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救命文档”:众包或是当下灾情信息处理的最优解

图片
▲7月20日,河南省登封市唐庄镇龙头村附近突发山洪,消防救援人员在转移被困村民 图/新华社
眼前来看,通过腾讯文档或者石墨文档这种众包文档的方式,由志愿者进行整理加工和发布,可能是当前处理灾情救援信息的最优解。
文 / 本刊记者 邓郁 实习记者 方沁 发自北京
《河南全省救援电话汇总》《求助信息登记》《暴雨自救手册》……自7月20日晚开始,与河南特大暴雨有关的各类信息在网络急速传播,朋友圈成了最大的信息流转地。网民们一面殷切关注,一面也容易滋生更多焦虑。而真正需要信息的人可能又因为通讯中段、条件受限而很难使用到这些信息。
互联网行业观察者和菜头在其公号文《在信息洪流中》中指出:“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不断转发的方式,相当于所有人都在大声喊叫,可能反而会让人听不清楚内容。网络平台应该担负起一些社会责任,永久性地保留部分功能。每当灾害到来的时候,人们需要的信息其实只有几类:求助通道、寻人和报平安、救援点信息、救援物资信息、临时庇护所和医院信息,以及水电通讯保障情况。它们都可以由网络平台开发,并且作为特定功能保留下来,在灾害到来的时候临时启用,在灾害过去后进行优化。”
就在他写下这些提醒文字一天后,一篇名为《一个救命文档的24小时》的文章开始流传。从7月20日20:57:12开始,一位昵称为manto的网民(后经证实为在上海读书的河南籍大学生)创建了一份腾讯文档,输入“求救人员和救援人员信息”。随即,作者和表格内容被陌生人不断增补、修订,到后来,“待产孕妇生产指南”、“可充电地点”等条目被陆续加入,越来越多的求助信息得到反馈,解决之后被划掉——就像黑夜里有一束束看不见的火把心手相传。
一天之内,这个文档“自发”更新至270多版,求助信息超过千条,有250多万次的访问量。到第23个小时,已经明确“救援成功”“安全”的有85条。
随着水情变化,7月23日,《新乡市救援信息收集汇总》腾讯文档又开始在网上接力传播。更多的manto在行动。这样及时而积极的样本会在未来得以推广吗?在灾情信息处理上,个体、民间组织、企业和政府有没有可能合作?我们就此专访了城市规划专家、城市信息化服务平台城市象限创始人茅明睿。
图片
▲茅明睿 图/受访者提供
众包行为收集和传播信息快
人物周刊:你怎么看和菜头关于网络平台聚合、优化灾情信息的说法?
茅明睿:确实像他讲的,大家看到(社交媒体上碎片化发布的)这些信息后,带来的情感冲击和焦虑,这些信息没有得到有效闭环的回应。这样的一些诉求,我觉得都是很合理的。但实际上这个问题是什么?我觉得有几个层面,一是我们缺乏一个非常及时的官方统一的信息汇总、信息确认、信息更新机制,导致大家在自媒体、社交媒体上刷新信息,了解情况。这其实是非常可以理解的,自媒体的感知能力,肯定是远远大于官方机构。
人物周刊:像国家应急信息网这样的官方平台能够做到这些吗?
茅明睿:官方要发布一个信息,肯定会比自媒体更严谨。未经核实的信息,很难直接进行发布。
在这种非常急迫的时候,国家应急信息平台可能发布的更多还是官方预警信息和应对信息。而对于存在焦虑的普通用户来说,他们不会专门跑到国家应急信息平台上去看求助信息,还是在看社交媒体传播的信息。
什么人会去用求助平台?需要帮助的人会在求助平台上发布,提供帮助的人则到求助平台上找问题。
说到这回的“救命文档”和类似的信息传播,网友们把信息收集通过在线表格去做汇总和发布,甚至有的地方还能够看到地图,这是很有效的整理和发布的形式。
众包行为所带来的信息收集和传播,确实比从官方有限的媒体渠道获得要更快。对于像郑州水情的信息刷新,恨不得是每一分钟(就更新),对吧?
你可以搜一下微信指数,看看过去几天的暴雨(信息),在晚上20点到24点之间是最密集的。对于一般的传统媒体来说,要从多点爆发的灾情中得到这么及时的东西(并不容易),它不是说像爆炸事故或者说某一地的矿井事故抢险那样,只是在某一个节点救援。面对这样骤发的全省范围的灾情,官方到底应该怎么做,怎么去形成信息的有效汇集、核实、发布,以及相关事件的结构化,是很难的。
图片
▲编辑到第12小时,文档显示“可编辑人数已达上限”,产品团队随后马上扩容
人物周刊:在众包文档编辑过程中,出现的信息和编辑人数过载,以及有网友提出的“平台方是否可以利用算法,将求助信息需求方和供给方快速匹配”,这些都不难解决?
茅明睿:对,信息充分的情况下,人工也不是问题,它本身是个高并发(通过设计保证系统能够同时并行处理很多请求)事件。瓶颈都不是技术问题。
图片
▲视频号“私家车999”发布的视频中,郑州一女子被洪水冲走,路边群众纷纷冲入洪流救援
众包文档或是处理灾情救援信息的最优解
人物周刊:和菜头还提到,有网友拍摄了一位女性在洪水中翻滚挣扎、漂向下游的视频。所有人看后都会对她的处境感到同情和绝望,但她其实最后是得救了的。如果可以把获救消息推送给所有早先看过“漂走”视频的用户,他们就不会继续焦虑不安。
茅明睿:嗯,评论里有提到,微博之类的平台在重大事件当中,应该采用人工编辑介入的、中心化的信息产品。但这很难。
从专业角度来说,“去重”(去除重复数据)好做,关联很困难。对于非结构化的信息(结构化信息指可以数字化的数据信息,可以方便地通过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进行管理),比如说,我之前拍了一段地铁积水视频,假如现在又收到了一条积水的视频,我们如何得知它是否为之前积水点的视频。这当中有大量的语义的判断,无论是通过人工识别还是算法,都很难有效地确认。和菜头所关注的这种焦虑,寄希望于通过中心化的信息流方式解决公众焦虑,不太现实。
所以,眼前来看,通过腾讯文档或者石墨文档这种众包文档的方式,由志愿者进行整理加工和发布,可能是当前处理灾情救援信息的最优解。
但众包文档有大量的滞后和迭代,所以你可以看到,救助文档基本上是到了第二天才有比较结实的成果。这就意味着,多点传播和自媒体扩散,以及大量的信息重复,在灾情爆发的第一时间是非常自然和不太可能改变的。求助平台也不能完全消除掉社交媒体平台带来的不安感和焦虑感。
图片
▲文档编辑到第16小时,出现了新的条目“郑州可充电地点”。半小时后,一些可充电地点也停电了,但信息更新还在持续
人物周刊:那对于非结构化信息的前后回应,有什么解决之道?
茅明睿:对于重大事件的短视频拍摄,可能未来会形成一种社会公约。你一定要标注上拍摄的位置、时间,有了相应的标签,变成结构化信息,互相关联的可能性就比以前要大得多。后台会迅速了解哪些信息是在一条脉络线上,从而对事件的上下游进行关联,通过时间观念管理事件的前后顺序。
人物周刊:那么个体、众包形式的民间自组织、企业和官方之间,有没有可能结合到一起?
茅明睿:我们也做过类似的信息整合。众包也未必不能是一个官方信息平台的工作方式。但我们一定要问,假如通过众包、通过互联网大厂的介入和协助就可以做一些工作,一旦官方机构和公共财政要介入,它面临的是什么?如何能将各方的救援资源、动员和响应,通过官方力量介入,得到一个完整的闭环?无论是企业还是官方,在技术上都是不难实现的,关键是意识。
可以预计,在一定时期内,像“救命文档”这样的众包形式还将长期存在。政府要增强预判能力、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其实与民间有很多合作空间。
图片
▲“救命文档”编辑到第5小时,一位郑州网友写了一段因为工作而丧气的话,网友们自发用粉色的“加油”把他团团围住
人物周刊:面对“救命文档”,很多人都提到了“科技向善”。很多互联网工作者和网民都没想到,一个协同工作文档关键时刻能够救命。如何把人文关怀融入到数据处理当中?
茅明睿:对。这次的“救命文档”让大家感受到了科技的温度。这非常重要。比如,做一个雷达波的传感器,把它安装在盲人用的盲杖上。它背后有两个向善的目标:一个是通过雷达波的感知和声音反馈,能够为盲人提供导航服务;另一方面,在获得盲人的许可之后,利用雷达波和步行的GPS数据,了解盲人在城市行走中会遇到什么问题,遇到哪些障碍物时步行速度会突然变慢。通过这样精细化的数据感知、反馈,能帮助政府改善公共设施,提升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所以,大家都在用数据去观察用户。但是,你到底是用数据去营销它,做广告投放,还是通过市民的行为感知,去了解他们遇到的问题,从而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这些其实都来自于同样的技术背后,你的向善的心是什么?有人用摄像头做人脸识别在侵犯隐私,有人用视频数据去分析评估公共空间的活力。本质上来说,企业的数据能力和它秉持的价值观,它是否知道它的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价值结果,这才是最重要的。
图片
▲7月23日的新乡文档
人物周刊:我们所设想的智慧城市,遇到断电断水断网,是不是就完全“失智”了?
茅明睿:也不完全是。这次河南暴雨网络通信中断,翼龙无人机飞赴灾区,建立空中临时基站,让灾区恢复通信联系,就非常好。电相对而言比较麻烦,但现在也在做分布式电网,对不对?我觉得未来对能源、通信的认识,肯定会比现在要强很多。水的话,未来可能会采用更好的分布式储水和净水设施,也是可能解决的。其实这几年,城市的基础设施保障、城市的韧性这块,中国做得还是不错的。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