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实力派演员王仁君!|专访

图片
| 经纬
很难想象,观看一个人奔跑也可以如此热泪盈眶。
图片
在电影《1921》中,当王仁君饰演的毛泽东在上海街头一路狂奔,观众好像也身临其境,进入了他的内心,跟着他的步伐一起为旧时代宣泄、悲愤。
这就是电影的力量,更少不了演员不可磨灭的功劳。
此前王仁君已在《古田军号》及《中流击水》中成功饰演过毛泽东主席,为观众和业界广泛认可,再加上他在《1921》中精彩的表演,王仁君身上“毛主席特型演员”的印记越来越深。
图片
虽“饰演毛主席意犹未尽”,但他从不给自己设限,“只要遇上好剧本,故事和人物能够打动我,我不挑角色。”
正因如此,他在《知否》中饰演学识渊博的盛长柏,在《香蜜》中饰演温文尔雅的水神,在《三国机密》中饰演“王佐之才”荀彧,在《军师联盟》中饰演“七步成诗”的曹植,在《萧红》中饰演文质彬彬的作家端木蕻良等诸多完全不一样的角色均颇受好评。
图片
出道多年以来,作家、名士、伟人,在这种有历史人物原型的角色中去表演,王仁君早已积累和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与理念:“在力求还原历史的同时,从中寻找到人性的闪光点及与当代人性格相通的地方,在一个既定的表演空间里完成对角色的创新和突破。”
而面对另一种古装、神话等题材中虚构的角色,他在表演时也会“注重回归人物本身的背景和逻辑,在心象中建构起他的模样,从而赋予角色更多立体的形象。”
由此可见,从理论到实践,星途可期的王仁君,已是一个戏路宽广且对表演有着独特见解的实力派演员。
01
独自奔跑
跑步那场戏,在片中只有不到一分钟,拍摄时王仁君却绕着上海和横店的影视城奔跑了三天,几乎所有的街道都被他跑了个遍。从进组前两个月到剧组三个半月的拍摄期间,王仁君更是每天坚持晨跑、夜跑,试图从形体上无限接近青年毛泽东的那种意气风发的状态。
同时,他还非常深入地研究了这场跑步戏发生的前因后果:“当时青年毛泽东刚到上海跟李达夫妇见面很开心,看到法国人在热烈庆祝国庆本想进入观看却被阻拦在门外,这种在自己国家被他国人拦下的屈辱感与他少年时代的叛逆、奔跑、求索重叠交错,更加坚定了他朝向革命理想和新生未来的信心。”
图片
无疑,这场意味深长的跑步戏通过他极具冲击力的表演在观众心中激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路演时,很多观众都提起这场戏,他们会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比如有人将之与人生困境联系到一起,“它让我觉得人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走路行不通,那就奔跑起来吧。”
的确,对于演员来说,从出道到成名,一路走来,很少会一帆风顺。“刚出道拍的那些主旋律作品,不是很受关注,所以当时遇到了这种瓶颈时做出过艰难的选择。但后来出演的包括《军师联盟》等影视剧,还是本着一个原则,就是希望出演一些留得下来的作品,能够让大家真正喜欢。”
图片
近些年,王仁君出演的影视作品尽管不全是担纲主角挑大梁的,但每一个角色他全都很认真地对待,演绎得非常出彩。正如他自己所说“无须常立志,但要立长志”,并不一定要频频幻想,有一天会造就一番惊天伟业,但一定要选准目标,脚踏实地的努力去实现。
如今,主旋律题材的作品蓬勃发展,他赶上了好时候,“现在我收获了很多年轻的观众和粉丝”,这与他对表演不断地探索和琢磨密不可分。
《1921》的毛泽东28岁,《古田军号》的毛泽东36岁,《中流击水》的毛泽东则是26-35岁,这三部作品分别呈现了三个不同阶段的毛泽东,王仁君在一遍遍翻阅史料、回忆录及各种专著熟悉毛主席不同时期的事迹、性格和思想的基础上,必须得细腻地、有区分地去扮演
图片
比如,在《1921》中,28岁的毛泽东就跟现在的年轻人一样,只身来到一个陌生的大城市,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在此过程中也有过许多不同的尝试,有过迷茫时刻,但立场坚定、满怀希望是他的底色,所以就得“把他的那种阳光、青春、有冲劲的感觉演出来。”
他初见陈坤饰演的陈独秀时,特别紧张和仰慕,“陈独秀拿出一本共产党宣言全译本,我必须先用手在身上擦一擦才能接,因为之前我在洗衣房工作。”与恋人杨开慧告别时,“没有太多的话,但是那把伞一直是倾斜在杨开慧那边的,我的半边身子都淋湿了。”
图片
而在《古田军号》中,36岁的毛泽东,已经经历过《1921》的洗礼,“清楚地认识到农民阶级的重要性,认识到必须把马列主义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同时,经过人生起伏和许多历史事件的沉淀后,毛泽东的领袖气质已基本显现。他的人格魅力应该是非常从容、淡定、潇洒的,所以表演时,我的动作、手势幅度要大一些,但也要稳。”
02
与实力戏骨、导演同行
《1921》群星荟萃,饰演何叔衡的张颂文让王仁君记忆最深刻:“我和颂文老师吃饭都在聊人物怎么塑造,聊时代背景这些,甚至聊这个人物有几个孩子,从事什么工作,聊《湘江评论》怎么销售、怎么发行的问题。”
颂文老师在演跳崖的那场戏时,为了寻找人物的状态和情感,在剧组写了一封真实的信给我(润之),大概意思是说,胜利的曙光我看不到了,希望你能替我继续走下去,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这封信一直放在他口袋里,作为他丰沛表演情感的催化剂,是我偶然发现的,当时非常感动和钦佩。我想,这大概就是真正的好演员吧。”
图片
另外,与“建国三部曲”的缔造者——黄建新导演的首次合作,也让王仁君非常激动和感佩:“导演在现场非常有耐心、温和、睿智,没有他不了解的事,没有他搞不定的状况。他今年67岁了,但完全感受不到那个年纪的状态,他每天很早起床,很晚睡觉,中午休息时还会刷抖音主动去了解现在年轻人的喜好。跑步那场戏就是他从抖音里得到的灵感,让我结合三级跳远的概念大步流星地大抬腿奔跑。”
图片
“想象不到吧,在片场,其实跑步最多的是导演。演员的灵感稍瞬即逝,导演就扔掉对讲机直接跑来跑去面对演员讲戏,演员就会第一时间领悟到他的意思表演出不一样的层次感来。”
电影上映后,导演黄建新也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对王仁君的表演赞不绝口:“仁君演得很好,他的奔跑让我们直接进入到青年毛泽东的内心,观众产生了共情,随着韵律和步伐激动。”
而发掘他在《古田军号》里首次扮演毛泽东的八一制片厂导演陈力,对王仁君的影响更是极深的,“第一次饰演毛主席时,陈力导演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概念化、程式化地去表演,不要看之前别人对毛泽东的演绎作品。如果想还原真实,就投入到一手的文字史料里,设身处地的进入他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在脑海里面建构形象。这个形象就是立体的、生动的,是属于自己的。如果模仿前辈艺术家,那就叫模仿,而不叫塑造。”
图片
“没有体验生活就不可能演出生活”,王仁君一直奉行这样一种信念,在拍《古田军号》时,他很早就跟随导演去闽西实地考察,去毛主席住过的地方、走过的地方、开会的地方、指挥部建立的地方等,跟专家、学者们学习,听老红军和当时真正见过毛主席的人讲述他们印象中的主席形象。
后来,《古田军号》在人民大会堂举办首映礼,毛主席的女儿、时年82岁的李敏老人望着王仁君,连连感慨:“像,这个真像。”
03
起飞
《1921》中有一句经典台词:“我们的使命,将将开始”,对于王仁君来说,作为一名好演员的使命,将将开始。
我在演绎一个人物的时候,明显感觉到自己也在随着人物的成长而成长,被他的理想和信念所驱动。从《古田军号》到《1921》再到《中流击水》,每次我都会在毛泽东主席身上找到更深的理解,尝试用更新的维度去呈现。”
图片
演员的成长需要更多的积累和沉淀。如果遇到好剧本和优秀的创作班底,王仁君表示,非常乐意再从更多的角度去诠释伟人。他从不排斥任何好角色,即使是反派,只要能够打动他,他也愿意出演,因为“演员的乐趣就在于体验不同的人生”。
图片
射手座的王仁君,生活中非常热爱旅行、骑马等户外活动,正如毛主席喜欢深入田间地头,他认为多走走、多看看,多去体验生活、了解生活,才是获取表演内在力量的正确途径,才可能在今后的演绎生涯中成为一名真正的表演艺术家。
接下来,他会接一些更接近于当下生活的戏,比如都市剧、创业剧、情感剧等。但他也从不排斥流量,他说“流量一直以来可能是作为一个稍偏贬义的词在出现,但实际上流量代表着作品的关注度,一个作品都没什么人关注,那拍出来也是没什么用的。”
图片
所以他期待今后能够有更多有实力的演员、优秀的演员,不但业务精湛、德艺双馨,而且还特别有流量,这样,演员作为一种桥梁,才会影响更多的年轻观众,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进一步引导良好的社会风气,造就更加美好的未来。
路演中,有一位年轻的观众送给他一盒火柴,“100年前,我们连火柴都没有,也没有火种,但100年后,我们不但有自己的火柴,还有自己的火箭,有自己的火星探测器,我们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这就是演员的力量!好演员应该带着榜样的力量起飞。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