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LC一统天下后,是不是以后就没有TLC闪存固态硬盘了?

相信很多朋友已经感觉到QLC闪存逐步加快的步伐:长江存储的下一代128层堆叠闪存将以QLC形式首发、英特尔144层闪存只有QLC一种类型。
图片
那么以后想买TLC闪存固态硬盘,是否就像现在找MLC固态一样成为几乎不可完成的任务?
图片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担心,短期内TLC是不会断供的。虽然英特尔现在只制造QLC闪存,但它的一些企业级固态硬盘产品同样需要TLC闪存才能提供的写入速度以及耐久度。我们来看看英特尔是怎么做的。
图片
Intel企业级D7系列固态硬盘具备1DWPD的耐久度保证,即5年保修期内每天可写入一次全盘容量的数据。虽然英特尔3D4(即第四代144层堆叠)闪存只有QLC一种,但D7-5510似乎是个例外,它对外标称了3D4,TLC。这个TLC是从何而来的呢?
图片
原来英特尔在QLC闪存上启用了pTLC模式,也就是让QLC闪存(每个存储单元记录4个比特数据)模拟TLC的形式(每个存储单元记录3个比特)工作。上图中这块7.68TB的D7-P5510实际使用了6个8Tb闪存颗粒和10个4Tb颗粒的组合,一共是88Tb的QLC闪存容量。请注意比特(b)和字节(B)的换算,闪存容量常用比特,而固态硬盘使用字节单位。
图片
就像大家熟悉的pSLC缓存的原理类似(本例中的QLC模拟TLC是持久的,不是临时的缓存),把QLC模拟成TLC会损失容量,88Tb的QLC在pTLC模式下有8.25TB可用,再扣除一定比例的OP冗余空间之后就变成了最终的7.68TB容量。
图片
即便未来闪存原厂只生产QLC一种闪存,只要把QLC闪存模拟成TLC或者SLC使用,也能在固态硬盘中实现不同的写入性能/耐久度目标。威刚最近推出的Prospector探矿者系列固态硬盘就使用了QLC闪存永久模拟SLC使用的方式,牺牲4倍存储容量来满足Chia硬盘挖矿对更高写入耐久度和更快写入速度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