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湘女丨李贞:从童养媳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在湖南这片红色土地上,一大批革命女英烈巾帼不让须眉,用热血与生命铸就了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为庆祝建党100周年,长沙广电推出大型融媒体视听节目《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热血湘女》,向英雄致敬。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这是一首毛泽东写的七绝。1955年,在共和国的授衔仪式上,一位女将军站在队伍中格外显眼,她就是李贞。战场上,她是不输男儿的革命战士,她身经百战、功勋卓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都有李贞的身影。她是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所信任的同志!今天,我们一起共同回忆这位开国女将军的故事。
图片
▲李贞
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仪式在北京中南海举行。作为唯一的女性,李贞在那些叱咤风云的将帅之中尤为惹眼。周恩来总理亲手把少将军衔命令状授予李贞,并握住她的手说,“祝贺你,李贞同志,你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在接下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暨授勋典礼上,毛泽东将一级解放勋章授予李贞,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影像资料。
图片
▲历史资料:毛泽东给李贞将军颁勋章
李贞出生在湖南浏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她的父母一共生了六个女儿,李贞排名老二,父亲在她最小的妹妹出生后便病逝。为维持生计,李贞六岁那年,母亲含泪把她卖给人家当童养媳。参加革命前的李贞只有一个小名,叫“旦娃子”。
当地女娃都是娃娃的娃,她就叫旦娃子,早晨生的。从小要做很多苦力,有时候很苦就跑回娘家,倾诉说在这边做童养媳很苦。但她妈妈受封建社会影响,觉得嫁到婆婆家就必须听婆婆的,还是要她待在家里。
——李贞后人 丁纯蓝
1926年,大革命的浪潮席卷了中国南方,工会、农会、妇女解放协会,如同雨后春笋,冲破重重阻力,迅速成长起来。仿佛一夜之间从噩梦中惊醒,18岁的湖南妹子李贞凭着直觉,意识到“革命”可能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改变。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当地的妇女解放协会,填表时,堂堂正正地写上了“李贞”两个字。18年了,她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
报名参加了,回去就把头发剪了。她婆婆说你怎么剪了粑粑头,又打了她一顿,她就下决心离开这个家庭。
——李贞后人 丁纯蓝
图片
▲李贞
1927年3月,李贞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胆小怕事的婆家怕李贞连累到自己,当即便写了一封休书,休了李贞。
她当童养媳的古家是一个郎中世家,他们在当地是比较有头有脸的人家,所以他当然不允许有这么一个共产党。
——李贞侄孙女 左玲
婆家觉得她加入革命斗争,怕影响他们家,就公开说她不是我们家的媳妇了。
——李贞后人 丁纯蓝
听到消息后,李贞十分开心,她终于彻底挣脱了封建婚姻的桎梏,可以完全自由自在地投身革命斗争了。不久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量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惨遭屠杀。在这场腥风血雨中,革命意志坚定的李贞秘密联系上几位同志,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转入地下继续革命。在党的领导下,浏东游击队成立,李贞担任游击队士兵委员长,是游击队里唯一的女队员。在武器装备简陋的不利条件下,李贞带领游击队员与敌人巧妙周旋,坚持武装斗争。在浏东游击队期间,李贞曾有过一次类似“狼牙山五壮士”式的壮举。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在一个叫十八折的地方,游击队遭遇到敌人。战斗从黎明打到黑夜,最后子弹打光了,敌人叫嚣着逼上来。剩下的六七个游击队员最后退到狮子崖上,已经无路可退,眼看就要被敌人俘虏,身为士兵委员会委员长的李贞向同志们发出命令:“不能让敌人捉活的,往崖下跳!”说完,自己带头喊着口号跳了下去。幸运的是,她落在了一棵树上,由于树枝的遮挡才没有死。苏醒后,她挣扎着,与另外一名幸存的同志掩埋好战友的尸体,然后相互搀扶着走了六七十里,才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她跳下去后被别人救起,后来才发现自己流血过多,没想到还能生存下来。
——李贞后人 丁纯蓝
这么一个湖湘红色女性,她为什么有这么坚定的信念,临死不降,在她身上很好的体现湖南女性的精神。
——长沙市党史研究院 宋俊湘
长征开始时,李贞已怀有身孕。漫长而艰难的长征道路对她来说,困难就更大了。过分劳累,加上饥寒交迫,李贞病倒了。为换得草药,丈夫甘泗淇将莫斯科中山大学奖给他的一支金笔卖掉了。过草地时,李贞早产,孩子因营养不良夭折了。产后虚脱、疾患侵袭…… 重重打击之下,李贞再次病倒,并再也无法拥有自己的孩子。后来,甘泗淇、李贞夫妇抚养了20多位烈士遗孤,尽管生活贫苦,但仍把他们视若己出。
图片
▲甘泗淇、李贞夫妇
图片
2018年上期的时候,李贞将军义女左易霞女士专程从北京来到李贞小学参观访问,用自己的退休工资捐赠了一万多元书籍给学校。后来又号召她另外的姊妹,也是李贞将军另一位义女,到学校进行了一次讲座。
——李贞小学校长 徐国民
1990年3月11日,李贞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去世前,李贞立下遗嘱:两根金条,一根捐给自己家乡浏阳县,一根捐给丈夫甘泗淇家乡宁乡县,主要用来发展教育事业;1.1万元存款一部分捐给北京少年宫,另一部分交给党,算是自己的党费。一位将军,任职最高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自己的丈夫还是上将,去世后却只留下两根金条、1.1万元的遗产,这任谁都想不到,可这就是事实。
对自己要求很严,生活用品都是很简朴的,她的衣服都是打补丁。她侄女有时候看她参加大宴会,跟她定做高档的衣服,她还很生气。她的衣服都舍不得丢弃。
——李贞后人 丁纯蓝
作为李贞将军故乡的新苗,李贞小学的学子们以“做李贞式好少年”为目标,崇尚贞洁美善,凝练优秀品格。两位少将后人为多名”李贞式好少年”颁发荣誉称号,希望孩子们铭记“拼搏奋斗、自强不息”的李贞精神。“慕贞徽而养正,毓明德以弘文”,这句话被刻写在李贞小学教学楼的楼体上,激励着后人。
希望李贞小学孩子以李贞将军为榜样,通过活动熏陶,能够学习她的革命精神。想把红色文化种子播种在小学生幼小的心灵里,让他们身体里流淌着红色血液。从我们小学走出去的师生身上带有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的烙印。
——李贞小学校长 徐国民
可以为国家舍弃自己的身体、生命,把大爱用在孩子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好品质。我写了开国女将军发表在报刊上,希望爱国精神英雄故事让青少年、老百姓都知道。
——李贞后人 丁纯蓝
这样一种湖湘女性,她对社会对事业怀有大爱的品性,值得我们大力传承发扬。
——长沙市党史研究院 宋俊湘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场上,都有她战斗的身影;从童养媳到开国将军,她的一生充满传奇;她无儿无女,却含辛茹苦地将20多名烈士遗孤抚养长大,将母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孩子们,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李贞曾说自己要为革命奋斗一辈子,她追随的光,是五角星的星光。对党忠贞不二,正如“李贞”的名字一样。
记者:林馥蕾、樊琳 编辑:丫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