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出现的大蜗牛究竟有多危险?

最近雨水比较多,地面比较潮湿,结果雨后就出现了不少软体动物,比如蚯蚓,这个较为常见,还有很多的大蜗牛。估计不少人留意过雨后出现的大个头蜗牛,大的几乎有手掌那么大,小的也有7/8公分,看到这么大的蜗牛,会不会觉得很奇怪?毕竟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蜗牛都是比较小的,蜗牛长这么大还真的比较罕见!
可能部分人会觉得很可爱,甚至去摸一摸,更有甚者拿回家里当宠物养着,当然还有更大胆的觉得这么大的个头,可以饱吃一顿了,毕竟螺蛳之类的都可以吃么,然后就收拾收拾大朵快颐了。不过,这里可要提醒大家一下,一定不要去摸,更不要吃。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我道来!
图片
01,大蜗牛的来历
———————
这种大蜗牛,其实是入侵物种——非洲大蜗牛。体型较大,体长 约 7-8cm,最大可达 20cm。有没有恶心的感觉?
图片
这是我国首批的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据说是因为一个华侨回国不小心携带了蜗牛卵导致的。
但是来到我国后大量繁殖,这种蜗牛食量大,食性杂,我们常见的农作物、水果、蔬菜都是它们的食物,甚至还能吃肉。体型巨大,有些地方也称为菜螺、花螺等。
图片
非洲大蜗牛食性广,危害蔬菜、花卉、甘薯和花 生等草本、木本和藤本共 500 多种植物,被人 们称为“田园杀手”。据报道,非洲大蜗牛可取食黄 瓜、西瓜、仙人掌、玉米和甘蔗等 20 多种农作物的叶 片,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1]
这种蜗牛喜欢阴凉的地方,一般也是夜间活动为主,但是一旦下雨了,气候条件比较凉爽湿润,大蜗牛就开始出来活动了。
图片
02,为什么不能触摸大蜗牛呢?
—————————
有的人就说了,这种软体的大蜗牛,肉又厚实,又不是啥毒蛇猛兽,还不能去触摸了?其实,这种大蜗牛不简单,它是很多对人有害的寄生虫和病原菌的宿主,比如结核病、脑膜炎等等,而且他们往往会接触到人的垃圾等区域,导致沾染更多的有害病菌,可以说是一个移动的病菌携带体,你要是贸然接触了,就容易造成感染,引发疾病。还有人曾经食用大蜗牛导致了脑膜炎。
非洲大蜗牛的体内有多种寄生菌,其中 90.9%的个体携带有 Pseudononas,30.9%的个体有 Gitrobacter sp.,20.9% 的有 Enterobacter sp.,20.6%的 有 Proteus sp.,19% 的有 Serratia sp.和 Bacillus sp.等。此外,已经死 亡的非洲大蜗牛会招引 Pycnona 属和 Lucilia 属的 苍蝇,而这些苍蝇与伤寒病的传播有关[1]
最后,作为家长们,一定要让小孩避免接触大蜗牛,如果接触了,要做好消毒,并及时观察,一但出现症状,马上送医院进行治疗。
[1]游意.非洲大蜗牛的分布、传播、为害及防治现状[J].广西农学报,2016,31(0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