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顺之堪称大明朝第一学霸,文理科样样精通,居然还是个武术大师

每个朝代都有无所不能的那种牛人,唐朝有出将入相的李靖,宋朝有文武双全的辛弃疾。而明朝是谁呢?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王阳明老爷子。
王阳明老爷子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毕竟是半个圣人了,咱也不好多说。除了王阳明以外,唐顺之绝对是大明朝的一朵奇葩。
说他是奇葩,这可不是贬义,而是妥妥的褒奖!因为唐顺之实在是太牛了,你打开他的简历,他上面的职业覆盖面之广,几乎无人可及。这里面包括了明朝武术家、军事家、政治家、儒学家、散文家、数学家等等。
文武双全也就算了,他居然文理两科都很拔尖,你说这人可怕不可怕?等于说这脑袋就跟个硬盘一样,装什么进去都能被他保存了。那么是什么造就了如此神一般的人呢?
图片
一、唐顺之是个高富帅,基础教育相当扎实。
唐顺之出生于江苏武进,也就是现在的常州市境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青果巷看看他们家,那叫一个大啊,能在市中心搞这么一套豪宅,绝对堪称土豪!
生在这样的土豪之家,唐顺之的童年别提多幸福了。他老爹唐宝本来就是个举人,所以基础教育问题不大,家中常备教育专家。
除了唐宝本人教授以外,老唐家也搞起了内卷化的教育,给唐顺之报了一堆补习班,而且还是一对一的那种。家里有钱,是真没地方花了,可以随便造,毕竟再穷不能穷教育,何况他们家不穷呢?
父母管教严格,又有那么多一对一指导的名师相助,再加上唐顺之从小就很聪明,这家伙长大成人后,妥妥的就是一名天才少年有没有?
您还别说,他16岁中秀才,22岁的唐顺之在乡试中一举高中,成为了一名举人。这还不够,他又跑去参加了会试,结果顺利考中了第一名!
这还了得?就算会读书的人,想要在科举中一路畅通,那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可唐顺之连一个跟头都没摔,就成了贡士第一名,也就是俗称的会元,也就是全国高考第一名。
这么一来唐顺之就进入了内阁大学士杨一清的视线之中。杨一清非常赏识唐顺之的才华,所以打算在殿试中将唐顺之录为第一名,也就是全国状元。
可是唐顺之这个时候啥态度呢?不好意思,唐顺之居然不接受!杨一清前后派了5拨人去劝说,都没有结果。那么为啥唐顺之不接受呢?原来唐顺之知道,杨一清和他老爹唐宝是有交情的,他认为这里面有猫腻!
你见过这么执拗的人吗?我反正没见过,当然了,今天你就见到了!在唐顺之的坚持下,他成功地从状元,变成了全国第四,也就是二甲第一名。
最关键的是,这哥们的试卷上居然有嘉靖皇帝的亲笔批语:条论精详殆尽。这可是破天荒的一次,因为不进入一甲不可能得到皇帝的御批,可见唐顺之的试卷太完美。
图片
二、唐顺之无心官场,就喜欢做自己。
大才子唐顺之入朝为官,这可是一件大事,大家欢迎他比欢迎状元还要兴奋。当时的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会死张璁正在收揽人心,这样的年轻人他自然不会放过。
所以张璁打算提拔唐顺之到翰林院做官,你猜猜结果?唐顺之居然一口回绝了张璁。这么大的领导提拔你,你居然这么个态度?还想不想混了?你没有猜错,他还真的不怎么想混。
年二十三,举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改庶吉士。座主张璁疾翰林,出诸吉士为他曹,独欲留顺之。固辞,乃调兵部主事。---《明史》
当了1年官,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这哥们居然称病打算辞官回家。这是什么操作?牛人的思路跟正常人还真的不一样。
朝廷还没答应,他的母亲忽然去世,所以唐顺之顺利地回家给母亲丁忧了。3年以后,唐顺之刚进入翰林院,老毛病就犯了,他居然又要辞职。这回辞职的理由很简单,跟领导性格不合!
张璁差点没气吐血,这届年轻人真不好带啊!二话不说就让他麻溜地滚蛋了,而且发誓,绝对不可能再重用他。张璁如此生气,可唐顺之却一身轻松。
因为他终于有时间学习各种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了。从这个时候开始,唐顺之开挂的人生就这么出现了。
图片
三、唐顺之学什么像什么。
按照道理,唐顺之就是个读书人,古代读书人学四书五经是一把好手,那对于其他的应该是少有涉猎的吧?
唐顺之偏偏要另辟蹊径,他对天文地理、奇门遁甲、兵法奇谋、数学等科目,也是倍感兴趣,而且感兴趣就学,一学就成了专家,你上哪儿说理去?这家伙简直就是个全能型的大学霸。
光读书好还不算太牛,唐顺之人到中年,忽然突发奇想打算练武。为啥?因为当时沿海地区到处都是倭寇,没点武术很难对付这帮人。
为此唐顺之找到了武术大师杨松,跟着他学习杨家枪法。结果一不小心,成为了明朝赫赫有名的枪术大师,是真正的大师级人物。
戚继光我们都知道吧?妥妥的抗倭英雄,那武艺别提多高强了,尤其是他的枪法,更是当世一绝。不过有一回他跑去跟50多岁的唐顺之比试枪法,居然惨败而归。
唐顺之一杯酒下肚,一阵枪花甩出来,立刻镇住了戚继光。从此以后戚继光得到了唐顺之的杨家枪真传,琢磨出了著名的戚家枪法。
除了戚继光以外,唐顺之还有另外一个徒弟叫俞大遒,这哥们也是著名的抗倭英雄。他的枪法也得到了唐顺之的指点,可见唐顺之的功夫真不是盖的。
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文理科都拔尖的人,居然还是个武术奇才。真不知道老天爷是咋想的,怎么就这么照顾这位天才呢?
图片
四、唐顺之有一种超脱俗世的生活方式。
这样的牛人,还真跟一般的凡夫俗子不一样,因为他太会折腾了。家里虽然很有钱,可是他偏偏找了个茅草屋居住,估计想感受一下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感觉吧?
但是你别觉得他这是在作秀,这哥们要玩就玩真的。大晚上睡觉,就睡在一张门板上,平日里穿衣服也只穿麻布衣。
在乡间和老百姓相处的时候,有时候被人家欺负辱骂甚至群殴,唐顺之都表示体谅,从不跟人家一般见识。所以说在普通老百姓看来,这哥们就是个有点缺心眼的呆子,连吵架都不会。
除此以外,我们夏天和冬天总要开空调享受一下吧?人家唐顺之夏天连扇子都不用,坐在那儿给他流汗。冬天也从不生火,哪怕冻死也是一种修行。
那么他为啥非要这么折腾自己呢?其实现在看来,唐顺之是想要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只有在这种摆脱物质欲望的境界中,似乎才能感悟人间天地的真理。
图片
五、唐顺之还会编书。
你说你学会了,但是你又不去参加考试,谁知道你能不能拿到专业资格证书呢?不好意思,人家唐顺之不是去考试的人,而是给考试的人编写教材的人。
唐顺之学成以后,就开始躲在家里编书。他陆续编写了6本书,分别是《左》、《右》、《文》、《武》、《儒》、《稗》。
具体写的啥呢?全都是非常深奥的专业知识。我们就拿其中的《武》来说吧,这里面记载了古代兵器的各种使用方法,简直堪称是武功秘籍。
《武》里除了武功秘籍以外,还有若干排兵布阵的方法,选将练兵的手段,训练士卒的知识等等。可以说你在战场上能用到的所有东西,他这里面都给记载了。
由此可见这六编是多么深奥且专业的书籍。戚继光在这套书里,找到了一种阵法叫鸳鸯阵,后来就被戚继光改编成了抗击倭寇的名阵法鸳鸯阵。
图片
六、唐顺之亲自带兵扫平倭寇。
一个饱读诗书的大才子,还能学一身出色的武艺,这本身就是奇迹了。可是这还没完,我们唐顺之天才还曾经亲自带兵上战场抗击过倭寇。
唐顺之主张在海上就把倭寇给灭了,别等到他们再上岸祸害百姓了,这思想倒是很不错。可惜大部分士兵害怕海战,为了以身作则,唐顺之亲自带着一队人乘船出海巡视军情。
在遇到倭寇以后,唐顺之不仅没有后撤,反而主动在海上发起了攻击。这次战役中,唐顺之击沉了倭寇13艘战船,还歼灭了120名倭寇。
这次获胜,提升了明军的自信心,他们终于发现,只要兵法运用得当,倭寇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跟着唐顺之混,绝对有饭吃!
我的天呐,还让不让人活了?你什么工作都要抢着干,还全都干得如此出色,那其他普通人还真的只能干瞪眼了。
图片
总结:唐顺之的奇迹无人可以复制。
唐顺之曾经编纂过《文编》,确立了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地位。他对阳明心学的理解也十分透彻,是正儿八经的儒学大师。除了在文科上的突出贡献外,唐顺之对数学也很感兴趣,编写了《勾股弧矢论略》、《勾股六论》等数学名著。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从不屈服于权贵。当初严嵩的义子赵文华一再推荐他出来做官,唐顺之都选择拒绝,甚至直接出动了严嵩来逼迫他出来做官。
你想想,当朝首辅大臣,居然跑来逼你一个布衣做官,你还有多少面子挣不回来的?唐顺之在南下抗倭的途中,还清理了一大批贪官污吏,有意思的是,这里面居然有不少是严嵩的门人。这就是传说中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参考资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