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无他,得一“美”字!看白先勇如何以青春之力让“牡丹还魂”

昆曲无他,得一‘美’字!词藻美、舞蹈美、音乐美、人情美,是中国美学理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古典文化高度发达的产物,是世界级的艺术,我们所有人都要好好珍惜它。
图片
昆曲纪录电影《牡丹还魂——白先勇与昆曲复兴》
这是白先勇在昆曲纪录电影《牡丹还魂——白先勇与昆曲复兴》中的一番肺腑之言,也道出了一代又一代钟情于昆曲、为其传承和发展默默付出努力的人们的心声。
图片
昆曲纪录电影《牡丹还魂——白先勇与昆曲复兴》海报
作为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参展影片,近日,由邓勇星编剧并执导的昆曲纪录电影《牡丹还魂——白先勇与昆曲复兴》正在热映。
想象中的小众片,票房却不一般,开票当日便有三四个场次爆满,而之后几日排片,仅周四美琪大戏院的放映场仍有余票。这让年轻的“昆虫”们欣喜:
“昆曲终于不再是‘困’曲,期待它能姹紫嫣红开遍。”
图片
白先勇(右)想借青春之力让《牡丹亭》靓丽一新
爱美之人 为美折腰
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白先勇和昆曲结缘时年仅8岁,那是1945年秋天,蓄须明志多年未曾登台的梅兰芳终于回归舞台,与俞振飞在美琪大戏院共演一折《游园惊梦》,昆曲之美就此植根于白先勇的心底。
图片
电影拍摄现场
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榜首。2003年,不知是哪来的勇气,白先勇凭借着一份热爱和内心强烈的文化责任感,放下手边一切,决心为昆曲一搏。他恍然,或许生命中和昆曲攒下的那一点一滴的缘分和情感,就是为着此刻。
图片
白先勇(左)
就在那一年,白先勇有了崭新的身份——昆曲义工。他为俞玖林、沈丰英等“小兰花班”的年轻演员们,请来了汪世瑜、张继青、蔡正仁等浙江“世”字辈、昆曲“继”字辈、昆大班等国宝级艺术家口传心授;他一头扎进苏州昆剧院的排练厅,和主创、演员们同吃同住“闭关”一年,要借青春之力让《牡丹亭》靓丽一新。
图片
昆曲纪录电影《牡丹还魂——白先勇与昆曲复兴》
2004年4月29日,由白先勇携手苏州昆剧院倾力打造的“遵循传统而不因循传统,尊重现代但不滥用现代”的青春版《牡丹亭》应运而生,也就此打开了昆曲在当代走向振兴的新局面。
青春扑面 “牡丹”还魂
18年来,青春版《牡丹亭》演出近400场,足迹遍布全球。
图片
《牡丹亭》剧照
此前甚至很少应酬的白先勇,为其屡屡折腰四处“化缘”,倾其所有——资金、人脉、影响力,带着青春版《牡丹亭》走南闯北,到各大高校做导赏、开讲座,让中国昆曲中最美的“牡丹”绽放在世界各地。
而这部作品也不负所望,从最初艰难破土,到后来口口相传,古老昆曲在年轻一代中逐步复兴、焕发青春。
图片
《牡丹亭》剧照
在四川大学演出时,逾7000人的大会场,怕学生们偷偷溜走,前门由老师把守,后门悄然上锁。却不料,古老的昆曲、青春的容颜、悠悠水磨腔和典雅的唱词,轻而易举地俘获了观众的心。散场时,最终两位主演俞玖林、沈丰英是被保安“护送”着才从热情观众中“突围”离场。
图片
《牡丹亭》剧照
在美国加州大学巡演,无论是洛杉矶分校或是尔湾分校,虽然座下三分之二都非华裔观众,但因导赏、讲座等扎实的前期铺垫工作,古老的昆曲在全世界“圈粉”。
2018年,北京18所大学学生联演校园版《牡丹亭》问世,大学生们带着一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觉,潜心学习昆曲,自信站上舞台。他们对昆曲的爱,就像是走遍世界领略了玫瑰、郁金香的芬芳后,蓦然回首,发现最美的那朵牡丹原来就在自家的后花园。
昆曲振兴 任重道远
昆曲纪录电影《牡丹还魂——白先勇与昆曲复兴》的拍摄,源自白先勇的坚持——以后的人若要研究昆曲复兴的历史,青春版《牡丹亭》的创作推广过程可以提供一点资料,不整理出来,就散掉了。
图片
昆曲纪录电影《牡丹还魂——白先勇与昆曲复兴》
这部纪录片以回溯手法表现青春版《牡丹亭》自诞生到风靡这18年来的创新经验与思考启迪。这不是一部以时间轴线来纪实的纪录片,而更多是一部带有“昆味”与诗意的影像记录。
《牡丹亭》剧照
邓勇星以汤显祖的文本、白先勇、昆曲的做工、传承的使命等为素材,安排他们何时上场、何时隐身。经由本片,观众可以细观青春版《牡丹亭》的优美唱腔与表演,更可以从白先勇的文学家视野,重新认识昆曲艺术的传承弘扬与守正创新。
为拍好这部影片,邓勇星在苏州昆剧院与白先勇进行了一场长达四五个小时的访谈拍摄,片中更深度访问王安祈、王童、汪世瑜、周秦、岳美缇、奚淞、梁谷音、张继青、陈怡蓁、樊曼侬、王悦阳等将近50位艺术家、学者与推广者,共同回溯昆曲艺术一个世纪以来兴衰的时代样貌,探讨如何为古老昆曲注入新活力。
图片
《牡丹亭》剧照
尽管为昆曲付出了所有,白先勇却在影片中反复强调:“昆曲的振兴绝对不可能靠谁的一己之力,那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结果。”
有人欣喜,青春版《牡丹亭》让昆曲观众的平均年纪小了30岁;白先勇却强调,昆曲振兴之路任重而道远,现在的势头虽然起来了,但若要长久,还需要更多爱昆曲的有心人来相帮,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朱渊
编辑:吴旭颖
图片:电影官方图片
新民晚报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