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日教育交流会(在线)成功举办

7月9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山东省教育厅、日中文化交流中心(环球翔飞教育集团)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承办,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协办,日本文部科学省、中国驻日本大使館、日本上智大学、日本国際交流基金日中交流中心后援的第七届中日教育交流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隆重召开。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中国122所来自高校、高职和高中的代表,大阪大学、广岛大学、北海道大学、上智大学、东洋大学日本63所来自高校和高中的代表,双方共近400人通过线下和线上方式共同参加此次会议。
图片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 王永利
图片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孙晓筠
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大使馆公使衔参赞 胡志平
图片
日本文部科学省高等教育局代表 德留丈士
图片
日本驻青岛总领事馆总领事 井川原贤
图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 姚军
图片
日中文化交流中心总代表 伊藤修一
图片
全体贵宾合影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王永利、日本文部科学省高等教育局国际企划室室长助理德留丈士、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胡志平、日本驻青岛总领事馆总领事井川原贤、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孙晓筠、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姚军、日中文化交流中心总代表伊藤修一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综合与研发部副主任肖蕾主持大会开幕式。
大连理工大学校长郭东明、日本上智大学校长晔道佳明就“后疫情时代中日教育合作展望”进行了主旨演讲。
大连理工大学校长郭东明演讲中提到,后疫情时代如何创新合作,化“危”为“机”,解决中日师生交流合作的实际困难,特别是持续推进中日大学生在大学时期建立深厚的同窗友情,共同培育中日世代友好接班人和高水平精英人才,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历史使命。日本上智大学校长晔道佳明希望借本次中日教育交流大会促进中日学生和教师的交流,进一步加深大学之间的联系。
图片
大连理工大学校长 郭东明
图片
上智大学校长 晔道佳明
当天大会分别以“中日大学校长论坛”和“中日高中教育论坛”两个分会场同步进行。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院长周异夫与国际交流基金日中交流中心所长堀俊雄分别主持。
在“中日大学校长论坛”上,中日校级领导及代表先后围绕“后疫情时代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后疫情时代中日国际教育合作”两个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双方均表示今后将进一步扩大互派规模,切实做好、推进好本校的国际化发展工作。论坛上演讲的嘉宾领导先后为:天津外国语大学原校长修刚、日本广岛大学副校长佐藤利行、吉林大学副校长王利锋、日本北陆大学校长小仓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刘华东、日本千叶大学副校长渡边诚、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日本大阪大学副校长河原源太、山东大学副校长兼青岛校区校长韩圣浩、日本东洋大学副校长高桥一男。
在“中日高中教育论坛”上,中日校级领导及代表先后围绕“中日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和“中日高中校际交流与合作”两个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对于积极开拓研发适合国内各类中高等院校的优质升学通道,广泛开展中日两国院校间的互访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升学通道,专业方向和解决方案达成一致。论坛上演讲的嘉宾领导先后为:日本帝京可儿高中校长古木纯司、济南外国语学校校长刘新利、上海文来中学校长黄健、日本云雀丘学园校长中井启之、日本三田国际高中副校长梄岛知哉、长春外国语学校校长王昊、日本立命馆庆祥高中校长江川顺一、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吴坚、日本大阪府立三岛高等学校校长井上隆司、青岛第二中学校长孙先亮。
图片
天津师范大学校长 钟英华
天津师范大学校长钟英华做总结发言,阐述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也加速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变,更为全人类带来了深刻启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逻辑告诉我们,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此外,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进一步促进疫情期间中外教育交流事业的发展,更好地应对新时代教育新征程带给我们的挑战和机遇。
截至目前,中日教育交流会已成功举办七届,成为中日两国教育界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中日两国人文交流渊源深厚,积淀了两国独特的文化交融,凝聚成联结两国人民的牢固纽带,形成了促进两国关系发展的不竭动力。
本届交流会虽因疫情延期至2021年举办,但此会的举办在疫情对全球各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冲击下,以更务实的态度促进疫情期间中外教育交流事业的发展及如何应对疫情给教育带来的新命题等角度均具有重要意义。大会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推动中国高等院校与日本高等院校的紧密合作,为中日人文教育提供更加广泛的对话交流平台,促进中日两国间的友好交流。
第八届中日教育交流会将拟于2022年11月在东京举办。
中日参会院校名单
图片
中方参会大学
图片
图片
日方参会大学
图片
图片
中方参会高中学校
图片
图片
日方参会高中学校
图片
中方参会高职学校
图片
图片
日方参会专门学校
主承办方及后援单位
【主办单位】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山东省教育厅
(株)GES 日中文化交流中心
【协办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后援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大使馆
日本文部科学省
日本上智大学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日中交流中心
【媒体支持】
新华社东京分社
人民日报东京分社
人民网东京分社
中新社东京分社
日本东方新报
光明日报《留学》杂志社
搜狐教育
【承办单位】
日中文化交流中心
背景介绍
中日教育交流会
图片
中日教育交流会(以下简称“交流会”)是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日中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中日两国教育交流的高水平盛会,迄今已在日本的东京、京都、大阪成功举办六届。交流会旨在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水平,努力构建亚太区域多边学历学位互认机制,充分发挥大学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交流会于2013年第一次举办,以上智大学建校100周年为契机,邀请了由中国近50所高校的56位日语教育及国际交流负责人组成的“中国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团”赴日参加上智大学百年校庆暨首届中日大学教育交流会,上智大学曄道佳明副校长等相关领导和教授出席并致辞;由此,中日教育交流会成为两国教育领域交流合作的创举,在此基础上,2015年第二届东京交流会吸引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26所中国高校与早稻田大学、横滨国立大学等21所日本高校的教务和国际交流部门的负责人,中国驻日使馆教育处谭永东出席并致辞;2016年,第三届交流会的举办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大阪总领事李天然、京都府知事室长上田敏胜以及包括北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在内的8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教育机构人员齐聚日本京都,会上中国E9卓越联盟和日本国立六大学联盟签署了合作协议;2017年,第四届交流会再次在京都成功举办,北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中日两国109所院校的200余名代表就留学话题展开深入交流,中国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19的第六交流会在日本大阪功举办。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大阪大学、广岛大学、上智大学等152所中日两国大学及中等院校,共计400余位校领导及师生出席了第六届大会。
九年来,中日教育交流会为两国院校、学者、学生之间沟通对话搭建了桥梁,为深化两国人文领域交流、增进民众相互理解和友谊、促进中日友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于1981年7月成立,1991年在民政部注册为全国性社会组织。2014年被民政部评为5A级社会组织,2015年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秘书处设在北京,为常设办事机构。
作为中国教育界开展民间对外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全国性社会组织,交流协会积极推动中国教育界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增进各国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 2006年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2008年成为“联合国新闻部非政府组织合作伙伴”;2009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咨商地位”;2011年成为联合国学术影响力项目成员;2015年成为世界职教院校联盟 (WFCP)副主席单位,以及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SEAMEO)附属会员。
● 职业技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国际文化教育交流志愿者工作委员会、教师教育国际交流分会、教育装备国际交流分会、中学教育国际交流分会、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分会、民办教育国际交流分会、国际医学教育分会、应用型高校国际交流分会、未来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双一流”建设高校国际交流分会。
● 秘书处有国内项目合作伙伴单位1,000多个,与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多个权威教育组织和团体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
日中文化交流中心
日中文化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1年,是以积极开展中日两国友好文化交流活动、架起两国人民友好桥梁为目标的非营利性留学推进组织。中心自创立起始终致力于推进中日大学间的合作,竭力为双方大学提供全面的交流平台。
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教育处、日本外务省、日本贸易振兴会等中日有关部门和友好团体的大力支持下,中心于2010年秋季起开始实施两国大学间的学分交换、语言学习等项目。十余年来,中心不断扩大服务领域和规模,与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上智大学等近60所日本名门大学及30余所语言学校展开了深入合作,并先后与上智大学、千叶大学、立教大学、北海道大学、金沢大学、南山大学、大东文化大学、大阪大学、九州大学、明治大学、东洋大学及流通科学大学合作成立中国联络处(所)。
供稿:日中文化交流中心
记者:屈琦
监制:李璨
责任编辑: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