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100年·点亮包头红丨带您打卡“红色地标”(二)《王若飞纪念馆——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图片
图片
有一种信仰,叫“共产主义”
有一种使命,叫“民族复兴”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建党100年·点亮包头红》
带您打卡“红色地标”
(二)
《王若飞纪念馆——
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图片
△泰安客栈
走进包头市东河区通顺街3号,一幢古色古香的建筑安静地坐落在繁华的市区,这里,就是包头人民为了纪念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王若飞同志,将他在包头工作期间所住的泰安客栈改建而成的王若飞纪念馆。静谧悠远中,时间仿佛回到那个红色的峥嵘岁月。
1931年的秋天,一个皮毛商人模样的男子,走进包头复成元巷(今通顺街)的一处名叫泰安客栈的四合院,彼时客商云集,人来人往。他,就是当时受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遣的西北特别委员会特派员王若飞。
图片
王若飞
《老包头记忆》丛书作者 高凌云
来了以后就住在泰安客栈,他化装成皮毛商人叫黄敬斋,搞革命工作。
随后,当时担任中共西蒙工作委员会委员、书记的乌兰夫同志与王若飞在泰安客栈重逢。他们曾在莫斯科因为革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因为共同的信仰,他们再次并肩作战。
王若飞纪念馆讲解员 贾馥全
当时王若飞来到包头后,经过地下交通员李森的联系,与乌兰夫是接上了关系。他也是特别支持乌兰夫要在我们群众中宣传党的平等政策,反对大民族主义,从而团结各族人民,实现蒙汉群众联合起来进行武装斗争。
图片
△泰安客栈内景
在泰安客栈这间小小的三号房间里,在那张简陋的炕桌前,曾有两个心怀坚定的革命者,在星夜追寻光明,让桌前一盏如豆般微弱的煤油灯,迸发出燎原星火。
《老包头记忆》丛书作者 高凌云
他还和乌兰夫书记,共同起草了《告土默特旗蒙民书》、《内蒙古平民革命党宣言》,对这个内蒙古的革命斗争作了很大的贡献。
图片
△记者王晓蕾采访高凌云
在二人的努力之下,包头地区的地下党组织发展十分迅速。王若飞经常不辞劳苦奔走于草原上,开展革命工作,同时派人到铁路沿线和大青山下,组织轰轰烈烈的群众抗税运动。然而,1931年11月21日,国民党宪兵和警察突然闯进泰安客栈,将王若飞逮捕。
王若飞纪念馆讲解员 贾馥全
那么在搜身之际,王若飞是将原本装在衣兜里的这两份文件掏出来塞到了嘴里,本来是打算把他们咬烂咽到肚子里去,但是被敌人发现后,是几个警察冲上来用力地掐着他的喉咙,最终还是被敌人从喉咙里抠出了血肉模糊的纸张。
被捕入狱后,王若飞心中的革命火种并未熄灭,他对革命依然充满信心,经常利用放风的机会,在难友中宣传革命思想。
贾馥全
给狱中其他的一些普通的群众去宣传我们共产党的革命思想。当时就有一个蒙古族青年,他叫做王三毛,在王若飞的影响下,在监狱里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出狱后也是在战场上为我们的革命所牺牲了。
图片
△王若飞纪念馆
1937年4月,王若飞在党组织的营救下出狱。同年8月,他回到延安继续从事党组织工作。1946年4月8日,在由重庆返回延安途中,王若飞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时年50岁。
革命精神历久弥新,时时回望,才能初心不改。如今,王若飞纪念馆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馆藏文物519件,在展文物205件,珍贵图片260余张,纪念性报刊书籍100余份,通过实物、照片、雕塑、绘画等形式,展示了王若飞同志一生的光辉业绩,特别是在内蒙古的革命工作及其深远影响。
图片
△王若飞铜像
王若飞纪念馆馆长 李静
追寻红色足迹,学党史,力求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做坚定的红色文化传承者,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凝聚奋进之力量,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时刻,三位00后大学生来到王若飞纪念馆,穿越时光,他们在激荡中聆听历史的回声,感受薪火相传的红色力量。
图片
△王若飞纪念馆内景
大学生
坚守自己的初心,用自己的力量去守护这份光明。
要坚持真理,捍卫党的利益,永远跟党走,用生命来维护党的尊严。
是他们让我们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让国家富强,让人民有力量,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图片
特别鸣谢
包头市委党史研究室
来源:FM94.9包头综合广播
记者:王晓蕾
微信编辑:巴 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