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红色故事50讲之十六丨潜伏者——黎强

1949年4月21日,解放在即,时任国民党第四十五军三一二师副师长的黎强奉命撤往台湾,却在途中被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所属部队包围俘获。这个时候,这位副师长亮出自己的真实身份,称自己是按照中共中央南方局指示潜伏在敌人部队中的情报人员。
图片
一个国民党的高级军官,怎么可能是南方局的同志呢?黎强的话没人相信,被关押数日后,偶遇了老同学钱申夫,才得以用联络暗语与党中央取得联系,戏剧性地回到党组织的怀抱。
此时的黎强,执行潜伏任务已经数十年,一直战斗在隐蔽战线。
黎强,是董必武为这位“潜伏者”在党内所起的化名,意思是“能力强”。1939年,黎强和另外两位同志一起秘密来到重庆,到新成立的中共中央南方局接受任务。时任南方局宣传部长凯丰安排黎强先安顿下来,等待组织进一步安排。于是,黎强又化名“李长亨”,静观其变。
1943年夏天,黎强利用中统第三期训练班这个契机成功打入国民党,成为了中统成都实验区区长助理,借着破获“曾庆高偷拍电报原件”泄密一案,黎强升级为中统四川调统室视察,之后又被派到“省特会”担任一组主任干事。
图片
到了“省特会”,黎强迅速摸清了形式。在川调三科的党派科里,掌管着一份最为机密的“特情”材料。被中统秘密逮捕的共产党、背叛党组织的叛徒、掌握党组织重要情报的关键人物,所有的人员名单和资料都被清晰地记录在这份材料中。而这份绝密的材料,就掌握在川调三科科长叶申之的手中。存放材料的保险箱钥匙,随时都挂在叶申之的皮带上,要想得到它,必须想办法接近叶申之。
黎强将侦查到的情况汇报给了南方局西南地区的联络人陈于彤。无独有偶,陈于彤也透露,组织上有一个叫陈景文的人行迹颇为可疑,要黎强在中统的情报里暗中调查,加以证实。很快,黎强便在川调室抄送“省特会”的一些内密材料中,发现了蛛丝马迹。中统对尚未正式公开成立的中共四川省委的任职情况知道得一清二楚。这更肯定了黎强和陈于彤的判断,必须把党内的叛徒找出来,保护组织安全。
图片
为了接近叶申之,搞到“特情”材料。黎强先是组织叶申之中统训练班的年轻学员成立了“青年互砺社”,之后,便投其所好,天天邀请大家吃喝玩乐,满足叶申之“吃喝嫖赌”的需求。不够钱买单,黎强就把全副身家送进当铺,对外,却宣称自己交游广阔,有兼职挣钱的门路。
终于,出手阔绰的黎强得到了叶申之的信赖,一次饭后,叶申之向黎强表示,自己想要另谋一份有油水的差事,请黎强帮忙。自己走后,更会竭力推荐黎强坐自己的位置。叶申之的话正合黎强之意,没过几天,黎强以到田粮部门工作有了眉目为由,请叶申之喝酒。酒过三巡,黎强将酒醉的叶申之送回办公室。黎强一边安抚叶申之在沙发上睡下,一边借此机会,迅速打开档案,记下来了材料上的名单。果不其然,陈景文正是出卖党组织的叛徒之一。随后,黎强马上把陈景文等人的情况向陈于彤作了汇报。南方局立即采取紧急措施,通知相关同志撤离。
之后的黎强,一直潜伏在国民党内部,在最危险的地方,继续开展情报工作。随着黎强在国民党内的官职越来越大,他截获的情报也就越来越有价值。凭借着对党的耿耿忠心和大智大勇,潜伏者们为党除奸,一人可抵百万雄师。今天,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该向他们学习,在日常工作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
来源: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