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革命者》影评大赛|革命者:背黑暗而向光明的中间人

图片
本文作者
刘凤彪
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党校书记
图片
革命,是变革,是革故鼎新,是被压迫阶级觉醒后的暴力抗争。革命者胸怀坚定信念、肩负崇高责任,是不计个人得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是唤醒民众奋起反叛黑暗的先驱,是引领民众勇敢投身正义的志士。《革命者》则因“革命”和“革命者”的丰富内涵,使得这部电影从影片命名就营造了强烈的感染力和巨大的吸引力。
事实也正是如此,凡是观看、欣赏过这部电影的人都深受教育。电影中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镜头都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这部影片不仅是一部堪称完美的艺术佳作,也是一部思想深刻、真实感人的党史教科书,是对早期党史的影像回放和情景再现。
图片
《革命者》以李大钊被执行绞刑前的38小时为故事主轴,生动还原了1912年到1927年那段拯救民族危亡的波澜壮阔历史,演绎了一代伟人革命人生的精彩传奇,展示了革命先驱投身中国革命、探索中国道路的赤诚之心,充满了历史的厚重和人性的温暖。影片中的李大钊不仅有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崇高形象,也有文人教授、人夫人父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透露着艺术的饱满质感,彰显着文化的无穷力量。影片在通过用常见的故事情节、拍摄技巧刻画人物形象、解读历史背景的同时,特别巧妙地运用插叙、隐喻、旁白、背景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法解构时局,创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观众置身其中,从而真实感受革命的艰难危险,亲眼目睹革命者的无私无畏,用心体悟革命事业光明无限的美好前景。
图片
正因其艰难危险,方知初心之未泯。影片的视觉表达以黑色为主,例如昏暗的牢房、深夜的矿区、灰色的街道,特别是军阀的黑色制服和李大钊行刑前的黑白画面,都对观众造成极大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压抑。在这种色彩背景之下,是李大钊高喊的“这就是他们赐予我们的未来,但绝不是我们的未来!”“反抗,斗争,革命,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我们需要有个新的组织,他能代表我们所有人发声。”“多年来,就是因为我们怕,他们才把我们当草芥。你们愿意当亡国奴吗?”
深沉的画面、灵魂的追问,生动再现了我们党因反抗阶级压迫、实现人民幸福而诞生的艰难背景。党成立以来,既有灿烂辉煌,更有血雨腥风。党的历史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流血牺牲的过程,是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完成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使命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筚路蓝缕,危机四伏,充满了艰难困苦和生命危险。而愈是艰难危险,就愈加彰显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我们伟大事业的基础、伟大革命的开端乃至伟大建党精神,正是源于李大钊那一批早期共产党人的声声呐喊与勇敢牺牲。
图片
正因其无私无畏,才显党性之纯洁。李大钊入狱后,党组织一直在设法营救。但在大革命失败的前夜,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的至暗时刻,李大钊从容镇定,视死如归。他曾掷地有声地说,“我们今天流的血,都是为了让孩子们能有更好的未来。”“我只不过是个中间人,我从黑暗中反叛而来,却不属于未来的光明之地。”“如果我死了,能够唤醒那些麻木的人,能够让活着的同志们更加奋勇地前进,我可以去死,我应该去死”。
“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之中。”共产党人革命的动机、革命目的,在这一段段沉着的对话和平静的独白之中,高高地矗立在天地之间。这样感人至深的语言,是对革命者力量的生动注解,是对纯洁党性的完美诠释。影片对李大钊心路历程的深情刻画,也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艺术概括。正如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所说的那样,“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进入新时代,“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要始终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
图片
正因其前景无限,倍呈文化之先进。影片结尾,李大钊说“我的脚踏在黑暗和光明的交锋处上,或许有一天黑暗会把我吞噬。可是为了你们,为了你们能走向光明,拥抱光明,我愿意去直面黑暗,因为我相信,总有一天,阳光会普照整片中国大地!我坚信!”李大钊等革命先驱坚信,“为天下人谋幸福,才是真正的大事!”他们坚信,“试看三十年后,必是赤旗的天下!”他们在中国播下马克思主义真理,是推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火种”。在影片的黑色基调中,一片片红色从零散、断续到大片出现,既昭示着中国革命的如火如荼,也点燃了观众的热血激情。影片结尾,革命先驱对中国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们的呼喊响彻云霄:“让我们铭记此刻,未来可期,中国可期!”
这种坚定的信仰源于先进的文化。文化是历史的延续、积累。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党的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奋斗历程,党的奋斗历程就是共产党人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前进的历程,充满了价值取向、家国情怀和人类理想的光芒。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由此可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生动鲜活的社会实践中浓缩形成了今天绚丽多彩的社会现实和社会文化。
图片
“百年风华正茂,奋斗正当其时。”每一个共产党人都是为时代服务的,都应该努力成为接续事业的“中间人”。回首党波澜壮阔的恢弘史篇,我们看到的是社会变革、民族进步、国家自强的拼搏轨迹,仰望的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高高矗立的一座座精神丰碑、一座座思想丰碑,感悟的是坚定信念的伟力。我们相信,李大钊等早期共产党人身上的坚定信仰,必将代代相传。
监制/靳国栋
主编/张青华
编辑/刘晓丽 李梦圆(实习)