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国潮”赏“国漫”,“国风”为何成流量密码?|睡前聊一会儿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

不久前,我们曾经聊过河南卫视推出的舞蹈节目《洛神水赋》。这一出圈爆款不仅让观众发出“衣袂翩跹,看不尽中华气象”的感慨,更收获外交部发言人点赞推介。每个好作品都来之不易。为了最好的表现力,团队在水下作业26小时,舞者数十次潜入水面,只为求得完整、自然的表演效果,综合运用的5G、AR等技术,更为作品插上科技的翅膀。正是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表达相融合,让“国风”获得越来越多青年群体的青睐。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国风”话题。

时下,浓郁的“中国味道”正在成为文化作品的一种“流量密码”。你可以看到李子柒在山间挑水砍竹,田园牧歌的生活风靡五洲;看到阿木爷爷不用一颗钉子,榫接卯和为孙子打造一件件工艺品;更可以看到手工博主“雁鸿Aimee”耗时一周将《山海经》中的神兽制成配饰,璀璨夺目……源自传统文化的创意与审美,屡上热搜,常获热捧,渐成热潮。

(舞蹈《洛神水赋》。图源网络)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扎根生活;生活的美好,需要文化的滋养。在今天的闹市观察一番,不难见到一身“国潮”的少年鱼贯进入中式茶饮店,身着汉服的少女手机上播放着“国漫”动画。小学生诵读古籍经典的书声琅琅、爷爷奶奶们爱听的戏曲再焕生机、电影屏幕上也多有中华传统文化题材……饱含生命力的“国风”,讲述今世今人的故事,不仅丰富着社会生活,也成就了不少地方的特色产业。

某种意义上讲,叫好又叫座的“国风”文化,正是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鲜明注脚。回顾中国历史,中华文化既有着一以贯之的内核,也在与时代、与世界的对话中不断演进。今天,走向民族复兴的我们发现,祖辈留存的文化瑰宝依然光辉璀璨,千年不辍的东方思维为生活与未来提供新的答案。于传统哲学中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诗词歌赋中感受东方审美的意境,在古典艺术中体察均衡细致的和谐……当传统文化照进当代生活,映射出的光芒格外绚烂夺目。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讲究“民胞物与”、追求“兼济天下”、重视“鼎鼐调和”的中华文化,不仅依然对当代生活有着巨大的解释力,更能与其他文化形成互补。慢一点、静下来、心平气和、含蓄内敛的韵味情致,常能为快节奏生活、满负荷工作的当代人疗愈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而这,或许正是“国风”成为许多人心底乡愁的原因之一。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有网友说:“国风”正在取代“古风”。在他们看来,不辨时代的汉服及架空历史的古装剧,折射出“古风”文化对古代元素的拼贴堆砌,以及用现代观念构想历史图景的倾向。而“国风”则不满足于虚拟的古典,而是在融合传统审美与时代趣味中,不断返本开新。姑且不论这一区分是否精准,但在追求外表古色古香之外也深究内涵的古韵,在追捧传统元素的经济热潮之中也追问文化发展的趋势,这折射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转变,值得点赞。

文化的流变发展,既是传承的过程,也是扬弃的过程。现象越是火热,越需要冷静理性的思考,比如以今律古、食古不化不时见诸网络,粗制滥造、中西杂糅偶有闪现,糟粕掺杂、泥沙俱下更值得警惕。站在历史的脉络中,我们要记得自己既在回收、运用着传统文化,更在创造、积淀着新的文化传统。由此观之,在文化消费的产业属性之外,当代“国风”也有着承前启后、贯通中西的公共属性。对此,我们理当多一份不愧对先人、不辜负子孙的精益求精与历史自觉。

这正是:

千载文化耀眼目,烛照现实不止步。

劝君切磋细琢磨,返本开新花千树。

大家晚安!

(文 | 杨翘楚)

| 荐书 |

★ ☆ ★

《与世界谈谈心——睡前聊一会儿》

★ ☆ ★

丨简介丨

继《与时代谈谈心》后,人民日报评论部的“睡前聊一会儿”栏目再推系列读物之《与世界谈谈心》。本书系统梳理了这两年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新闻热点,分为都市、生活、艺文、校园、新知、科技、心理、食饮、光影、风尚10个部分,给读者一个触摸时间、观察世界的窗口。

这个世界的丰富性,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本书所收录的,也只是我们这个宏大时代的吉光片羽。但这些文化现象、社会风尚、思想观念,就像风与水之于大地,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不知不觉中刻画着我们的时代。我们尝试从中看到水的走向、听到风的声音,去发现、接受和推动改变。我们希望,瞬间的积淀不要流淌,岁月的馈赠别被消磨,而是在时间的河床上凝聚起沉潜的力量。我们希望,能与读者一道观察、思考,发现更广阔的时代,与社会一起向阳生长。

京东已售,扫码即购

— “与时代谈谈心+与世界谈谈心”套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