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青藏高原,你会遇到哪些青蛙和蟾蜍?——《常见两栖动物野外识别手册》

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幅员辽阔,特殊的生态环境中生存着一些极具特色的珍稀野生动物。青藏高原涵盖了青海、西藏、云南、四川等不同的省份和地区,拥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也截然不同。既有“高处不胜寒”的空气稀薄的高原环境,也有气候温润的热带雨林。因此,青藏高原的物种组成也是别具一格的,多年来一直被科研工作者所关注,其中两栖动物的多样性尤为丰富。以西藏为例,目前西藏地区记录的无尾两栖类(蛙和蟾蜍)已超过60种。其中,以藏东南雅鲁藏布江流域两栖动物为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其中又以墨脱为甚;而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大部分区域由于海拔较高,温度低,植被稀疏,其两栖动物多样性相对较少。
 
图片
察隅到墨脱路上,高山草甸间云雾缭绕的然乌湖(王帅 摄)
 
喜马拉雅山北麓的高山灌丛、草甸和沼泽,是西藏西部高原地区的典型生境,这里与四川西部相邻,两栖动物种类很少,但是数量较多,在其活动的季节的夜晚很容易见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高山倭蛙、西藏齿突蟾和无斑山溪鲵。它们是典型的青藏高原物种。此外,中华蟾蜍也较为常见,这一带的中华蟾蜍由于脊背上有一条浅色的纵条纹,曾被认为是一个单独的物种,被称为“西藏蟾蜍”。
 
图片
高原上的草甸和沼泽,是两栖动物理想的栖息场所
图片
中华蟾蜍是西藏高海拔地区常见的无尾两栖动物,其背中央有一条浅色条纹,与其他地方的种群略有不同(手册第126页)
图片
西藏齿突蟾生活在青海南部,西藏东部以及四川西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方(手册第118页)
 
图片
无斑山溪鲵是西藏所分布的为数不多的有尾两栖动物之一(手册第20页)
相比与寒冷缺氧的高原地带,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藏东南地区更像是一片“塞外江南”。从波密驱车开往墨脱的路上就可以很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刚翻过嘎龙拉雪山垭口,公路边的植物以耐寒的针叶林为主,而随着海拔的降低,植被从寒带针叶林逐渐变为温带阔叶林,宽阔叶子的芭蕉树和蕨类植物比比皆是。
 
图片
在藏东南低海拔地区,其气候和植被颇有热带雨林的色彩。这里温润多雨,因而时常可以看到彩虹 (墨脱格林村)
 
藏东南地区的两栖动物种类很多。其中,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区域是两栖动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方,约占整个西藏两栖物种的3/4。其中,树蛙科和亚洲角蛙科则是典型的温带、亚热带物种。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头上长着“角”的墨脱角蟾,成体只有硬币大小的西藏舌突蛙、在树洞中产卵的棱鼻树蛙、带着亮蓝色“美瞳”的波普拟髭蟾等独特而又珍稀的两栖动物。
 
图片
突吻原指树蛙,因其吻端有一个小小的肉质突起而得名(手册第212页)
 
图片
墨脱角蟾是角蟾中比较大的一种,体长可达6~7cm,其双眼上方各有一个肉质的角状凸起(手册第89页)
 
图片
波普拟髭蟾,其虹膜为星空般的亮蓝色(王聿凡/摄,手册第101页)
 
很多两栖动物喜欢在夜里活动,雨天就更加活跃。因此,雨夜是拍摄角蟾的最佳时机。然而,在这种环境下,想拍张照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夜里想找到蛙类,最直接的方式是听它们的叫声。不过,它们非常警觉,稍有响动就会噤声。于是,在泥泞的土路上趴卧十几分钟甚至半个小时,是拍摄蛙类照片过程中的家常便饭。一张照片排出来,头发,衣服,鞋子经常会湿透。
 
图片
作者雨夜里拍摄墨脱角蟾的工作照(蒋珂 摄)
 
相比之下,拍摄树栖的蛙类似乎容易一些——至少不用一直蹲着或者趴着。例如这只双斑树蛙。但是,很多树蛙栖息在林木茂盛的树林或竹林中,那里是吸血的蚂蟥、蚊子和蠓的“大本营”。蚂蟥唾液中有麻醉神经的成分,所以咬人并不疼。我在墨脱格林村,全神贯注拍摄一只树蛙的时候,原本凉飕飕的腰间突然有一股热流划过,回手一摸,摸到一个软软凉凉的东西,一看手,全是血。一只铅笔粗的粗蚂蟥正在大快朵颐,要不是夜里微凉,热血流出,我根本察觉不到自己已经“中招”了。
 
图片
栖息在悬钩子叶片上的双斑树蛙,摄于西藏墨脱(手册254页)
除了蚂蟥之外,毒蛇也是野外拍摄过程中的潜在的危险。例如某些竹叶青蛇喜欢盘踞在树干上,与周围的绿叶融为一体,不仔细看就很难辨认。
 
图片
翠绿色的墨脱竹叶青蛇,与周围的绿叶融为一体
相比于蚂蟥,毒蛇而言,墨脱一带的地质灾害则是更为可怕的自然风险因素。当我们驱车离开墨脱的时候,中途被告知,由于连日降雨,墨脱县城到背崩一带的盘山路塌方了。当我们赶到时,平坦的公路已经被山上滚落的泥土和石块冲成了一个陡坡,冒着热气的泥土还在时不时地往下滚。为了赶路,我们只能背着各自的行李,踩着塌方处泥土和石块从一头爬到另一头,换车前行。而下方几十米就是奔腾咆哮的雅鲁藏布江。
 
图片
塌方的盘山路一片狼藉,而公路下方几十米的雅鲁藏布江在奔腾咆哮
 
图片
《常见两栖动物野外识别手册》于2021年6月正式出版,收录了我国300余种两栖动物。
 
每每想起这些野外拍摄两栖动物的经历,我的脑海中总是想起“祖师爷”——我国两栖爬行动物学奠基人刘承钊院士的墓志铭上的那句话: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两栖爬行动物使我忘掉了所有的艰难与险阻。
今年6月下旬,在重庆大学出版社、荒野公学自然保护科普中心以及我的同行好友的大力支持下,《常见两栖动物野外识别手册》终于出版。这本手册中包含了我和同行好友拍摄的600余中国分布的两栖动物野外生态照片,涵盖了300多个种以及绝大部分的科、属。距离2013年接手这本手册,已经过去整整8年。
本书在筹划的过程中,得到了众多同行好友的支持,提供了大量原创、高质量照片,并对书籍内容提出了诸多改进意见和建议。在此,郑重表示感谢。
本书前言中有两栖动物分类、多样性和鉴别的基本知识,书的末尾附有常见引进种、外来入侵种的照片,可供科研工作者、摄影爱好者以及海关从业人员参考。
本书中青藏高原两栖动物的拍摄工作得到“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支持(专题编号:2019QZKK0705),在此致谢!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青藏高原古生物科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