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5G规模应用提速的关键

【通信产业网讯】(记者 赵妍)7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9部门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三年5G发展目标,从标准体系构建、产业基础强化、信息消费升级、行业应用深化、社会民生服务、网络能力强基、应用生态融通、安全保障提升等方面提出了8大专项行动。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行动计划》的落地实施,在专项行动中设置了4大重点工程,包括实施5G应用标准体系构建及推广工程、面向行业需求的5G产品攻坚工程、5G应用创新生态培育示范工程和5G应用安全能力锻造工程,重点明确了主要突破方向,以及需要产业各方合力推动的重大事项。
在当前5G融合应用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期,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的出台对于5G下一阶段发展的影响有哪些?对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哪些现实意义?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在接受通信产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5G商用两年来,技术产业能力不断提升,网络和用户规模全球领先。5G目前主要的问题是行业应用,需要找到切入点。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城市治理,需要整体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这不是单个企业的问题,涉及到行业、地区和甚至整个国家。舒华英表示,此次工信部联合九部门出台的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说明从顶层设计开始重视起来,各部门协同推进发展5G应用。5G改变社会不仅是口号,而是需要扎实地推进融入到千行百业中去。
移动通信从第一代1G、2G、3G、4G发展到现在的5G。1G到4G是面向个人通信,5G面向行业应用。
舒华英表示,TO B阶段,5G规模应用与行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密切相关。例如工业互联网的开展,工厂订单自动化转存等需要企业的自动化生产流程的改进;例如在社会治理方面,无人驾驶不仅需要车联网的技术,更需要车和路的协同,这需要城市进行智能化规划。
舒华英表示,5G改变社会不是一个口号,5G的建设需要整个社会参与进来,这不单单是运营商的事情。一方面政府要投资,因为5G网络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是整个社会都要深度参与。
此次《行动计划》提出了打好5G应用“扬帆远航”发展的三个“团体赛”:打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团体赛”、打好5G行业企业间深度合作的“团体赛”和打好5G各级政府间协同联动的“团体赛”。
5G在实体经济等领域发挥乘数效应,需要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互融合,发挥好技术间的协同互补优势,做好技术“组合拳”,不断支撑5G应用新蓝海。
5G融合应用赋能千行百业,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基础电信企业、设备制造企业、垂直行业、信息技术、互联网等产业各方积极下场“参赛”,同时培育一批专注应用落地的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有效打通产业链各环节,共筑良好产业生态。
5G融合应用属于全新领域,仅靠市场机制难以有效解决应用中的各类问题,亟需加强政府部门间协同和部省联动,做好标准、产业、建设、应用、政策等方面有机衔接,促进5G融合应用加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