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为何征讨越南?屡屡被挑战底线,朱棣:罪恶滔天,不亡何待

明朝永乐时期,明成祖下诏出兵安南,即今天的越南北部,那么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打这一仗呢?
01朱元璋对安南政策
安南的南面是占城,即今天的越南南部,因此安南夹在大明和占城之间。从秦朝时起,安南就是我国领地,五代十国时吴权割据安南,元朝时重新收归我国版图,到了元末时,安南又闹独立。
古代时,皇帝最看重的是主权,只要周边小国奉天朝为宗主国,似乎独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明朝时,安南和占城是明朝的藩属国,是在以明朝为中心的朝贡体系内。
早在洪武元年,朱元璋就派人前往安南督促其朝贡,承认大明的宗主国地位。次年,安南派人去朝贡,是明朝建立后第一批去朝贡的,自然受到朱元璋的高度重视,还赐了“文献之邦”四字。
图片
朱元璋
可是安南却很强势,总是想方设法扩张领土,开始和明朝边境界线有争议,朱元璋查明安南诓大明领地,便命令广西拒绝安南纳贡。
明朝的绝贡威胁起了一定的效果,之后多年里,安南还是进贡,而且进贡的物品更贵重了。
但是到了相国黎季犛掌握实权后,对明朝的态度开始渐渐强硬。
在洪武二十九年,安南竟然向北200多里,攻占了大明广西五县。朱元璋一看很恼怒,一个小国竟然敢犯我大明,吃了雄心豹子胆?朱元璋立刻命令安南国王陈日焜把领土赶快还回来。
朱元璋的命令是发出去了,可是安南一点回响都没有,谈判也陷入僵局,安南黎季犛担心明朝有军事行动,上书明朝礼部狡辩,丝毫没有归还的意思,朱元璋采取了容忍的态度。
此时安南国王陈日焜年幼,相国黎季犛辅政,把持朝政,陈日焜成了一个傀儡国王。黎季犛想摆脱明朝朝贡体制,树立安南的民族特点,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朱元璋为什么容忍安南呢?
因为他担心北方的蒙古势力会卷土重来,只要南方各国不挑事,就不会发生战争,所以安南尽管一直生事,对明朝表现出不恭敬,朱元璋也会忍耐,对安南最严重的惩罚也就是断交绝贡,甚至后期还将安南划为15个不征之国,并定为明朝的对外政策。
图片
列入《皇明祖训》中的不征之国
对于朱元璋的宽容,黎季犛竟然得寸进尺,更加肆意妄为。
安南北面是强大的明朝,西面是高山密林,东面是大海,所以只能南下侵占占城。洪武时期早年,朱元璋派人调节安南和占城的关系,两国之间由于各种复杂的矛盾常常打来打去,纷争不断。图
图片
占城国遗址,婆那加占婆塔
洪武末年,安南发生叛乱,黎季犛逼陈日焜禅位给年仅三岁的儿子,自己辅政,把持朝政。
02安南惹恼朱棣
建文二年,国相竟然把国王陈日焜给杀了,并把陈氏家族几乎全部诛尽,自己做了国王,并改姓胡,史称“胡朝”,陈朝灭亡。
半年不到,黎季犛将王位让给了次子黎汉苍,实际上仍掌握实权。传位给次子是为了方便向明朝讨封,因为黎汉苍的母亲是陈氏家族的一位公主。
后来黎氏父子派使者到大明讨封,谎称陈氏后继无人,朱棣虽有怀疑,但还是睁只眼闭只眼算了。
可是不久,大明和安南在广西边境一带又出现纠纷,不安分的安南继续侵占土地,甚至后来将野心扩展到云南。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前后时期,安南开始欺负南面的小国占城,掠夺财富,而占城也打不过安南,就想起宗主国大明来了。
永乐二年占城国派使者来到南京告状,明成祖朱棣问罪安南,告诫要安分守己,则可以过往不究。
安南领土夹在大明和占城之间,如果两线作战可没这个实力,新国王黎汉苍心里有些打鼓,就回复明成祖不打占城了。
图片
明成祖朱棣
实际上安南并没有收手,而是肆无忌惮地继续攻打占城,想吞并安南,而且还不让占城把被打的事告诉大明。
结果占城一转身就跑到大明哭诉:安南不仅抢钱财,连朝贡时大明的赏赐之物也抢了,还让我们归顺他们,归顺他还不如归顺大明,请大明将我们纳入大明版图,派官员来治理。
明成祖一听就火了,立刻派人去严重警告安南立刻收手,并把侵占的土地还回来。
永乐二年,安南国王陈氏族里唯一的幸存者陈天平,历尽千辛万苦逃到大明,朱棣才搞清楚黎氏父子谋逆之事。
关于陈天平的真实身份,仍有争议,有史料称他是冒充的,是陈氏家族的一位家臣,流亡到老挝,因为复杂的利益关系,得到老挝的支持。
古代帝王最讨厌谋权篡位的事,朱棣真的动怒了,派使者去安南:
“尔为陪臣,屡行篡弑,夺而有之,罪恶滔天,不亡何待!”
黎氏父子知道理亏,但仍然继续狡辩说,以为陈氏无后才称王的,既然陈氏有后,那就请他回国复位好了。
图片
黎季犛像
甘愿让位,估计连黎氏父子自己也不相信,朱棣就更不可能相信了。于是黎氏父子表现的态度非常诚恳,还对天起誓,朱棣心想一个小国能有多大胆,就再信他一次吧。
古代人讲究先礼而后兵,先劝谕对方,实在不行再打仗,如果能和平解决地区问题,对大家都有好处,毕竟打仗也是要花很多钱的。
朱棣使用帝王之术,先给黎汉苍画上大饼,许诺给上公官位,封大郡,并传给子孙。
接着明成祖朱棣派高级将领统兵五千,护送陈天平回国,但是朱棣心里还是有些不太放心,毕竟黎氏一而再再而三的违背诺言,就交代下属见机行事,不可大意。
明军护送陈天平进入安南时,沿途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所到之处都有官员恭候,好吃好喝的招待,看上去黎氏安排挺周到。
但是一位将领觉得有点不对劲,因为国王自己怎么不来迎接,按照礼仪国王应亲自来迎接。安南的陪臣敷衍说国王近日身体不大好,明军将领就没再多想,继续护送陈天平按原计划路线走。
等到他们到了一处茂密的树林深处,恰逢下大雨,道路也不好走。这时安南的十万伏兵从天而降,劫杀了陈天平,打败了明军。
其实黎季犛篡位成功后,就一直在做两手准备,一边积极争取明朝册封,一边暗自备战。篡位之事被陈天平揭露后,大明态度日渐强硬,他知道大明早晚会出兵。
图片
唐咸通元年(860年)安南都护府全图
一再被黎氏父子蒙骗,这不是肆无忌惮地挑战大明王朝的底线嘛,一个藩属国竟然如此胆大,宗主国再不出兵,脸面何在?以后还怎么在其他藩属国面前立威,朝贡体制怎么维持,国家安全怎么保障?
03讨伐安南
明成祖别无选择,只能下令讨伐安南黎汉苍。朱棣一再叮嘱将士纪律要严明,不能侵扰百姓。
进攻前,将领发给安南的檄文是讨伐黎氏父子,有重立陈氏的意思,得到了安南百姓的拥护,安南的守军也没有战意。
讨伐之时,下西洋的郑和已率先抵达占城并与其结盟,与北面的明军南北夹击,安南能不败吗?
据《明实录》记载,一年后大明颁发给占城国的诏书,写的是占城助兵讨安南有功。
尽管黎季犛父子做了长期的作战准备,但是安南军的脆弱令人难以相信,仅七个多月就被大明征服。历史上各朝进攻安南大多情况都是无功而返,很少凯旋。
图片
古安南武士浮雕
越南史家黄高启说:黎氏父子的失败在于失掉民心。
黎氏父子为了完成“得百万兵以敌北寇”的愿望,进行户籍登记,规定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百姓必须服役,心存怨愤的百姓越来越多。此外,黎氏父子谋权篡位以及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引起安南内部的强烈不满和反对。
因此征讨安南之役,明军大获全胜。
永乐五年,明军抓到了安南黎氏政权首领。安南耆老千一百二十余人上言说,陈氏被黎贼杀尽,没有继承人。安南本来就是中国领地,请求重新纳为明朝管辖领地,派人来治理。于是顺理成章的,大明重新收复安南,直接统治了今天的越南北部。
收复安南,是实现大明朝在中南半岛的军事存在,与郑和下西洋相配合,从陆路与海路共同巩固西洋朝贡体制。
安南的地理环境极其重要,处于我国大陆和中南半岛的连接处,收复后可以更好地控制中南半岛,遏制了占城、暹罗、真腊、满刺加,及半岛附近的苏门答刺、旧港、瓜哇、泞泥等国。
此外,安南肆无忌惮地挑战宗主国的地位被兴师问罪,对西洋各藩属国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
可是,朱棣重收安南,尽管政策宽厚,但是安南独立有400多年,早就视大明为外人。再说先前朱棣讨伐黎氏父子时,有重立陈氏后人为王的话,现在却收回安南改设郡县,安南豪杰很不满,叛乱时常发生。
从永乐六年至永乐十二年,明朝花了近六年的时间两次征讨,才稳定住安南局势。期间,安南叛乱遍及全境,陈氏后入打着恢复陈朝的旗帜,得到安南百姓的拥护。对于大明朝来说,击败黎氏政权比平定陈氏叛乱要容易得多。
图片
安南陈朝时期地图
明帝国统治安南受到这些力量的阻挠,尽管政策上给了很多优待,对安南的统治仍以失败而告终。朱棣在位时,数次派大军南下镇压叛乱,才基本维持了对安南的统治。
朱棣去世后,安南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叛乱浪潮,由于继任皇帝朱高炽与朱瞻基一系列的政策错误,明朝最终被迫于宣德二年退出安南,没能完成收复安南国土的伟业。
如果你觉得我写得还不错,请点个赞。
文:十里桂花(关注我,给你讲更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原创不易,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