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11预览版是个坑?游戏本升级后性能大幅下降!

【前言】
2015年Win10刚刚问世之际,曾有高管表示这将是最后一个版本的Windows。这么多年过去,正当所有人都信以为真,直呼良心时,被悄然上线的Win11预览版啪啪打脸。其实本人并不纠结版本号的问题,可此次所谓的系统重大升级,没有带来令人眼前一亮的重大颠覆性功能,反倒是疑似微软为了保卫略显疲态、拉动市场需求的X86阵营生存之战。
【Win11意图分析】
图片
先来看看Win11的系统需求,处理器1GHz 64位CPU或SoC几乎是目前再低不过的配置、内存4GB/硬盘64GB也不高、UEFI安全启动未来大趋势没什么好说。但TPM受信任平台模块2.0可不是每个主板都有,仅在Intel 100系、AMD 300系以后的平台才有可能支持。尽管有很多网友探索出绕开TPM的安装方法,以后的正式版未必可行。
图片
之所以说“可能支持”,是因为TPM 2.0非强制标准,不少主板厂商或品牌台式机为了降低成本Costdown掉了这个模块,仅保留扩展跳线。这样一来以功能性而非性能,将性能依旧够用的老平台粗暴的排除在外,微软与硬件厂商勾结让用户强制更换硬件的意图甚为明显!让人不禁想到在企业采购中,用然并卵的特定条件进行恶劣的锁标行为。
图片
至于新系统所更新的内容嘛,网上已经有很多的体验文章了不再赘述。简单来说:更贴近MacOS用户的全新UI设计、自带小工具的重新整合、更好用的APP Store、支持安卓APP直接运行、老调重弹的安全加强。这几大方面显然早有第三方解决方案能够实现,Win11有可能是自Win98以来创新内容最少的系统升级。
图片
对于硬件可以确定升级Win11的用户而言,最为关心的莫过于相比Win10的性能表现,尤其是游戏性能表现究竟如何?结论是单以目前公开的预览版做对比,很不理想,没有体现出所谓的执行效率提升。下面本人利用手头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主流配置,i7 11800H + RTX3050 + 16GB + 512GB的机械革命Z3 Air做一测试。
【测试平台简介】
图片
机械革命Z3 Air轻薄游戏本复刻了同方国际早些年的轻薄性明星模具,AC面使用铝合金材质,表面经过阳极氧化喷砂工艺处理。重量仅1.96kg、厚度薄到20.5mm,兼具性能与便携,让它的使用场景更加多样化。
图片
15.6英寸3面超窄边框屏幕在日常使用起来能提供出色的体验,并且面板还具有高达100% sRGB的色域覆盖范围。值得一提的是720P摄像头和麦克风阵列终于移到上边框,避免直插鼻孔的糟糕取景。
图片
图片
101键的全尺寸键盘作为游戏本产品来说必不可少,很多游戏需要使用到数字键盘作为快捷按键。1680万色RGB灯光效果,通过内置的控制中心软件进行各种效果调整。键盘右上部加入的运行模式切换按键,能够免重启快速切换办公、游戏和狂飙模式,以适应不同的工况需求。更多产品细节及性能参考本人曾经写过的评测文章。
【性能测试】
图片
由于Win11无法开启机械革命Z3 Air自带的电竞中心,RTX3050 GPU仅有70W的功耗释放,为了公平起见在Win10中同样将功耗限制为70W并关闭Dynamic Boost,其他保持默认设置。
图片
图片
在喜闻乐见的鲁大师测试项目,Win11总分1130925、Win10总分1277340,新系统分数降低了10%以上,主要的差异点在于CPU和硬盘子项目。
图片
图片
CPU-Z自带的测试项目,Win11多核4949/单核580/倍率8.53、Win10多核5517/单核608/倍率9.07,各项数值Win11下降明显。
图片
图片
负载更高的CINEBENCH R20项目,Win11单核534/多核3369/倍率6.31、Win10单核581/多核4318/倍率7.43,Win11已经可以按车祸现场来形容了。
图片
图片
AS SSD硬盘测试项目,Win11读取1788MB/s写入1058MB/s、Win10读取2159MB/s写入1613MB/s,差距依旧很大30%以上。
图片
图片
游戏玩家最为关心的3DMark成绩(RTX3050Ti 70W),Win11总分12880/GPU 14329/CPU 21752、Win10总分13116/GPU 14435/CPU 24719,GPU性能几乎相同,还是CPU拖累了总分。
图片
图片
利用游戏大作《Control》进行实际游戏测试,正如猜测的那样,只要CPU性能够用,实际的游戏流程度就没有太大的差异——同为85帧左右。
【全文总结】
细心的网友可能会发现Win11测试中的截图都带有水印,系统自带的截图功能根本无法工作,只能用第三方软件进行截图。在性能方面,Win11预览版不仅没有带来Win7 to Win10的性能提升,反而对CPU和硬盘的性能有一定限制,限制幅度令人瞠目结舌。总之以目前的Win11预览版表现来看,尝尝鲜体验下类似MacOS的全新界面可以,真正用起来还是等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