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德罗,你真的读懂他了吗?

图片
微信公众号推送规则变更
请将“探照灯好书”设为星标
不错过每一期好书推送
图片
狄德罗一生著述颇丰,其中《拉摩的侄儿》被恩格斯誉为“辩证法的杰作”,《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被米兰·昆德拉誉为“十八世纪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
因其对后世的影响,又被誉为当代欧洲小说的奠基人。而以狄德罗为代表人物之一的启蒙时代所倡导的理性、科学与平等,更是了解现代社会的一把钥匙。
整理 / 唐山
1713年10月5日,法国东部郎格勒外省小城朗格尔的一个剃刀师家中,后来成为“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的德尼·狄德罗诞生了。
在启蒙思想家中,狄德罗是一个异类。他对时代产生了巨大影响,却没有哲学性著作,与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不同,狄德罗的主要创作集中在小说、散文、戏剧和文艺评论上。
图片
启蒙三先哲: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
对中国读者来说,狄德罗最著名的是“满大人寓言”,即:为了当下的利益,能否杀死遥远中国的一位贤良而智慧的满大人。狄德罗的意思是,人类有普遍共通的情感,道德律是普遍的,不以时间、地点的转移而转移。
“满大人寓言”前所未有地激励其人们的道德激情,但也带来巨大冲突——当我们依据道德律去判断异乡之事时,却与当地人的见解不同,该怎么办?换言之,承认了“道德律是普遍的”,也就意味着人们可以坐在键盘前,不考虑具体事实如何,便肆意裁判他人。
“满大人寓言”可能起于卢梭,当时狄德罗与卢梭还是好友,但二人很快便分道扬镳,互相指责对方“不信仰上帝”。在狄德罗反复指摘下,卢梭将亲生孩子送进孤儿院的“恶行”传诸久远,而卢梭晚年逃往他乡,亦拜狄德罗所赐。
伟大与渺小、理性与癫狂、睿智与愚蠢、君子与小人……狄德罗身上呈现出人性的复杂。当宗教的魅惑消除,个体不得不赤裸在荒原上,在心灵找到新的皈依前,必然会有漫长的摸索、苦闷、幼稚的阶段,狄德罗的体验与失败,可以帮助后人直接切入成年。
随着知识日渐专门化,人类也许再也不会诞生一位狄德罗这样的“百科全书”的学者了,他无边的睿智、痛苦、激情,成为一代代人心灵成长的地标,其中的光芒与黑暗,已融入现代文明史,成为启迪,或者新的教条。
然而,狄德罗的书是好看的。这源于狄德罗神奇的个性,以及他惊人的小说技巧。米兰·昆德拉曾赞美狄德罗的小说是“十八世纪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
图片
小说家:米兰·昆德拉
那么,这“最高成就”究竟高到什么地步呢?近日,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狄德罗的代表作《修女》《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拉摩的侄儿》《哲学思想路·论盲人书简》,是为《狄德罗文集》开卷的四本,未来还会有四本作品出版,读者可一窥究竟。
狄德罗属于全人类,他的著作已成现代世界的重要文化遗产。不读狄德罗,则难知现代情绪、现代议题、现代逻辑等等其所来径。且看翻译家余中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尚杰老师的评价。
01
该如何评价狄德罗
余中先:狄德罗太伟大了、太庞大了,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社会家,宗教研究、人文研究、文学家,他是百科式的才子。
我们上学时会听到一个说法,就是18世纪是启蒙的世纪,什么叫启蒙呢?法国就叫“光明世纪”,光明即Lumière,就是“光亮”,就是社会在改变,需要有很多人提出新的思想。当时有四大领袖人物,最老的是孟德斯鸠,其次是实际上的领袖人物伏尔泰,后来有了某种意义上真正的组织者狄德罗,思想最激进、最有分量的是卢梭。这四个人确实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包括文学、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四大领袖。
狄德罗除了自己创作以外,更多的是做了一些组织工作,这个组织工作就是《百科全书》的编纂。
图片
狄德罗《百科全书》
尚杰:写18世纪西方哲学史的法国卷,肯定是这几个人:卢梭、狄德罗,甚至孟德斯鸠。写法国18世纪的文学,也是这几个人,这是18世纪一个特点。
法国大革命前夕,很动荡,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社会,产生了裂缝。这种裂缝给了狄德罗等思想家有所作为的空间。
他们不是什么大学教授,就是自下而上评论着社会,以批判精神写出一些著作。这些著作在当时,并没有后人赋予他们的那些光环式的伟大意义。比如《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可能是狄德罗为挣点钱,或者用写作调节一下,很随意就写了。
我觉得米兰·昆德拉的评价很到位,就是小说的写法问题。一般人写小说要讲因果联系,狄德罗不是,他不断走神。要是没什么讲的话,主人就告诉雅克,你谈谈你的恋爱史,其实他也没谈,然后一会儿又开始谈,可谈两句又马上放下了。《唐吉诃德》就是这种写法。小说讲的就是哲学上的一些东西,回归人性。人性是什么?这里面包含着很多,我们原先没有往这方面想,很丰满的东西。
图片
狄德罗和伏尔泰、卢梭的性格不一样,狄德罗很热情、爱结交,所以主编《百科全书》,没人写的我写,没人做的我做。卢梭是很孤僻,很难相处,老不去看他,他抱怨你,你老去看他,他也抱怨。
02
狄德罗比巴尔扎克更现代
余中先:在狄德罗生前,《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拉摩的侄儿》在法国没有流行,只在朋友间、沙龙里、俱乐部中流传,后来是德国的歌德、席勒将它们译成德语。出版后,已是19世纪了,大家一看,原来比巴尔扎克更现代。
比如《拉摩的侄儿》,第一句大致是这样,无论天气好还是刮风下雨,每天下午六点钟,我(哲学家)总是要到王宫对面的咖啡馆去喝咖啡,等等。介绍了很多,他碰到一个拉摩的侄儿,两人开始对话。
狄德罗和巴尔扎克不一样,他与读者相同:我不知道这个主人公是怎么回事,我们在叙述当中让这个主人公出现,让这个主人公说这样的话,讲这样的故事,等到故事讲不下去了,我们再继续旅行。
这种叙述方式更现代一点,对后来的作家,包括改革开放后中国作家,影响比较大。我想,假如那些作家更早读到狄德罗,也许他们那时的创作实践会更主动一点,更自觉一点,而不是等到读了昆德拉后再说:哦,18世纪以后,狄德罗已经这么写了。
我是觉得狄德罗也好,别的人也好,18世纪的作家很善于用对话体,这个对话体在狄德罗的作品里,不光是文学作品,包括一些理论作品。狄德罗本人的思想可能有一定的矛盾,希望通过对话体来更好表达自己。
图片
尚杰:对话体有两方面的原因:古希腊哲学都是散文、对话。柏拉图都是对话体。写对话,你和我的关系就拉近了。还有一个,我觉得是不是和戏剧有关系?我看过一个18世纪的资料,当时认为,小说是低等的,戏剧是高等的。小说可以随便写,戏剧更严肃。
狄德罗无论写哪一本书,最核心的东西是“疯”,疯子的疯,他写疯,写做梦的东西。
“拉摩的侄儿”就是个二流子,对不对?但是狄德罗把二流子写得极其丰满。《拉摩的侄儿》在某种意义上,属于感觉论。《修女》和《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都是这样的,他们想通过过分的方式来反对当时,想要所有的东西都重来。
萨特在小说中讽刺狄德罗,说一位老人快死了,是狄德罗的朋友,拒绝临终忏悔。有一个人去了,他三点去的,狄德罗的朋友五点钟开始忏悔。牧师说你真有本事,那个人说,很简单,我只告诉他地狱有多么可怕。
英国人讲感觉,说唯物主义感觉论。法国人说“感受”,一字之差,不一样的。感受是私人的东西,卢梭把这叫雄辩。什么叫雄辩?雄辩就是不给你提供论据,这个东西凭着直觉就是对的。在某种意义上,中国文化也有雄辩,所以我们有一种亲切感。
03
懂文艺理论,却不知用创作来实现
余中先:从文学上来说,17世纪的法国在欧洲最厉害,因为法兰西语言通过一个多世纪的锤炼,已形成典雅的风格。但谈到18世纪的剧,狄德罗只是一个中间的过渡人,因为他的《私生子》《一家之主》在我们现在看来好像不是太好。
狄德罗有时候乱写,很随意,可他写戏剧理论的理论性非常强,光芒四射,批判得很厉害,提出的东西有指导性意义,甚至对以后写实主义,现实主义都有指导意义。
我不知道我的观点对不对,理论作品是很厉害的,但是他的戏剧本身的创作确实比较苍白,没有立起来,等到要立起来,要到雨果他们时候的新戏剧。
图片
尚杰:不仅狄德罗,包括卢梭、伏尔泰,他们的文学作品,都是思想性是强于文学性。可能不仅是才华方面,我觉得是专注度的问题。他们其实不缺少才华,卢梭的作品里也有很多道德说教的东西。贵夫人可以看得热泪盈眶,这也是时代的风气。
狄德罗的美学思想非常厉害,跟我们现在的美学不太一样的。他的表演理论也很重要,即使现在也没法反驳。
此外,他说“美在关系”。什么叫“美在关系”?人家说什么叫美,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这种谈论完全是哲学谈论,什么叫美是客观的还是美是主观的,谈完了也没明白怎么回事。
狄德罗说“美在关系”,是跟《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是一样的,这个确实有很前沿的想法在这里面。狄德罗也谈了外边的东西和内在的东西的区别,狄德罗谈的是这样的东西,就是美可能在于一种唤醒,随机唤醒的东西,唤醒是连接一个我们意料之外或者没有想到的一种东西,出来之后,我们才会有意外的惊喜。狄德罗的很多东西是直觉到的,挺厉害。
04
狄德罗什么都能写
余中先:可否讲一下狄德罗的哲学?
尚杰:狄德罗的哲学不太好讲,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对狄德罗的评价非常高。狄德罗这个人厉害就厉害在这一点。所谓辩证法,不是对立统一,我觉得这里面包含了一种按照过去的方式,人应该是很统一的,你的性格要统一,你的理想要统一,你的做事方式要统一,对不对?你要是一个人,忽而这样忽而那样,这就使人没有办法认识,或者没有办法描述了。《拉摩的侄儿》就是这样,如果要说他是恶棍,他马上能表现好的一方面;你说他是笨蛋,马上就能表现出来他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人的多样性就出来了。
人的多样性不能用辩证法概括,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或者是说话不算数,或者言行不一致,人就是这样的。过去说道德应该始终如一,但这不符合人性,这个东西到20世纪才正经八百提出来,19世纪不是这样的。所以狄德罗通过戏谑的方式来表达人的真实情况。
狄德罗在哲学上的地位没有办法像德国哲学那样,做一个统一的描述,但就是通过这样一些很零碎的、很具体的灵感式的东西来启发我们。
余中先:读狄德罗的哲学相对轻松一点,他甚至比伏尔泰还要好读一点。我对18世纪的文学多多少少做过一些梳理,那时一些作家会写很荒诞的东西,这比如人突然飞到月亮上去,在星球上什么什么,这个在伏尔泰的作品里面也有。在私生活方面的一些大胆描述,也是这一代作家的特征,18世纪的才子,什么都能写。
图片
所以我们今天说,读狄德罗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读法,单从文学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见识他的现代性,他比19世纪的作家,比如巴尔扎克,甚至于左拉,更接近于20世纪的写法。狄德罗太有才了,在短短70多岁的年龄中,做了那么多事情,留下那么多作品。
尚杰:狄德罗是20世纪后半叶才被重新发现的。
我做后现代的一些研究,传统我们习惯说,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是从蒙昧到进步,我们未来所有东西都能被我们知道,但后现代主义不这么看。认为这么看问题是单线条的,实际上思想不是根据必然性规律发生的,而是分岔的。分岔就像有个种子,生出树来,树干开始分叉,叉还分叉。就像我们人的一生似的,不可能是固定的方式过一生。
《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这部小说写的就是分岔。他一会儿情节这样,一会儿情节那样。他自己这个人有意思,一边写还一边评论。评论是这样的,他说读者,各位看官,你看我,你以为我要那么写吗?那么写也行,但是这么写是不是好一点?就是现代文学讲的中断,中断就是他有各种可能性,可能性就是意外,意外又产生意外,意外又产生节外生枝的过度。
米兰·昆德拉说陀斯妥耶夫斯基不好,有一种隐喻的心理,狄德罗好,狄德罗有一种把世界不当回事的意味,这也是反抗。
余中先:《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第一段。他们俩是怎么遇到的?机缘巧合,跟大家一样。他们尊姓大名。这关管你什么事?他们从哪里来?从最近的地方来。他们到哪里去,难道我们自己知道要去哪儿吗?他们说了些什么……
这就是幽默精神或戏谑写法。非常符合现代人,狄德罗之所以被20世纪下半期文学批评家的看重,因为他的写作在18世纪就已经超过很多19世纪的人了。
(本文为“狄德罗作品集”新书分享会内容整理,作者唐山。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授权发布。)
图片
非虚构 | 翻译好书 | 哲学
《狄德罗作品集》
【法】德尼·狄德罗 著
罗芃 编 罗芃,章文,袁树仁 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年6月
德尼·狄德罗,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戏剧家、作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
德尼·狄德罗出生于法国东部郎格勒外省小城朗格尔的一个剃刀师傅家庭,1732年获得巴黎大学的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他当过家庭教师,翻译过书籍,结识了卢梭等一批志同道合的启蒙思想家。1749年因出版他的无神论著作《给有限的人读的盲人书简》而入狱。获释后,他顶着压力主持《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编写哲学、史学条目一千多条。
值班编辑 |珠 兰
值班主编 |蔡 辉
图片
2021年好书评选征集中!
“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奖”由腾讯集团+阅文集团主办,QQ阅读、微信读书、腾讯新闻协办,探照灯书评人协会承办。
我们致敬那些有“文学的美,思想的真,历史的重,关注当下,典雅叙事,优美表达”,有创造力、想象力、探索性的好书。
评选图书类型
图书主要以大众读者为对象,为虚构和非虚构两大类为主。
1:虚构
1)小说(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
2)类型小说(长篇类型小说+中短篇类型小说集 )
2:非虚构
传记、历史、特稿、散文集(地理、游记)思想、文化、科普
社科:政治、军事、法律、哲学、社会学、经济、艺术、新知
3:单列从国外的引进翻译类好书(书单),从上述两类提名图书中选出
出版社荐书标准
2021年1月至12月期间出版的图书
中国内地出版
再版、重印不在此列
Contact us
主编
张英
负责虚构类图书,中文原创+翻译引进
传统写作: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历史、散文随笔集
长篇小说、长篇类型小说,中短篇类型小说集、网络类型小说
副主编
陈军吉
负责非虚构类,引进版翻译图书
特稿、传记、历史、艺术、思想、散文、地理、游记 科普
社科 历史、政治、军事、法律、哲学、社会学、经济、教育
蔡辉
负责非虚构类,国外中文原创图书+引进版翻译图书
特稿、传记、历史、艺术、思想、散文、地理、游记 科普
社科 历史、政治、军事、法律、哲学、社会学、经济、教育
刘羿含
负责虚构类图书,中文原创+翻译引进
传统写作: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历史、散文随笔集
长篇小说、长篇类型小说,中短篇类型小说集、网络类型小说
微信:happysueve
枚宜
负责虚构类图书,中文原创+翻译引进
传统写作: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
文化是国家的灯塔,阅读是文化的精神的象征。
我们仍然相信文化的力量,相信阅读的力量。
请您关注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我们会为您推荐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书。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