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放蜡烛也那么讲究?——南朝青釉羊身壶|栋栋娜娜说文物(7)

图片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2021年在福州隆重举行,福建新闻广播福建之声推出百集系列报道《栋栋娜娜说文物》。绵延千年的历史传承,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英杰辈出的八闽名人。让世界了解福建,让福建走向世界!闽韵国潮,一起倾听!
图片
闽侯一座西晋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瓷羊形烛台,高12.5厘米、长17.5厘米,这只羊温顺地跪卧着,羊须、羊角雕刻细致,羊身中空,背部有一个圆孔用来插蜡烛,羊身体的两侧各有一对钩架。整件器物青中略泛灰,釉色均匀,集观赏和使用为一体,是国家二级珍贵文物,为福建博物院收藏。
吉祥福瑞的象征
图片
春秋时代我国已经开始使用烛台,羊形烛台多见于三国时期,因为古代羊和“祥”读音相通,羊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西晋则开始流行狮子形状的烛台。福建这件青瓷羊形烛台是西晋墓葬出土,为什么没用当季最新款的狮形,还是用老款的羊形呢?是福建人怀旧吗?不是的,这是因为文化传播的滞后性,当时福建地区墓葬中出现的同类器物,常常略晚于江浙地区。
图片
福州西门外凤凰岭出土的南朝青瓷狮形辟邪烛台
战乱南迁,人口增多
图片
秦汉时期,福建人烟稀少,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灭闽越国,把闽越人都迁徙到江淮地区,这下福建是地广人更稀了,连十万人都不到,山比人都多。魏晋南北朝北方汉人开始进入福建,有四个高峰期:
一是三国时期,东吴军队花了几十年,先后五次入闽,才把福建纳入版图。
二是西晋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入闽寻找避乱之地。
三是东晋末年卢循起义,公元403年攻入福州,在福建活动达三年之久。
四是南朝萧梁末年的侯景之乱,江东人民纷纷避乱于福建。
图片
南宋初年人口南迁图
所以来福建的:
一是避乱的,有衣冠大族、豪强地主,也有农民、奴隶。宋朝人路振的《九国志》记载:“晋永嘉二年(公元308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这八个姓氏的福建人,很大可能祖先就是这时候来福建的。福建出土的东晋墓葬之多,也证明了这一点。
二是随军队包括起义军入闽的。东吴很多将士就留驻在福建,惠安县黄氏的祖先黄兴,就是孙权手下的将领。
三是为了躲避徭役、兵役的人。三国时孙策在江东地区拉壮丁,不愿意当兵的人纷纷逃亡到福建邵武,建立村庄从事生产。
四是流放者及罪犯。当时福建是理想的流放地。比如孙权死后,孙亮即位,之后被废,贬为候官侯,也就是福州侯,孙亮在流放途中自杀,不然他就是第一个到福建的皇帝。孙亮死后,他的妻子全氏和家属还是来到福州定居。
这些人带来了中原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当然,也带来了青瓷羊形烛台的制作工艺。
图片
监制:赵林、阮怡
编辑:孙世庆
播音:栋柠
微信制作:蒙瑶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