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郭刚堂寻子24年终成正果,技术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图片
郭刚堂、郭新振一家人认亲现场。(新华社/公安部供图/图)
2021年7月,寻子近24年的山东人郭刚堂终于迎来了日夜期盼的好消息:儿子郭新振找到了。这个消息,也让因为电影《失孤》而了解到郭刚堂故事的网友为之振奋。在科技的加持和公安部门的努力之下,更多被拐卖的儿童有望与亲人团聚。
1997年9月21日,郭刚堂2岁多的儿子郭新振在家门口被拐走。当年底,郭刚堂在摩托车上绑上印着儿子照片和信息的旗子,走上了全国寻子之路。到2015年,他已经骑行近40万公里,走遍除新疆西藏之外的所有省份,却一无所获。2015年,以他为原型创作的电影《失孤》在全国热映,让更多人知道了他寻子的故事。然而,儿子还是没有找到。一直到6年之后的2021年。
2021年7月13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了侦破郭新振被拐案的更多细节:2021年公安部发起侦破拐卖儿童积案为主要内容的“团圆行动”,将该案挂牌督办;6月,通过技术会战成功在河南发现疑似郭新振的线索;随后公安部门采集DNA信息进行比对,确认其确实是郭刚堂的儿子。公安部同时披露,当年拐卖郭新振的2名犯罪嫌疑人也已经抓获。
郭刚堂24年坚持不懈寻子,终于得偿所愿,是一件值得祝贺的好事。实际上,像郭新振一样被拐卖的儿童还有很多,有些甚至比郭新振丢失的时间更久。2015年,当四川人蓝明秀终于找到被拐26年的儿子时,当年4岁的儿子,也已经有了一个4岁的儿子;2021年6月8日,90岁的山东老人罗凤坤,见到了58年前在火车站被拐卖的儿子罗亚军,这一年,罗亚军也已经60岁了……据公安部在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团圆行动截至目前已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2609名,其中时间跨度最长的61年。
多年以前,有些不能自己生育儿子的夫妻,会从人贩子处买孩子。巨大的“需求”,让拐卖儿童(尤其是男童)案件,一度非常猖獗。而受制于当时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等等技术限制,即使在发现孩子被拐卖后马上报警,往往也难以找回,而此后的寻找,更如大海捞针。
而现在,技术的进步,让找到被拐多年的孩子成为可能。DNA分析比对技术的出现,让鉴定亲子关系更加准确和便捷。公安部建立的打拐DNA数据库,成为团圆行动取得巨大成功的功臣。据公安部数据,6月1日集中发布了全国3000多个“团圆”行动免费采血点地址、电话后,已有近万人主动前往接受免费采血,目前已帮助306个家庭实现了团圆。
还有面部识别比对技术,能够让没有进入DNA数据库的被拐儿童也可能被找到。2019年,警方利用某互联网大厂开发的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用一张被拐儿童3岁时的照片,成功找到了被拐10年的一名儿童。而在找回郭新振的过程中,由于郭新振的DNA信息从来没有被纳入过打拐数据库,所以尽管郭刚堂的信息早就在数据库中,却一直无法找到儿子。而在这次团圆行动的攻坚中,警方是先用了其他的技术手段找到疑似郭新振的人,再动员其采血进行DNA比对确认的。公安部没有明确透露是用了什么技术手段找到郭新振的,只是表示通过组织“刑事技术集中比对会战”,“凝聚专家智慧,汇聚数据资源,强化专业协同,创新应用战法,全面运用刑事技术手段”,成功找回失踪被拐儿童718名。显然,打拐已经有了DNA比对之外的利器可用。
此外,公安部还开发了团圆系统。这个可称为中国版“安珀警报”的系统,通过移动互联网将失踪儿童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发布到公众的手机上,使全民参与到寻找失踪儿童的努力中。根据2019年的数据,“团圆”系统上线三年共发布走失儿童信息3978条,找回3901名,找回率达98%,可以是成效斐然,大大提高了找回被拐卖儿童的几率。
打击拐卖儿童,也少不了对买卖儿童者的严厉处罚。拐卖儿童者自然是罪无可赦,而对收买儿童者,也要处罚。此前的刑法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儿童,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而2015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将其修改为“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意味着,收买被拐卖的儿童,一律被认定为犯罪,即使“免除处罚”,但仍然会有犯罪记录。加大对收买儿童的打击力度,可以降低儿童贩卖的需求。没有收买,自然也就没有拐卖。
儿童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一个儿童被拐卖,一个家庭往往也随之破碎。一个被拐卖儿童被找回,也意味着一个家庭破镜重圆。
郭刚堂24年寻子终团圆,可喜可贺。还有更多的郭刚堂等待着团圆的时刻。有了新技术的加持,有了有关部门的努力,愿所有的郭刚堂都如愿以偿,愿天下从此无拐。
辛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