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怎么就倒闭的这么多呢?

图片
当一个行业上升的时候,你不需要成为第一,也可以很轻松的赚到这些钱当一个行业开始衰败的时候,你即使成为了第一,也只能赚到这点钱
甚至可能还会亏损。
KTV早年在中国的地位实在是太重要了…
早年的时候,朋友们一说聚会,宴请,基本上就是吃饭ktv,已经形成惯性了….
那时候的达官贵人们,可真是ktv的常客。
我们当初喜欢KTV这个娱乐场所,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受港片的影响,那时候港片里面古惑仔、商业大佬们,黑道白道,赌神赌侠是吧,谈事情都会去KTV,那时候不管是穿衣服还是说话,就觉得港片里面就是潮,刘德华就是时尚的最前沿。就这么着,就在国内把KTV这股风带起来了….
以前看电视的时候,香港的歌星唱歌,都是拿一个麦克风,所以那时候学他们唱歌,就是手里也要握点什么东西。如果你现在回头去看邓丽君、梅艳芳、张国荣早年的唱歌视频,那些麦克,都还是在舞台上有一个长长的线连着的。。。。
早年有些家庭有DVD的,都有那种插线的麦克。但是在家里唱没感觉,还是得出去有感觉,这就有了ktv这么个产物…那时候还不能叫ktv,其实更多的是歌厅舞厅,一个人在上面唱,很多人在下面听。害,其实就是酒吧…
KTV的发展映射出来的,其实更是不同时代下人们生活娱乐方式的改变。
以前的娱乐方式很多都是手工式的,男的玩泥巴,爬树,弹溜溜,打piaji,女的就是跳皮筋,玩丢沙包。
高科技的娱乐项目其实很少,像是音乐这种娱乐项目,其实就算是高科技了。以前看录像看电影,都是用碟片,听音乐也可以用磁带。现在年纪小一些的朋友,已经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什么了,但是在早年的时候,你不知道这东西有多火。
看碟要去租,还有磁带,磁带买完都是反复听。想听一首歌,现在都有单曲循环,那时候你得自己用手去转那个磁带…谁要是身上有一个随身听,家里有一台DVD,搁那时候那都是很潮的代表…
KTV原来叫什么,卡拉OK,谭咏麟不是还有一首歌么,伤心到半死,卡拉永远ok,心中唱出心中滋味,自己安慰自己。
卡拉ok最早出现其实是在日本,当时是专门给那些专业的乐手玩的,在巡回演出的时候,没有条件带伴奏乐队,就会带这么个伴奏磁带。
这个规律挺有意思的,我们的电脑其实一开始也不是民用的,都是军用。这就是很多领域的发展规律,都是先从一小部分很专业的人开始,慢慢扩散到大众层面…
当时是一个叫井上大佑的人,在给朋友弄伴奏的时候,想到,不只是这些人有唱歌,需求呀,我和我的朋友都想唱呀,这,就有了弄卡拉OK这么想法…这一弄,就火了。。。
根据日本卡拉OK协会的统计,卡拉OK当年辉煌的时候,在整个日本,有6000多万的消费者,那时候日本人,才一亿人。
这个时间点也比较有趣,就是日本的卡拉OK辉煌的时候,其实就是日本经济最辉煌的那些年。人们有了钱,就有了更多的想法去娱乐去消费,就促进了这个产业的发展….你看,所有的东西,都是相辅相成的。
我这额外说一嘴,大家看问题,尽量用多元化的视角去看,经济、历史、人文都很重要,这些视角单独独立出来,很难把一个是看透了,但是都相关联起来,你就发现很多事情其实就很通透…
当年不只是日本比较好,其实台湾、香港也都是很好的, 因为在那个年代,他们的经济发展也比较快,人们都比较有钱。所以这种娱乐产业也会率先在这两个地方兴起…
七八十年年代,咱们中国大陆地区干啥呢,刚刚改革开放,还处于拼命挣钱,从吃饱到吃得更好的阶段,还没有时间想娱乐这种事,上海北京这些地方会好一些。所以到了今天上海的老一辈都比较潮,娱乐的方式也比较多,很多老上海人,都会跳拉丁恰恰。
因为他们的生活好的比较早嘛,他们有那个经济和时间去想更多精神上的享受。。。
台湾ktv的发展,其实离不开一个人,叫周英。他之前是做光碟的,就是我们刚才说的那种碟片,他就是在路边摊卖这个的,做得不错,就慢慢开了一个光盘店。光盘店,可不是咱们今天说的光盘行动哈…
大家见过光盘的人应该知道,碟片总是两面,一面是类似于我们的简介,一面就是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
比如说我没看过赌神这个电影,我直接看那个光盘,我也不知道他讲什么。所以周英就想了个办法,弄了一个小空地,专门供来买碟片的顾客试听试看用。这就有意思了,我来这里可以直接听音乐, 还能在这唱歌,那我还买什么碟。没事就来这娱乐娱乐….
就这么着,人越来越多,都是来这试听试看试唱的,买碟的人倒是很少。。。我们试想一下,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很多人身上,可能就会烦死了,没准还会关掉这个试听试看的屋子。
这就出现不同的了,商人的嗅觉出现了,周英开始扩展屋子,干脆不卖碟了,你们来这唱歌吧,直接唱歌付费。他又把装修弄得好一点,店面大一点,就这么着,就开始干上ktv这个活了…
KTV的全称叫,kala ok tv。就这么着….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就多了这么个娱乐项目。到了今天,这家公司已经是一家上市公司了…很厉害。
这家公司叫钱柜,我们今天在国内看有很多金钱柜、银钱柜什么的品牌,其实都是copy的这个钱柜。当然,这个品牌其实对咱们来说并不重要…
中国大陆的ktv发展也很有说道。
中国人的财富开始大腾飞,也就是经济高速增长,大概是从2005年前后开始的,那时候开始楼市股市涨的非常快…
在之后虽然遇到08年的经济危机,但是其实对于中国,也很快就走出来了。而ktv这个娱乐项目,恰好是只有人吃饱喝足,兜里还有不少余钱的时候,才会去消费场所。
所以就会发展一个规律,经济发展越快,商业氛围越浓厚,楼市股市涨价越多,这行业就越是赚钱,消费者也越多。同时,还有就是腐败这种现象,像是宴请、商务,其实也都会让这个行业的发展…
那到了今天我们在看,这个行业落寞,其实也是必然的,因为楼市股市经济怎么可能永远保持那么高速度的增长呢,而且腐败这种现象,必然是要被打压的。
Ktv开始落寞,从我的角度看,其实从智能手机出现的时候开始…第一个分水岭基本上是在2011和2012年前后,大约2012年左右,国内开始严打腐败风气,商务宴请,公款吃喝这些,都被严令禁止。同时,国内的智能手机开始大爆发,大家都用上了智能手机之后,其实娱乐的事情就有了更多的选项。
大家今天都喜欢玩手机,手机上基本什么都有了,而且电脑也是每家每户至少都有个几台。所以同一时间,我们也能看到,网吧基本上和ktv是同一时间起,同一时间落的。。。
这个最直接的冲击,就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家用电脑配置的上升。但是这种冲击不会是突然的,会有很长的惯性,也就是2013年前后,其实人们的聚会也都还是保留着那种必然会去KTV的习惯。虽然这时候开始,大家一到ktv就各自抱着自己的手机玩个不停…但是并不影响大家一块坐在ktv里玩。
到了大约2015年前后的时候,ktv开始下坡路了,2015年上半年,中国股市大牛市,中国人的财富也是成倍的增长,很多公司的老总,各路商人,都是赚的盆满钵满,那真是一个全民炒股的时代….
所以我们从数据里面也能看到,2015年上半年,娱乐业的利润增长达到50.6%。但是没过多长时间,股市崩了,千股跌停,很多老板,股民都是一贫如洗….大家都没钱了,那第一个减少的消费当然就是娱乐消费。
所以我们看,到了2016年上半年,娱乐行业利润增长下跌14.3%。而且在2016年,传统KTV的数量断崖式减少近60%。
所以我们刚才下的小结论还是很准确的,经济发展和民众财富的增长,对于这个行业的影响极大。
后来2017年全球的股市又开始上涨,而且中国楼市也在2016年2017年大幅上涨,所以我们看2017年的数据,2017年一季度,行业增长123.7%。
这时候有一个事情想说一下,就是大约在2017年前后,国内资本圈兴起了一波投资线下唱吧的风潮,就是咱们在很多一二线城市的大商场里,总是能看到那种迷你的ktv,一个小房间一个小房间的那种。2017年前后特别火,很多品牌当时都拿到了融资…今天再回头看,真的是唏嘘。
谁都没有想到,从2018年到今天,经济会变得这么平淡,人们的财富也变得不再像过去那样大幅增长。
从去年到今天,经济压力压的很多人喘不过气,大家都说生活工作真累,钱也是能赚就赚,赚不到也就不多求了。所以像是内卷、躺平等一系列词汇,也就出现了…
经济、行业、智能手机、人们的需求等等…在这些年的演变,造成了最近几年ktv和网吧等过去这些产业的落寞。
截至2021年3月,我国现存的KTV企业剩6.4万家,注销或吊销的企业多达4万家,相比于巅峰时12万家,已经近乎腰斩,而这些生存下来的ktv,其实很多也是生活在苟延残喘的边缘。
这种店,一次装修一次开业,都需要耗资很大,之后你说关掉吗,他还能赚点钱,虽然不如其他行业投资来的钱多。但是不关掉呢,经营起来还挺累…现在很多就是这么个情况。
KTV,在我国从野蛮生长到艰难求生,只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这20年,正好是8090的整个年轻时代….
这两年,风头变了,大家厌倦了这种娱乐方式,现在还去什么ktv,年轻人很多都是去剧本杀,甚至轰趴馆大家都觉得有点落后了。而年长一些的,如果时间充足,不如去跟朋友家人一起野外郊郊游,时间如果不充足,大家就一起吃个饭喝个茶,之后各回各家,挺好的…
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KTV行业再次被打压,整体客流量更是下降70%以上…
这无疑更是给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当头一棒。
到这里,其实我甚至有点怀念当初和朋友在ktv,把喊叫当作唱歌的那些年,唱的不怎么样,但是很有气氛,这些年,气氛少了,环境也没了…..
这时候还真的有点怀念,怀念的是什么呢,我想应该不是怀念ktv,而是怀念那些当初跟我们一起去ktv的人。简单,纯粹,开心。
一个行业的落寞总是会有另一个产业的兴起…
网吧的落寞,就有手游的腾飞。Ktv的惨淡下,也有剧本杀、轰趴馆的红火…
过去去ktv的那代人老了…成家立业了。没有了那么多的时间精力,也没有了那么旺的心气。现在兴起的这些产业,是这代年轻人带起来的….天下,是他们的。
这应该就是,世上新人换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