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沙弥:我并非佛系青年,但随时随地超脱

图片
插画:刘墉
小沙弥对什么都好奇。秋天,禅院里红叶飞舞,小沙弥跑去问师傅:「红叶这么美,为什么会掉呢?」师傅一笑:「因为冬天来了,树撑不住那么多叶子,只好舍。这不是“放弃”,是“放下”!」
图片
插画:刘墉
小沙弥跟师傅坐车出去,天气很不稳定。小沙弥怨:「一下出太阳,一下阴天。」师傅说:不!应该说是我们一下子开进阳光里,一下子又开出来了。太阳哪天会不出来呢?白天就算刮风下雨,它也躲在云层后面。所以有什么不如意,都可以看看天,告诉自己其实太阳等在那儿,就算不照过来,自己也能走进去。走进阳光里!
「这叫洁癖吗?」师傅笑笑:「你嫌天脏,嫌地脏,嫌人脏,外表虽然干净,内心反而有病,是不洁净了。」
图片
插画:刘墉
以上三段文字与插画,出自美籍华人作家、画家、教育家刘墉先生在2020年推出的《当小沙弥遇见刘墉》。
不知道您有没有读过刘墉先生的书,当我看到刘墉先生去年推出的这本书时,立刻重新唤起少年时的记忆。他的《萤窗小语》、《我不是教你诈》、《超越自己》曾经陪伴过一代人的成长。据台湾最大连锁书店“金石堂”统计,刘墉十六年以来位居台湾畅销书作家之冠,作品在中国大陆销售超过千万册。
《当小沙弥遇见刘墉》包含20个小故事。故事中没有宗教。不说理,不说教。浅淡的文字,读起来不累,安抚情绪,令人愉悦还有所启悟。
说到小沙弥,他可爱的形象早已风靡网络。可是大家知道小沙弥这个形象的原创作者是谁吗?他其实是台湾雕塑家林昭发先生。
图片
小沙弥 纯真
台湾 林昭发
关于林昭发先生,可谓名不转经传。由林先生原创的小沙弥,不是绘画,不是故事,而是用台湾宜兰县及南投县埔里镇特产的铁丸石做成的石雕。
图片
小沙弥 希望
台湾 林昭发
当小沙弥还未走进大众视野成为网红,观复博物馆的马未都先生曾到访台湾,看到了林昭发先生雕塑的小沙弥,甚为喜爱。后经林昭发先生独家授权,观复博物馆成为中国大陆独家销售正版小沙弥的经销方
为什么这种小沙弥受到喜爱呢?这其实和中国人独有的审美有关——一种由“妙悟”带来的空灵体验息息相关。那种瞬间“静下来“的感觉,让人从当下体会到永恒,从而获得一种人生智慧。
无论是通过文字故事,还是造型艺术,小沙弥总是在“妙悟”。妙悟并不是领悟一般的知识,而是一霎那对于宇宙本体的体验、领悟。但是这种悟并没有脱离与摒弃生活世界。恰恰是在普通、日常、富有生命的感性现象中,特别是在大自然的景象中,去领悟永恒的空寂的本体。
图片
插画:刘墉
“ 古池塘,
青蛙跳入波荡响 ”
“古池塘,青蛙跳入波荡响” 是日本17世纪大诗人松尾芭蕉的一首知名俳句。朱良志曾解读说,诗人笔下的池子,是亘古如斯的静静古池,青蛙的一跃,打破了千年的宁静,这一跃,就是一个顿悟,一个此在此顷的顿悟。撕破了世俗的时间之网。
苏轼曾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图片
小沙弥 自在
台湾 林昭发
由林昭发先生雕塑的小沙弥,或自在仰卧,或虔心祈福,或托腮静思,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创造了“空”与“静”。
在“空”、“静”之中包纳万境。那是一个充满祈福、筑梦、欢喜、希望、自在、纯真的美丽世界
图片
小沙弥 祈福
台湾 林昭发
图片
小沙弥 筑梦
台湾 林昭发
小沙弥道出 “平常心是道”。“平常心”就是“无念”、“无心”,不是心中没有念头,而是不执着于念,不为外物所累,保持清净心。耶稣曾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一个人一旦开悟,就会明白最自然、最平常的生活,就是最正常的生活,就是佛性的显现。
有人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回答说,“用功”。问:“如何用功?”答:“饥来吃饭,困来即眠。”那么这和平常人有何不同呢?回答说:“不同。”问:“何故不同?”回答说:“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觉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一个人悟道之后,还是照样吃饭睡觉,但是毫无执着沾滞。这叫任运自然。
图片
小沙弥 希望
台湾 林昭发
小沙弥借道禅宗,要人们关注当下,珍惜瞬间。早晨听到窗外一声莺叫,雨后听到一声蛙叫,或者看到玉兰花开,而悟到了那永恒的本体。这就是由佛教的 “出世” 回过头来主张 “入世”,追求“入世”与“出世”的和谐
小沙弥说,“我并非佛系青年,但随时随地超脱”,你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