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家口到二连浩特,重走明清张库大道,探索草原丝路

图片
丝绸之路上的沙漠驼队
提到丝绸之路你会想到什么?
是穿越戈壁绿洲,从长安到罗马的西北戈壁绿洲之路?
还是西南崇山峻岭中盘亘交错,通往南亚的西南丝绸之路?
又或者是漂移在世界三大洋万顷碧波巨浪中的海上丝绸之路呢?
图片
丝绸之路示意图,图源:历史书生 红色为西北戈壁绿洲之路,蓝色为海上丝绸之路,绿色为北方草原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最长的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南来北往的商旅在路上相逢,东西方文化以此为纽带碰撞、融合、升华。除了我们熟知的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往西延伸的沙漠绿洲丝绸之路外,在辽阔的北方草原地带,尚有一条草原丝绸之路不为常人所知。
图片
敦煌壁画中的张骞出使西域图
早在张骞通西域之前,北方草原丝绸之路便已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交通干线。它自中原地区向北出发,越过古阴山(今大青山)、燕山一带的长城,转向西北穿越蒙古高原、南俄草原中西亚北部,直达地中海北陆的欧洲地区。
图片
北方草原丝绸之路示意图
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兴于两汉之前,随着戈壁绿洲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逐渐兴起,其便渐遭冷落。
图片
从输送商品的角度来看,北方草原丝路输送的商品,除了永远的丝绸之外,主要是茶叶、皮毛和羊毛制品,瓷器、铁器和中草药,而且其数量很有可能会达到和甚至超过西域丝路。因此,草原丝绸之路也被称为北方丝路毛皮之路、茶叶之路、瓷器之路和铁器之路。
图片
图片
张库大道上,运输交易皮毛的场景
但北方草原丝路却无法完全被海路所取代,只有骆驼队、汽路和铁路的更新换代。中俄之间的交通,以及经俄罗斯而沟通的中西交通,始终在稳定地发展。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经北方草原丝路的中俄(其至中西)之间的茶叶、毛皮、瓷器和中草药(尤其是大黄)的交易,依然兴旺发达,特别是存在着一条“恰克图之路”
图片
草原丝路,图源:甘肃卫视
恰克图之路从塞外名城张家口向漠北出发,经库伦(今乌兰巴托),再向西抵达恰克图的道路。而其中张家口至库伦段,便是史上赫赫有名的“张库大道”。
张库大道“始于明末,盛于清中,衰于民初。”元朝建立以前,内地人前往漠北蒙古地区大多都走这条路,元朝建立以后,在这条路的基础上,正式建立了从大都至上都的驿路。这条古商道在元代之前称作中国北方草原丝绸之路或茶叶之路;在元、明、清时期称古驿道;在清末到民国称张库大道。
抛开其历史价值不说,从地理上看,这也是一条从农耕文明渐变到草原文明之路,突厥汗国、辽金王朝、蒙元帝国在这里创造过无上荣耀。
散落在草原上的元上都、金界壕、伊林驿站,连绵山川、驼马羊群,都是草原的图书馆,书写着辉煌的史诗。
图片
在张库大道穿过的区域,有辽阔的草原湛蓝的海子。这里白马如云毡房似雪,亦是一条绝美的自然风光之路与了解游牧文明之路。
01.草原帝都
元 上 都
13世纪的世界中心
图片
元上都遗址,图源:新华社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的金莲川草原,是中国元代都城系列中创建最早、历史最久、格局独特、保存最完整的遗址,其兼容并蓄的城市模式在世界文明史和城市规划设计史上拥有独特的地位,亦是内蒙古唯一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图片
元上都遗址出土建筑构件、金饰
曾经盛极一时的元上都,虽然只剩残垣断壁,不复当年,但遥想经年盛世,仍可依稀感受其恢弘大气。
元 中 都
保存最完好,后期破坏最少的元代都城遗址
图片
元中都遗址卫星图
图片
元中都博物馆展出螭首
元中都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北县,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与当时的元大都(今北京)、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齐名。其建造者为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元武宗海山,是目前已知保存最完好,后期破坏最少的元代都城遗址。此行,我们将通过元中都遗址博物馆来了解元中都遗址。
金界壕
结构独特的草原上的长城
图片
太仆寺旗境内的金长城
金中期,游牧于漠北草原新兴的蒙古等部族迅速崛起。为防御来自其北境蒙古骑兵军事压力,金代修筑了东北起嫩江北岸,西北至大青山以北的军事防御工程——金界壕
图片
太仆寺旗境内的金界壕
金界壕又称金长城、兀术长城,在《金史》中,对金长城这项工程记载有界壕、壕堑、濠堑、壕垒、垣垒、垒堑、壕障、濠墙、界墙、边堡等十余种称谓。始建于金太宗天会年间,从公元1123年开始修建,直到1198年前后才最终成形,是规模宏大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
02.张库大道
图片
张库大道示意图,图源:律媒先锋
张库大道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三条相对固定的商道。此行我们将从张家口出发,经锡林浩特贝子庙至伊林驿站,返程经苏尼特右旗温都尔庙、乌兰察布回到张家口,感受两条不同方向的张库大道
大 境 门
张库大道的起点
图片
大境门,图源:《大境门往事》
大境门座落在张家口市区北部,始建于明朝成化年, 是万里长城四大雄关之一, 亦是张库大道的起点。数百年来,大境门经历了风雨的冲刷与岁月的洗礼, 印证了中国北方最大国际商埠的繁荣与辉煌。
图片
大境门作为万里长城修建史上最后开筑的一个关门,它完成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与大团结使命;它完成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的大交流。
伊林驿站
连接中原和北方贸易通道的咽喉要地
图片
伊林驿站老照片,图源:二连之窗
图片
伊林驿站博物馆一角,图源:新浪内蒙古
伊林驿站作为进入漠北之前的重要驿站,是连接中原和北方贸易通道的咽喉要地,有着 770 多年历史的伊林驿站,不仅是的张库大道的重要载体,更是二连浩特古老历史的印证。
温都尔庙
张库大道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图片
苏尼特右旗王府与温都尔庙外观,图源:远心微语
温都尔庙也是张库大道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当年,连接莫斯科至北京的电报电话线路就经过这里。在温都尔庙遗址,一块由邮电局在1985年5月设的碑还立在这里,碑身上写着“苏尼特右旗驿站遗址”。
03.草原与马文化
金莲川草原
辽、金、元三代帝王巡幸、狩猎、避暑胜地
图片
金莲川草原,图源:管永新
金莲川,原名“曷里浒东川”,金世宗1168年5月,以“莲者连也,取其金枝玉叶相连之义”,将曷里浒东川命名为金莲川。
图片
盛开的金莲花,图源:娜惠雅
金莲川位于滦河上游的上都河两岸,史上有“八百里金莲川”之称。每到盛夏时节, 碧绿的金莲川草地像一片绒毯铺满大地,其上开满了色泽澜然的金莲花,其景美丽壮观。
金莲川草原和元上都相得益彰,互为依托,在国内外齐名。清澈的上都河水、金色的莲花,与雄浑而神奇的元上都遗址隔河相望,一览无遗。
察哈尔火山群
遗落的内蒙古草原深处的火山景观
图片
察哈尔火山,图源:搜狐网
草原上的火山,是难得一见的地质景观。
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北部的察右后旗乌兰哈达苏木,拥有一处低调的高品质火山景观——乌兰哈达火山群(察哈尔火山群)。30多座火山犹如串珠状分布在草原上,平坦的地势让火山的完美身姿展露无遗;这里的火山群喷发时间近,是内蒙古高原南缘最年轻的火山群,火山体态挺拔秀美。
太仆寺旗御马苑博物馆
展示浓郁蒙古族风情和独特御马文化
图片
御马苑博物馆,展出近2000种有关蒙古人与马息息相关的生活、生产器具,有骑马器具、驾御马器具、马的羁绊、驯服马的器具、比赛用马的器具、骑马配饰、有关马的斗智游艺、生产食用马奶产品的用具、马的医疗器械以及打马鬃、烙马印等传统马文化形式。
在这里,我们可以充分了解皇家御马文化,了解马文化与游牧民族的密切关联。
夏日避暑,去一趟漠北草原吧,从张库大道的起点大境门出发,重走张库大道,欣赏夏日锡林郭勒草原的魅力,感受千年草原丝路的厚重。
-END-
编辑|艺旅文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