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史记|奥运会的初衷:只有业余选手才能参加

图片
作者丨陈慕谭
编辑丨吴酉仁
今天的奥运会,几乎所有领域都已是职业选手的天下。但1896年现代奥运会首次举办时,却曾明确规定,只有业余选手才可以参加——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里写得很明白:“凡职业运动员,除击剑外,不得参加所有其它奥林匹克比赛项目”。
对于这项规定,被誉为“现代奥运会之父”的顾拜旦(Le 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有过一番解释。
他说,良好而完整的现代教育不能缺乏竞技运动,这种竞技运动须以荣誉感为基础,远离物质利益的诱惑。这也是创办现代奥运会的初衷。但职业体育的价值取向恰好相反,它追求的是财富,造成的结果是身体被过度锻炼与消耗,“人们将自己的一切交给一项竞技运动,由练习它而致富,从而使它的一切高贵之处荡然无存,使肌肉凌驾于精神之上,而破坏了人的均衡。”所以,奥运会必须坚持业余原则,也就是“只有业余者才能参加”——唯一的例外是击剑,顾拜旦解释说,这是因为一些国家的击剑运动员拥有军衔,所以为他们组织了专门的比赛。
图片顾拜旦
“业余选手”该如何鉴定?按英国业余体育联合会1866年制定的标准,“业余选手——是指从未参加过以获得奖金为目的的公开比赛,从未和职业选手一起参加过大奖赛的绅士,是指从来没有以体育教师和体育指导为职业获得谋生经费的绅士,以及从来没有当过机工、手工业者和壮工的绅士。”意即,业余选手必须满足三个标准:(1)未曾参加过职业比赛;(2)未曾以体育为职业谋生;(3)不是体力劳动者
前两项很容易理解,第三项则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时髦的社会风尚,在1860年代尚处于初兴阶段(开始出现卖门票的职业比赛)。有钱有闲暇的绅士是该风尚的主要消费者。他们自居为业余选手,既不愿与职业运动员同场较技,也不愿与体力劳动者一争高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标准仅供参考——顾拜旦在1913年解释说,他从未主张奥运会选手必须拥有“英国概念”里那种“绝对的业余身分”,因为事实上做不到,如果严格贯彻“英国概念”,便“只有那些百万富翁才可能在不背离教义的前提下从事竞技体育”。所以,鉴于各国标准不同,1896年的第一次奥运会,并未就“业余选手”的认定标准制定出一套“公认的所谓规章和制度”。仅在附加条文中笼统规定:
以运动为业者,及曾经或现在靠运动获取金钱者不得参加运动会。为此,奥林匹克运动会永远不设金钱奖,只设荣誉奖。
为减少分歧争取支持,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最后的处理办法是,不同项目采用不同国家或组织的规定。惟有“不靠体育运动获取物质利益”这一点,在当时已被公认为“业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顾拜旦便曾赞扬希腊农民鲁易斯,说他夺取马拉松冠军后拒绝各种物质奖励的行为,相当于“从巨大的危险中挽救了业余精神”。
此后,直到国际奥委会第五任主席布伦戴奇(Avery Brundage)任职期间(1952-1972),“业余精神”一直是奥运会的核心原则。期间发生的最著名相关事件,是美国运动员索普(James Francis Thorpe,1887-1953)因违反业余原则,其奥运会金牌被收回。
索普参加了1912年的夏季奥运会,拿下五项全能和十项全能的冠军(此外,他还参加了跳远与跳高比赛)。次年初,有媒体曝出索普在参加奥运会之前曾打过职业棒球,并从中赚取金钱。报道引起美国业余体育联合会的关注,索普在调查中承认自己打过职业棒球,但他认为这不是什么大的过错,因为其他业余运动员也做过这样的事情,只不过他们没有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随后,美国业余体育联合会取消了索普的业余运动员身份,国际奥委会也一致决定取消他的冠军头衔,追回奖牌,并宣布其为职业运动员。
图片索普,引自维基
有些当代媒体,将索普的遭遇称作“奥运史上的最大冤案”,有些夸大其词。尽管索普之前的身份是职业棒球手,而参加的奥运项目是田径,分属不同领域,但他确确实实违反了奥运会当时所秉持的业余原则——当时关于业余运动员的界定,只以是否以体育运动谋取物质利益为标准,至于是在哪个领域谋利并不重要。如1947年通过的《斯德哥尔摩规定》称:“业余运动员是指那些仅仅为了欢乐,为了获益于身心和社会而参加竞技运动的人。对他们来说,运动不过是一种娱乐,而不涉及任何直接或间接的物质收益。”
也正因为如此,在布伦戴奇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20年里,虽然不断有人上诉想要为索普拿回冠军荣誉,却始终没有成功。布伦戴奇是“业余原则”的坚定拥护者,将推动奥运会业余化视为自己任期内的核心工作内容。他反对职业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也反对运动员从事代言活动。他的立场是:“如果一个运动员把他的名字或肖像用于促销某种商品的话,我们就认为他成为了商品的代言人,他就将被排除在奥林匹克运动之外”。他还说,“我们只能依赖那些人的支持——他们坚信由业余运动员组成的比赛可以实现公平,代表了真正的体育精神。我们要努力防止比赛被个人、组织或国家用于其他目的。”
然而,也正是在布伦戴奇的任期内,奥运会的“业余原则”日趋岌岌可危。
一方面,部分国家为了提升民族自信心,开始以巨额财政来支持运动员的筛选与培养。这些运动员不会去参加有偿的职业比赛,公开的身份里亦有其他职业,正如萨马兰奇后来所言的那般,“国家利益、民族情感正通过奖金、资助、政府职位及秘密补偿等形式,造就了虚假的业余化”。关于“国家业余选手”的批评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在许多国家,职业体育运动已发育成熟,汇集了许多高水平的运动员。但因为“业余原则”的存在,这些人无法参加奥运会,或参加了奥运会又引起诸多争议。此消彼长,奥运的世界版图发生了严重倾斜。前者让奥运失去了公平,挫伤了真业余运动员的参赛热情。后者让奥运失去了关注——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首次使用了彩色电视技术向全世界转播。在荧屏时代,只有高水平的体育赛事,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
所以,为了让奥运会能够“活下去”,布伦戴奇卸任后,国际奥委会便着手一步步放弃业余原则。先是在1974年允许参赛者获取工资补偿、接受食宿交通与装备方面的资助,也允许运动员获取大学的体育奖学金。该政策极大地缓和了不同阵营间的攻伐。1981年,国际奥委会修改了《奥林匹克宪章》,虽未明确表示放弃“业余原则”,却将判断参赛选手是否符合业余原则的权力,委托给了各国际单项体育协会,只要他们认可,国际奥委会便不过问。次年,国际奥委会又接纳上诉,决定恢复索普的冠军头衔并补发奖牌。虽然使用的理由,是索普当年被取消参赛资格时,已超过了奥运会规定的“三十天以内”这个时限,但“为索普平反”传递出来的信息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国际奥委会正在酝酿放弃业余原则。
1988年,职业网球选手首次出现在了汉城奥运会的赛场。1990年,《奥林匹克宪章》再次修改,实施了近一百年的业余原则正式消失。1992年,美国男篮出现在了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这支由诸多职业选手组成的队伍被称作“梦一队”。萨马兰奇后来解释说,国际奥委会之所以放弃“业余原则”这一初衷:
“是因为世界环境发生了变化。”(来源:腾讯新闻)
图片
顾拜旦:《1896年的奥运会》,任海译。转引自谢亚龙主编《奥林匹克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12页(西)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著,孟宪臣译:《奥林匹克回忆》,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Ross Andrews,Push to allow professional athletes took hold in 1968 Olympic Games,Monday, Oct 15, 2018.清枫浦编著:《奥运史话趣闻》,中国致公出版社2008年版,第十章“萨马兰奇”。朱波涌:《体育文化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263-264页。DAVE ANDERSON, Jim Thorpe's Family Feud, The New York Times, Feb. 7, 1983.曹守訸,赵玉梅等编著:《历届国际奥委会主席与奥林匹克运动》,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五章“艾弗里·布伦戴奇”。
*版权声明:腾讯新闻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