这两种接线方式的区别就是公共端的接法不一样。PNP又称正逻辑,源型接法,高电平有效。NPN又称负逻辑,漏型接法,低电平有效。
初学入门怎样理解PLC的输入信号,以及NPN与PNP逻辑的接线与实现?
图1 施耐德PLC的硬件手册
如图1所示,这是施耐德PLC的硬件手册的接法说明,从图中可以看出0V和COM0端短接,当I0上的开关闭合后,输入I0就会有24V输入,很明显这是PNP接法。
那么,具体我们在实际中是怎么应用的呢?可以参照一份图纸(图2):
图片
图2 实际接线图纸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和手册中有什么区别呢?对了,图纸中并没有用PLC的DC24V电源,而是外接电源,一般在实际应用中,都采用此种方案,因为,当输入数量过多,或者是外部接线过长时,由于PLC提供的电源功率比较低,可能会出现过载,因此建议,大家都配备DC24V开关电源。
接下来就是现场接线了,按照图纸接好线,那么PLC的输入部分就算完成了。
PLC的输出与实现
而PLC的输出,就是PLC去驱动机器设备,是靠继电器、晶闸管、晶体管去实现的。而这正是PLC输出的三种类型。今天,就为大家讲述PLC的输出意义以及如何实现。
PLC的输出在内部是各种电路,我们作为使用者看到的是各种接线端子。
图片
图3 PLC的接线端子
如图3,画面左边的一排螺丝就是我们接输出的地方,无论任何PLC都是这种形式,无非是排列方式不一样,螺丝换样子而已。单从外观,我们是无法区分PLC输出的类型的。一般是从型号上区分,PLC的型号上一般都有表示输出特性的字母。
R:英文"Relay"的缩写,表示继电器输出,可接交直流负载。
T:英文"Transistor"的缩写,表示晶体管输出,只能接直流负载。
S:英文"Silicon"的缩写,表示晶闸管输出,只能接交流负载。
比如PLC的型号是K7M-DRT20U,字母R、T就是表示输出的字母。它表示此PLC是继电器和晶体管混合输出的。大多数PLC都是用这些字母表示的,应用最广泛的西门子PLC是用单词简写表示,比如DC、DC、RLY就分别表示电源、输入、输出的类型,很显然RLY表示是继电器输出。
晶体管输出可以发出高速脉冲,一般是控制伺服,分PNP和NPN两种接法。晶闸管输出可以直接接交流负载,一般很少用。我们用的最多的就是继电器输出,和我们平常用的继电器是一摸一样的。它性价比高,可接交直流负载,它仅仅是一个触点,所以不分NPN和PNP。
缺点是:反应时间慢(相对于晶体管而言),而且有机械寿命(晶体管只有老化,而无寿命)。
那么,我们是怎么根据手册来接线的呢?下面我以施耐德TM218LDA40DRPHN 为例向大家说明,从型号看,它是继电器型输出。
图片
图4 PLC的硬件手册
图4,这是PLC的硬件手册,看黄色荧光笔部分,我画出了一个输出回路,由此可以看出PLC继电器输出的实质就是一个开关,COM端和输出端子之间构成了一个个的开关。当Q8有输出的时候,COM和Q8之间导通,也就驱动了外部的元器件,比如继电器、指示灯等。而继电器就可以去驱动电机、变频器、气缸等元器件,实现机器动作。
图片
图5 接线图纸
如图5所示,这是实际的接线,红色圆圈部分是外接的电源,而黄色荧光笔部分就是Q8这个输出点的回路。电流从右侧24+端子流入COM3,当Q8有输出的时候,COM3和Q8导通,驱动继电器,而主机3就会启动,所以,PLC的输出其实就是导通了输出点和COM端。同理Q9有输出就是导通了COM端和Q9, Q12有输出就是导通了COM4和Q12。需要注意的是,PLC的输出端不止有一个公共端COM,一定要区分使用。
结 语
PLC无论是什么品牌,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大家学习PLC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不是为了学习某个品牌。而是掌握原理和实现方法。这样即使换个PLC,也可以轻松掌握。所以,还是要掌握PLC从手册到图纸的一般套路,希望初学者能认真理解,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